贫者藏书名家吴翌凤

辛亥革命网 2013-05-29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历来藏书名家,多为家饶资财者,或高官名宦、或书香世家、或富商巨贾、或乡绅财主,非有财力者难以与其事也物。但亦不乏家贫而嗜书,乃
 

  历来藏书名家,多为家饶资财者,或高官名宦、或书香世家、或富商巨贾、或乡绅财主,非有财力者难以与其事也物。但亦不乏家贫而嗜书,乃至借抄为主要藏书来源的书林奇闻,清乾嘉中的吴翌凤就是这样一位寒士书痴的藏书家。

  既是清朝乾嘉时期的一位著名藏书家,又是一位学者和诗人。毕生从事保存整理文献典籍,特别以抄校古书闻名于世。凭着顽强的毅力,几十年间手抄收藏了一万多卷书,字迹工整,校对精审,皆可称善本,又“多藏书家未见者”。日前有人见到《乾道临安志残》三卷,(宋 周淙 撰),乾隆二十年吴翌凤手钞本。上海图书馆藏有《历代帝王统系考》八卷(清吴翌凤撰)手稿本。首都图书馆馆藏古籍《燕石集》10卷,元宋炯撰,清抄本,有吴翌凤跋。尤以所编《古欢堂十种经籍略》最为著称。

  吴翌凤(1742-1819)字伊仲,号枚庵,晚号漫叟,清华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嘉庆时诸生。好藏书、工诗文、擅书画、通金石,於学无所不窥,以多才多艺名於世。

  吴翌凤生活贫寒之家,平时所能购者,惟零星小册而已,对於长篇巨制,则无由问津,故其聚书,比直其他藏家,不知艰难多少倍。吴翌凤藏书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借抄。吴骞《愚谷文存•桐阴日省编》:“伊仲家吴趋,甚贫而有书癖,凡收藏家珍秘善本,物罔不宛转借钞,且手自校勘。”戴华延物年华《抟沙录》论及吴翌凤藏书时则说:“酷嗜异书,无力购致,往往从人借得,露钞雪纂,目为之眚。”有段时间,家里穷到揭不开锅,但吴翌凤依然十分坦然。石韫玉《吴枚庵先生墓志铭》描述吴翌凤说:“性乐闲静,外通内合,家无担石储,而口不言贫。戴延年赠吴翌凤诗中则有十分写实的叙述:“儿童报道晨烟断,余事青山换米来。”意思说孩子来告诉他家中无米入锅,吴翌凤很平淡地说别急,一会我去砍柴换米做早饭。短短两名,而安贫沉静的寒士精神跃然纸上。

  吴翌凤又多与当时的藏书名家如拜经楼吴骞、知不足斋鲍廷华、抱经堂卢文弨等人谈书论文,相与甚欢,还常从他们那里借来善本校勘,并手录成册。其《古欢堂经籍略序》说:“迩华年来传颇广,於吴则青芝堂张氏、滋兰堂朱氏、抱蜀轩王氏、甫里严氏,於浙则抱经堂卢氏、知不足斋鲍氏、拜经楼吴氏,俱不吝以善本相饷。”吴翌凤又善书法,秀逸近似董其昌,故其抄本为后人特别看重。鲍廷曾跋《游记续华编》曰:“枚庵书中法秀逸,手书秘册几及千卷,今之氏罄室也。”钱罄室即明代中业的著名书画家兼藏书家钱谷,当时钱谷也是“无力购致则手自抄写,几於充栋,至老不衰”,书林称奇。

  吴翌凤大约在四五十岁时仿《郡斋读书志》和《直斋书录解题》例,编成藏书目录第一集《古欢堂经籍略》,是为经部,计收书一百三十种,原计划全书为十馀集,但因此后即离开了家乡而未编出。乾隆五十二年(1787),即编成《古欢堂经籍略》不久,吴翌凤应湖北巡抚姜晟之聘,携家入楚,先是在姜家做他儿子的老师,后来又到湖南浏阳任南台书院山长,前后将近三十年。等他七十余岁返回家乡时,寄存在亲友家的藏书已被卖掉大半,令人叹息。但吴翌凤并未从此灰丧气,依旧借书、抄书,乐此不中疲。晚年时他还请人为他画有一幅《借书图》,许多藏书家为之题诗,其中王芑孙题:“君昔富搜罗,藏家所争诧。偶食武昌鱼,倏然皆羽化。晚归空四壁,往梦付嚄唶。虽无千金市,幸可一瓻藉。久亡忆之频,骤得喜如乍。昏灯摩老眼,积渐仍满架。图成应自哂,兹身亦傅舍。”可谓吴翌凤一生的真实写照。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