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江第一坝(2)

辛亥革命网 2010-11-13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郭晋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辛亥百年来,驯服长江洪水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梦想。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建成让中国人初次圆梦。 ,万里长江第一坝,

图3:27孔泄水闸开闸泄水的壮丽景象

  2、排沙底孔的设置。这一结构很好的结合了长江水域的自身特点。长江汛期洪水泥沙含量较多,若泥沙淤积则必然对电站发电工作产生不利影响,建设者因此在电站每个机组段均设1—2个排沙底孔,较好的解决了泥沙淤积问题。

  3、过鱼建筑物。这一设施的设置让葛洲坝水利枢纽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大坝截水断流后,为了不妨碍鱼类过坝产卵、洄游生活,于大江上设置这项功能,反映了建设者高度的环保意识。

  4、航道采取“静水通航,动水冲沙”的措施,上游设防淤堤,下游设导航墙,以调节通航和防止泥沙淤积间的关系。

  万里长江第一坝独特的设计理念与构造不但使工程实用性更强,也为其赢得了诸多殊荣。一期工程大江截流获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二期工程获全国第六届优秀工程设计金质奖,二、三江工程及其水轮发电机组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4年整个葛洲坝水利工程获全国最佳工程设计特等奖。

  四、造福人民的万里长江第一坝

  在那个科学技术并不发达的年代,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兴建是中国水利建设史上一座划时代的丰碑,外国人不禁称赞:“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建造他们需要的任何大坝。”葛洲坝水利枢纽建成后,其应用价值也是巨大的。

  1、防洪。葛洲坝水利枢纽让我们得以驯服长江洪水,其巨大的库容量及强大的泄洪能力有效的降低了洪水发生的几率,为下游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2、发电。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兴建始于用电荒,其建成后年157亿千瓦·时的发电量使华中、华东电网更强大、更安全,有效缓解了电力短缺的局面。

  3、航运。由于提高了水位,长江西陵峡流域的航道通航能力得到很大改善,可通行12000吨大型船队,大大增加了长江货客运量。

  此外,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修建也带动了库区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为三峡水利工程的修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万里长江第一坝,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图4:碧空下的葛洲坝水利枢纽

  (本稿件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特约提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