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海军(2)
辛亥革命网 2010-11-10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张旭彬 查看: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央海军的主要任务是保卫长江,防止日军溯江而上。海军以老旧舰艇和民船在江阴阻塞长江航道,将主要舰只配置于江阴阻塞线后,破坏长江下游航线标志。淞沪会战期间,电雷学校所属的鱼雷艇攻击驻泊上海的日本海军第三舰队旗舰“出云”号,海军还使用水雷袭击日舰。1937年9月起,日本海军航空队攻击江阴附近的中国海军,中国海军的大部分舰只都被炸沉。失去舰船后,海军以拆卸的舰炮组成炮队继续阻击日军。第三舰队因舰只老旧难以出海作战,将所属军舰自沉于青岛、威海阻塞港口。广东海军曾出海迎战日本海军,最后主要舰只被日军飞机炸沉。武汉沦陷后,中国海军损失了绝大多数舰艇,以水雷袭击日军。海军成立布雷队,展开布雷游击战。海军的布雷游击战严重的影响了日军舰艇的活动和水运,击沉击伤日军大量舰船。
图3:1934年赴日参加日本海军元帅东乡平八郎葬礼的“宁海”号巡洋舰
抗战胜利后,海军接收在华日伪舰艇,还获得了日本赔偿的原日本海军舰船。1945年8月,由原先赴美训练的海军人员接收美国租借的8艘军舰,1946年返华。之后海军接收、购买了大批二战后美国海军的剩余舰船。赴英受训的海军人员接收了英国赠送的舰只。海军在青岛成立了中央海军训练团,由美国海军负责培训。1946年,海军军官学校在上海成立,1947年该校与中央海军训练团合并成立青岛海军军官学校。此外海军还设立了海军机械学校、海军军士学校。国民政府改革海军体制,在国防部下设立海军总司令部执掌全国海军行政,在人事上排斥闽系海军人员,实现了海军的统一。
图4:“重庆”号巡洋舰
1946年至1947年,海军派舰收复了西沙和南沙群岛。内战爆发后,海军在沿海、沿江各水域参战。解放战争期间,包括“重庆”号巡洋舰、海防第二舰队在内的大批海军起义。国民党败逃台湾后,残余的海军也随之逃往台湾及沿海岛屿。
(本稿件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特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