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弄风情(3)

辛亥革命网 2010-11-18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朱俊丰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一楼一底石库门,有时十户住里面”。石库门房子,里弄的样式之一,是老上海最有特色的建筑风格。如果说有什么能很好展现出老上海市民

         里弄中还居住着这样一些人。他们被称为“来自亭子间的作家”,是“亭子间文化”的创作者。“亭子间”是石库门房子中一楼和二楼之间过道楼梯上的一间小房子。在这不足十平方米的小房子中,居住着相当一批知识分子和文化人。因为它冬冷夏热,不足十平方米,条件简陋,所以每月只需要不到的4元的租金。虽然是因为经济状况的不佳,才使得他们选择了“亭子间”。不过,在这狭小的空间里,他们却抱着“躲进小楼成一统”的个性,在这一方天地里追逐着自己的理想。

        租界的里弄大多分布在商业中心的周围,一路之隔便是两个世界,一边是繁华的商业大道,而另一边则是人流杂烩的弄堂。正是由于靠近商业中心的缘故,生活在这里的里弄居民得以享用近代城市公共设施的便利:水电供应、电车代步、优良的购物环境和各式的娱乐场所。同时,相对商业街道高昂的租金,里弄低廉的房租吸引了一大批来到上海的淘金者们。在“十里洋场”的南京路和外滩附近的弄堂里,云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商人们,有金号、银号、钱庄、进出口行、绸缎店和客栈等各样买卖。他们大多作为各地商号在沪的联络站和批发市场。外滩高耸的洋行大楼与这挤对在一起的弄堂商号,互为映衬,构筑了一个见证近代上海繁华的景象。

        这就是上海的石库门,“啊拉人”的里弄。走到近一百年后的今天,昔日的里弄已经快被现代都市“蚕食”殆尽了。

(本稿件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特约提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