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军事测绘导航技术跨越式发展纪实(2)

辛亥革命网 2010-08-26 00:00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刘继红、何峻、付勇胜、李沛功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60年来,我军军事测绘导航从无到有,从有到全,实现了一次次重大跨越:从传统手工作业到计算机数字化、网络化作业;从地面测量到航空、航

 
职能任务向测绘与导航定位、军用授时共同发展转变——
 
拓展测绘导航新职能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房屋倒塌、人员死伤、交通受阻、通信中断。
  当尘烟未尽、通信未通的时候,一支部队率先进入汶川,第一时间发出了灾情报告。
 
是什么在指引他们顺利急行?是什么在接转灾区求生的信息?
 
这一切源于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导航定位、报文通信、高精度授时三大功能,不仅解决了“我在哪”的定位和“你在哪”的感知问题,还能高效快捷地实现“我”与“你”之间的信息传递。
 
在抗震救灾中,救援部队与指挥部建立起一条条承载生命信息的通道。
 
上世纪90年代,美国正式向全球开放GPS民用信号。低廉的GPS终端机加上免费的信号,导致GPS在国际市场迅速扩张。时至今日,从道路导航、远洋运输、工程测量到金融、电力等领域,GPS系统已经渗透到众多国家方方面面。人们担心,一旦GPS信号发生问题,数字信息系统、通信系统、电力系统等将面对难以估量的局面。
 
如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发展世人瞩目。2003年5月25日,第3颗北斗导航定位卫星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建立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据介绍,2020年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建成覆盖全球的导航定位系统。
 
保障对象向作战指挥系统等综合保障转变——
 
保障能力实现“漂亮转身”
 
2009年初春时节,一场联合作战演练在南方某基地展开。
 
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测绘兵轻点鼠标,一道道测绘指令信息迅速传输到各测绘保障点,诸军兵种火力在精确坐标指引下,如同“利剑”出鞘一同刺向目标。
 
“过去,测绘兵只能为部队作战提供单一的测绘保障。如今,多品种、多比例的数字地图,多样化、集成化、智能化的测绘信息系统,为作战部署、部队行动、多种武器平台提供快速而准确的测绘信息保障,真正成为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总参测绘局领导欣慰地介绍。
 
在现代高技术战争中,战场态势瞬息万变,准确、实时把握作战信息,已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联合作战的“中军帐”里,测绘兵“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天地一体化的军事遥感测绘技术体系已经成为作战指挥员获取多层次、多角度、全天候实时战场态势情报的重要支撑。
 
反恐行动的演兵场上,战场环境仿真系统逼真地将“战场”展现在指挥员眼前,从战前的信息采集、方案制订、战场侦察、信息更新,战时的军事指挥到战后的战果评估,测绘兵全程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不仅架起了训练场和战场的桥梁,而且使参演人员能够深入研究、分析、评估作战方案和计划的优劣,战场环境仿真系统真正成为厉兵秣马的重要平台。
 
武器装备的“数据方舱”里,测绘兵为其源源不断地注入最新的数据,向各军兵种提供准确、连续的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大幅度提高部队的指挥控制、多军兵种协同作战和快速反应能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