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的救国梦:以实业与商务重建我们的国家(5)

辛亥革命网 2018-09-25 09:51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作者:周海滨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 “夫以中国之地位,中国之富源,处今日之时会,倘吾国人民能举国一致。欢迎外资,欢迎外才,以发展我之生产事业,则十年之内吾实业之发

  但孙中山的勇气尤为可嘉。自中国近代开端,贫穷、落后、愚昧、软弱成为中国的标签,而官僚阶层和知识群体在寻求救国之路上屡受重创,曾国藩的儒家救世,李鸿章的洋务运动,康有为的戊戌变法等等均以失败告终,崇尚革命的孙中山,较之改良、新政和立宪等派人物打了个大胜仗,也希望通过“国际共同开发”取代“师夷长技以制夷”、“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钱同使”等来探索一条救国富民的蹊径。

  之所以用英文写作《实业计划》,其实是孙中山先生向国际社会“喊话”,但是无人响应。于是,他将希望转投国内,希望国人致力于“物质建设”。

  “现在各国通商,吾人正宜顺此潮流,行开放门户政策,以振兴工商。”虽然《实业计划》并不讨好,但是未来的事实证明,孙中山反对闭关自守,力主开放的视野符合历史的潮流。

  《实业计划》的悲剧在于其生不逢时。袁世凯时代的北京政府维持着全国统一局面,在拟定经济法规、劝奖实业方面曾有些许建树,袁世凯“登基”后全国分崩离析,各派政治力量竞相角逐,“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实业大旗虽为中国所急需,但是政府无心、民众无意。

  时代的悲歌

  抗日战争完全打乱了部署,中国的建设计划无疾而终。

  《实业计划》甫一发表,知识阶层交口称赞,国人争相了解计划的详情。但是怎么实施,却一直无人问津。

  在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勇看来,这一点都不意外:“《实业计划》主要是基于一种空想而导致的必然结果。后来许多人说,这个港那个路,都在孙中山规划中,那是不对的,与他当年的构想根本不是一回事。所以对孙中山的《实业计划》不必估计过高,只能说是孙中山和他一些朋友的看法就行了。”

  《实业计划》的实施一拖十年,先行者的心血几乎变成空话。除了时人无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来完成之外,与计划中无具体实施方案、指标过高、可操作性不足有关。

  孙中山也并不是想扮演实业规划师的角色。在《实业计划》自序中就开宗明义:“此书为实业计划之大方针,为国家经济之大政策而已,至于实施之详细计划,必当再经一度专门名家之调查,科学实验之审定,乃可从事。”所以,他主张计划的落实需要经过专业人士的调研,不能囿于自己的权威而盲目执行。

  孙中山没有想到,还没等到专业人士的详细规划,他就遭遇美国商务部长雷飞尔的拒绝:“阁下所提计划如此复杂,如此普遍,即令将其详细之点规划完竣亦须数年。阁下亦明知书中一小部分尚须数十万,而其中多数在初期若干年间,不能偿其所投利息与经费。是故必要之债,所需利息如何清付,实为需解决之问题。以中华民国之收入,负担现在国债利息太重,难得有新增之息必能清付。”

  拖至1930年代,实业计划在目标几无实现后又被重提。1931年,一大批中国工程师自发组成“中国工程师学会”,成立“总理实业计划实施委员会”,内分13个组,以有关民生、国防等急要建设为研究的总目标。他们计划先准备一个五年计划,在国内人才允许的范围内,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详细办法。

  但随后爆发的抗日战争完全打乱了部署,中国的建设计划无疾而终。直至1940年,中国工程师学会展开专题讨论,订出六条执行办法,其一为“以总理建国方略中之实业计划为中心,参照其他各先进国家之经济建设之方法与经验,并顾及现在环境之特征,拟具整个实业计划之细密计划”。

  在这次专题讨论结束后,“国父实业计划研究会”正式成立,由陈立夫任会长,十几个工程专门学会正副会长皆为委员,另外,还邀请一批专家,分别组成十几个专门小组。自1941年3月研究会开始进行工作,由各工程学会出50人,以及工程专家86人,农林专家24人,职员15人组成,分成55个项目进行研究,经一年半时间,提出一份研究报告、这份计划从17个方面提出10年至20年内所应达到的目标,例如10年内应建铁路2万公里,炼铁900万吨,产煤50万千吨,机床15万部,飞机1.2万架,培养人才250万人等等。1943年,报告在内部印发。

  此后由于国共内战,国民党政府败逃台湾,该计划无从实施。

  告别“实业”

  在2010年版的《辞海》里,“实业”已经退出了条目。

  民国初建,中国的实业与科技的状况十分薄弱。1919年中国的国际贸易总额还没有1864年多,中国土地上仅筑成铁路一万余公里。

  从1914年到1920年代初,中国民族工业迎来了一个“黄金时期”。由于西方国家陷入“一战”,对华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大大减少,民族工业产品的国内市场陡然扩大,商品价格上扬,又使工业的利润大增,刺激了各界的竞相投资。这个原本被洋货充斥的市场给民族工业腾出了消费空间。如中国棉纺织业的进口机械,1920年耗资690万两白银,1921年猛增到2670万两白银。

  据估计,1913年中国现代工业企业共有698家,资本总额33082万元,工人总数27万人。到1920年,现代工业企业达到1759家,资本总额50062万元,工人总数56万人。从1914年到1920年,中国GDP的平均增长率为13.8%,其中轻工业如面粉、卷烟的年增长率超过20%。

  但是由于工业强国对中国的经济渗透和扩张、国内外政治环境的混乱、资金的匮乏、内需的不足、技术的落后和管理的低下等原因,实业成长速度仍然缓慢。

  孙中山最为看重的近代交通运输业发展更不容乐观,因为铁路建造和轮船航运均需要巨额的投资,而外国在华投资商受到“一战”影响,货物和旅客增量不足以刺激铁路投资。1912年到1926年,铁路共通车3723公里,年平均通车里程不足250公里,只有东北铁路进展迅速,建成1000多公里。

  虽然铁路进展缓慢,但是正如孙中山所预期的那样,铁路成为北京政府财政的支柱之一和交通系官僚资本的摇钱树。据统计,1921年,铁路的盈余高达4000余万元,而北京政府一年的总收入不过4亿多元。

  中国实业在有些许发展之后,民族资本家正欲扩大投资、新办工厂之际,大寒冬轰然而至,即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当时有媒体评价说:“因欧战致富之实业家,营业失败重入旋涡者,乃时有所闻,吾国工业因参战所得之利能永久存在不为昙花一现者,窃恐甚少也。”而早自1922年起,中国的实业发展就从经济的高速发展转入缓进乃至停滞发展时期。

  此后中国的实业经济发展一路荆棘、时断时续,到1980年代才峰回路转。时至今日,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超过4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中国每年新增消费需求相当于整个韩国的产值,但是中国国内消费占经济的比重仅为36%,不仅在世界同等收入国家中的比重最低,在亚洲新兴经济体中也是最低的。

  “世界第二”,或许,孙中山没有想到。而国内消费占比之低,恐怕更是他所没想到。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