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年间的中西医之争(2)

辛亥革命网 2011-10-02 00:00 来源:信息时报 作者:李楠楠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在辛亥革命后的第二年,出现了第一次中西医之争,其导火线便是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案”。 ,辛亥年间的中西医之争,

  广东省中医院宣传处处长:辛亥革命后对中医的打击是致命的

  对于西医进入中国,广东省中医院宣传处处长胡延滨表示,这种西学东渐是大势所趋,但西医进入中国后对中医却是一味的排斥。

  在经历的一系列的争论后,1929年,南京通过了《规定旧医登记案原则》,委托卫生部执行三项措施,旧医(即中医)登记限制民国19年(1930年)止;禁止旧医办学校;取缔新闻报纸等非科学之宣传品及登报介绍旧医等事由。“这些规定对中医都是覆灭性的。”胡延滨称。

  相比西医的“咄咄逼人”,在胡延滨看来,中医一直都保持包容谦逊的态度。清末广东名医陈珍阁在研究中医和西医人体图谱后,发现两者存在诸多不同,刚开始还以为是人种不同所致。于是,陈珍阁自费到新加坡南洋地区参与西医学习,在手术解剖过程中发现人体解剖结构并无人种差异,从而发出“华夷脏腑同一致”的结论。

  辛亥前创办的部分广州现代医院

  市一院:九大善堂之首  曾出面殓葬七十二烈士

  创办日期:1899年 

  曾用名:城西方便医院、广州方便医院     现地址:广州市越秀区盘福路

  1899年广州城瘟疫流行,伤亡惨不忍睹。当年,由广州几位绅商发起,在城西门外金子湾开办城西方便所,专门收治瘟疫中病倒的穷人和收敛暴毙街头的尸体。1901年,城西方便所和广州城北方便所合并,更名为城西方便医院,专门收治贫困患者,经费主要来自绅商等各界捐款,捐款者包括华侨胡文虎和“南天王”陈济棠等。

  曾殓葬十九路军烈士遗体

  城西方便医院和辛亥革命素有渊源,1911年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七十二烈士遗骸一直无人敢收,此时正是方便医院出面与清政府斡旋,最终由潘达微将烈士尸骸殓葬于黄花岗。而在抗日期间,城西方便医院也冒险参与十九路军抗日烈士遗体殓葬。因此,方便医院也被誉为广州九大善堂之首。随后,医院规模逐渐扩大,于1948年易名广州方便医院。1952年,广州方便医院和广州市市立医院(前身是广东巡警医院)合并,当时称为广州市人民医院,1954年改名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位置在人民北路。

  广医三院:彭加木曾住在医院的首只温箱里

  创办日期:1899年 

  曾用名:道济医院、柔济医院、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现地址:广州荔湾区多宝路

  1899年,美国基督教长老会女医生富马利在广州行医多年后,有感于女性不敢向男性医生求医,便召集5名女医学生创办中国首所培育女西医学堂,即广东女医学堂。

  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位于多宝路,现名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它的前身是美国基督教长老会女医生富马利于1899年创办的广东女医学堂赠医所。医院刚开办时取名为“道济”,寓意“传道,以医济世”。但由于该词在粤语中发音于“刀仔(小刀)”发音相近,为避忌讳改名为“柔济”,主要服务妇女和儿童患者。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