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实业印象(4)

辛亥革命网 2011-03-25 00:00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叶玉跃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进入20世纪后,在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压迫下,清朝中央和地方政府在经济领域采取了较为宽松的政策,许多浙江人选择了实业救国的道路,民族

  据1937年3月29日的《浙江新闻》刊载,三友实业社杭州厂有职工1600人,年产西湖毛巾50万打,布匹10万尺,该厂出产的“三圈”牌西湖毛巾和棉纱风靡一时。解放后的1954年6月,杭江、长安两纱厂并入该厂,实行公私合营,并改名为杭州第一棉纺织厂。1959年,并入浙江印染厂的棉纺厂改名杭州第一棉织印染厂,成为杭州尽人皆知的“杭一棉”。

  百年前的浙商故事,今天听来仍然激动人心。

  现在,置身旧厂区,早已听不见纺纱机器的轰鸣,也看不到头戴白帽,挽着袖套的纱厂工人忙碌的身影。

  饱经岁月洗礼,从建厂当初一直留存下来的,只剩下三间库房和一栋红砖堆砌的小楼。“京杭运河申遗期间,为了保护运河周边上世纪民族工业遗址,杭州市政府从香港査氏集团返购‘杭一棉’厂房,扇博物馆就是在这片厂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扇博物馆馆长助理邵福彪向记者介绍说。

  “博物馆筹建时,我们惊奇地发现通益公纱厂当时的1至3号厂房和附近的红砖办公楼被非常完整地保留了下来,根据考证,搭建厂房使用的木材均为美国红松,连接厂房房梁、梁柱的金属铸件全进口自英国,建筑质量相当高,就算在今天,也可以继续为人们使用。”

  从建筑遗迹看当时纱厂的繁荣,陶馆长感触良多:“许多艺术家和设计师来转过之后都说这片厂房很有味道,从现代人的审美眼光来看,这百年前的锯齿形设计也显得很前卫。同一时期外国的厂房都是用混凝土建造的,而通益公纱厂的厂房却秉承了中国建筑的传统,采用了较多木结构设计,中西合璧,别有一番风味。”

  陶馆长边走边告诉我们,建馆施工时,还挖到了工厂使用过的地道、地沟,它们从厂房直接通往运河,方便产品运输。

  据章开沅、林增平主编的《辛亥革命史》记载,辛亥期间,在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阶段中,商办棉纺织工业的进展较为引人注目,在1895至1913年间陆续设立的549家工矿企业中,按工业部门分类来说,纺织业的家数(160家)和资本数(3024.6万元),都是首屈一指的。近代不少著名的实业家,如张謇、严信厚、荣宗敬等,都是靠办纱厂发迹致富的。在当时,中国棉纺织工业的盈亏,一直是微弱的民族资本主义盛衰的重要指标。 

  作为当时浙江省最具社会影响的三家民族资本开办的近代棉纺织工厂之一,通益公纱厂是杭州近代民族轻纺工业创建、发展的实物见证,也是杭州拱墅地区近代工业区形成、发展的奠基石。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