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作霖著《邻水县玉屏精舍藏书目》

辛亥革命网 2013-05-10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 管作霖,字慰农(又作惠农),黄岩新桥人,生于1843年,乃是管氏十六世嫡孙。清同治四年(1865年)。出资建造文昌阁,旋创办“扶雅书院”,扶
 

  一九九六年九月十六日,邻水县人民政府公布:“灵宝山石刻及古石桥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灵宝山石刻及古石桥,位于邻水县城东南近郊,面积35公顷,两水潆洄,山崖耸峙,人文景观遗物尤丰。现存石刻遗址及宋代前后三座石桥,十一幅古人题刻,两龛造像,富有研究古建筑、书法及石刻艺术的历史价值和弘扬民族文化,激发爱国热情的深远意义。”

  四川邻水县灵宝山,沿小河边上行百余步,岩壁上雕刻一尊弥勒佛,高约七尺,面向古庙,张嘴大笑,香火最旺。据《邻水县志》记载,光绪十四年间(1888)邻水知县管作霖,字惠农,主持修凿的。他居官镇静,务持大体。不但富有政绩,且嘉惠邻人很多。管作霖在四川邻水县玉屏古刹创建玉屏精舍,为本地培养人材,精舍费用全靠捐集。光绪二十三年任满调离时,曾著有《邻水县玉屏精舍藏书目》一卷附章程刊印交待给下任。做为一个旧地方官,这是难能可贵的。

  管作霖,字慰农(又作惠农),黄岩新桥人,生于1843年,乃是管氏十六世嫡孙。清同治四年(1865年)。出资建造文昌阁,旋创办“扶雅书院”,扶雅,取自“大雅扶轮”(庾信词)之义,今有培育德才兼备的人才之意。为后辈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文昌阁,为二层高楼,全木结构,坐北朝南,飞檐画栋,尽为壮观。底层间开面,中三间为大厅,厅内四根大柱,各有两人合抱之粗,涂红漆,柱下青色石磉,扁圆形,各有百来斤重,表面刻有浮雕;两边各一厢房,为学生读书和老师办公的地方。楼上五个房间,中间塑有魁星像。魁星,古代掌管考试选拔人才的官,所以学生入学时都得跪拜。靠北一道走廊,直通楼梯,可下至底层大厅后边。

  文昌阁前面是花园,种有石榴、合欢、珠兰、月季等花木,再前面靠近河边有四棵参天大树,虬枝横逸,相互遮掩。楼西边有一方池,内植荷花,四围安有栅栏,名为“扶雅荷池”,入夏,荷叶舒展,满池碧绿,荷花怒放,白色花瓣上镶着金边,荷香渺渺,尤其雨后,叶面水珠晶莹,叶下游鱼成群,煞是好看,书院座落于新桥古镇西南,晴川河和新桥浦分别从它南边和西侧流过。处于两水环抱中的扶雅书院,环境幽静,视野开阔,是读书求学,修身养性的极好地方。1904年出巨资与同族管衡、管赞扬等改为“扶雅中学”,是当时初具规模的新学校。

  他长于诗。管作霖曾有《和六潭寄怀诗四叠前韵》之三云:“六旬花甲隙中过,百岁光阴强半跎。漫步新声宗北里(近以四弦习崑曲及邑中词调),妄谈古乐笑西河。欲凭管见传音律,愿与先生共琢磨(近阅《竞山乐录》,窃笑毛西河以全不识工尺之人,侈口而谈古乐,且力诋前贤,不遗馀力,可云古今第一妄人。然世之徒震其名者,往往称述其说。直使音律祖迹颠倒乖离,后人更无由寻访,贻误胡底。因欲著一讲明音律之书以正之。既苦藏书不足以征考,又苦知音如六潭者相违数千里,不获参稽而互证,故尚未能草创也)。悬想钟离春夜静,瑶琴一曲逸情多。(《叶埙吟草》)六潭则王诵霓(1839—1916)之号,亦黄岩人,光绪六年(1880)进士,曾署安徽凤阳等处知府。毛西河即毛奇龄,清初的一位著名学者。从诗中所见,管、王二人皆善音律,管且习词调,诗约作于1903年(从“六旬花甲”句中可知),可见其时词调风行于士人间之情状。

  在金满大闹台州期间,有黄岩举人管作霖致临海人兵部主事马彦森的一封信,信中云人得于七年劫金清厘局后,“又复纠集本地巨棍陈景式、应得才、林先池、阮成淦等八十馀名,于八月初九夜哄至太邑(今温岭)潘郎桥地方,将金于俊家所开当铺抢去银钱首饰衣服等项,估钱五千馀串。” “阮成淦等亦金满别部,与蔡人得等合伙。”其中数语耐人寻味。信中说“金满馀党仅十九人,官兵不下四、五千,竟听其横行”。(见管作霖致马彦森信)。

  黄岩举人管作霖,曾任兵部候补郎中, 曾出任四川瞵(邻)水知县、广安州知州。沿小河边上行百余步,岩壁上雕刻一尊弥勒佛,高约七尺,面向古庙,张嘴大笑,香火最旺。据《邻水县志》记载,这是光绪十四年间(1888)邻水知县管作霖,字惠农,主持修凿的。他居官镇静,务持大体。不但富有政绩,且嘉惠邻人很多。管作霖于光绪年间在四川邻水县玉屏古刹创建玉屏精舍,为本地培养人材,精舍费用全靠捐集。光绪二十三年任满调离时,曾著有《邻水县玉屏精舍藏书目》一卷附章程刊印交待给下任。

  据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由清管作霖撰《邻水县玉屏精舍藏书目》一卷附章程(光绪二十三年(1897)古磷玉屏精舍刊本)。

  管氏于光绪年间在四川邻水县玉屏古刹创建玉屏精舍,为本地培养人材,精舍费用全靠捐集。管氏于光绪二十三年任满调离时,列出玉屏精舍藏书书目及精舍章程刊印交待给下任。本目共收书一百九十七部,三千七百六十七册。所收书一部分是玉屏精舍集资购买,一部份是乡人捐赠,故有不少复本,最多一种书有六部。书目按四部分类,分四架排列,因为书来之不易,根据玉屏精舍章程规定“永远不准私借出舍”。本目著录较简单,仅著录书名、部数及册数。

  作者简介:王桂云,男,1932年4月生,原籍文登市,现居青岛市,原任青岛市博物馆副馆长,1992年离休,高级经济师,青岛市十大藏书家,山东省十大书香人家,社区公益之星。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