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千年古港重焕神采

辛亥革命网 2008-12-11 00:00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作者:朱怡洁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978年,改革开放春潮席卷神州,开启了一个伟大复兴的历史新时期,也激发出千年古港--江阴港的勃勃生机。30年改革开放,30年激流勇进。从此

  1978年,改革开放春潮席卷神州,开启了一个伟大复兴的历史新时期,也激发出千年古港--江阴港的勃勃生机。30年改革开放,30年激流勇进。从此,江阴港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驶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口岸开放:开启腾飞之门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使古老的江阴口岸焕发了青春。1992年5月20日,江阴港正式对外国籍船舶开放,成为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被尘封已久的江阴口岸,正式向世界敞开了大门。同年5月31日,北美洲圣文森特籍7000吨级“苏祥号”货轮装载5300吨出口钢材,前往泰国,成为江阴港正式对外开放后靠泊江阴港的首艘外轮。江阴港终以开放港的身份,跻身于长江开放口岸之林,成为长江上第六个对外开放港口。

  1994年1月8日,江阴口岸实现了国际航行船舶独立查验,口岸生产秩序有序推进。

  在江阴市口岸办的协调下,口岸综合管理工作走上正轨。海事、海关、边防、出入境检验检疫、长江引航等口岸各部门充分履行各自职责,紧紧依托江阴港口平台,发挥工作合力,创新服务举措,积极为江阴地方经济发展“推波助澜”.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的颁布实施,2004年10月,江阴市口岸办与市港务管理局(2005年2月更名为市港口管理局)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工作机制,港口口岸的发展合力得到加强。近年来,江阴市口岸办、港口局以“营造一流环境、建设一流口岸”为目标,一手抓口岸管理与协调,一手抓港口建设和发展,全面提升港口口岸竞争力。为进一步提高口岸部门积极性,江阴市口岸办、港口局落实口岸专项发展资金,建立工作考核奖励机制,组织各类文明共建活动,口岸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同时,江阴市市口岸办、港口局加大港口管理力度,严把港口岸线规划关、工程建设关、经营准入关、作业安全关、保安履约关,不断规范港口工程项目的申报审批、评估验收工作,港口口岸朝着和谐、稳定的发展方向迈进。

  港口建设:竞争实力不断提升

  1992年7月,江阴港务局筹资4000余万元对2号码头进行扩建改造,仅用4个月时间,即把原100米长的5000吨级码头扩建成150米长的1.5万吨级码头?熏从而结束了江阴港公共型码头无万吨级泊位的历史。

  江阴港的开放,不仅使被尘封久远的江阴口岸向世界敞开了大门,而且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长江沿岸兴起了港口建设的热潮。“十五”以来,江阴港共建设万吨级泊位18个,新增港口吞吐能力近2000万吨,港口建设总投资近16亿元。分别是“九五”期末的2.1倍、2.3倍、2.25倍。初步形成了以集装箱、钢材等件杂货、港口物流为主的公共型新港区和黄田港港区,以化工储运为主的石庄港区,以大宗散货和精细化工为主的利港港区,以成品油中转集散为主的长山港区等功能互补的5大港区。目前,沿岸建有各类码头泊位8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41个,对外开放泊位29个,实际最大靠泊能力可达10万吨级。拥有海轮、江轮锚地、联检锚地三处。

  热潮涌动的码头建设使江阴港口运量不断攀升。1992年江阴港成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时,全年港口吞吐量仅为479万吨。2007年江阴港货物吞吐量突破7000万吨,达到7218.42万吨,为1992年的15倍,位居全国内河港口第五。今年1-9月份,江阴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450.96万吨,在全国内河港口中的排名已升至第四位。

  集装箱:从无到有,从落后到繁荣

  1992年12月,江阴港开通江阴--香港国际集装箱航线,每月4个航班。16日,由江苏运洋运输公司“苏麒”轮装载的集装箱顺利离港远航,成为江阴港承接集装箱货物运输的第一艘货船。

  江阴港集装箱运输起步较晚,1992年开放初期,江阴港集装箱运输仅有42标箱,且由于受货源及航线等制约,发展比较缓慢。为突破集装箱发展这一瓶颈,江阴港多方引进船公司,积极开辟航班航线,与国内外大型船务公司构建发展战略联盟,增大航线密度,延伸航线航程,不断培育新的箱量增长点。从第一条香港航线开始,江阴港开放的触角就不断向长江沿线、沿海乃至近洋延伸。2005年12月,江阴港开通江阴至广州黄埔港内贸集装箱直达班轮,结束江阴港内贸集装箱无江海直达班轮历史;2007年2月1日,江阴港开通首条国际近洋航线“江阴--釜山”国际集装箱直达航班,结束无国际直达航线航班的历史。同年6月11日再次开通“江阴--日本”HDS集装箱航线。今年8月18日,江阴港又顺利开通江阴至宜兴首条内河支线。至此,江阴港航线航班南起海口,北到丹东、大连,长江上游追溯到重庆、泸州,已覆盖近洋航线、沿海内贸航线、长江内支线及内河支线。目前,江阴港内、外贸航线已达40余条,航班密度达每周52班。日益密集的航线航班为江阴集装箱运输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2006年,江阴港集装箱猛增至12.6万标箱,2007年又攀升至30.7万标箱,连续两年增幅过百。今年1-9月份,江阴港集装箱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完成38.5万标箱,同比增长70.81%,增幅位居全省第一。

  大通关:口岸合作优势突出

  港城共荣:产业集聚效果明显

  热潮涌动的码头建设、不断攀升的港口运量、沟通四方的航线航班、日益优化的口岸环境使江阴港成为江阴通江达海、加快经济国际化、城市现代化的重要节点和带动江阴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2005年7月,江阴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确立“以港兴城、港以城兴、港城共荣、互动发展”战略,随后又制定出“百万标箱、亿吨大港”的宏伟目标。从此,港口口岸与江阴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

  口岸兴,百业兴。港口口岸的发展极大地带动了沿江开发步伐,促进了港口物流壮大。凭借港口优势,以石化、煤炭、钢材、粮油等生产资料为主要特色的港口物流快速发展,江阴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仓储物流、集散配送中心。港口口岸的发展更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人流、物流、资金流不断涌入,临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以机械装备、包装材料、金属制品、汽车零部件等为主要特色的四大产业集群正孵化成形,临港国际物流园、长江港口综合物流园区、江阴长江石化商贸物流园、江苏江阴(台湾)物流园等物流园区正成为推动江阴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

  目前,江阴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重要的弯道超越时期。凭借其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江阴港口口岸已成为驱动江阴经济社会优化发展和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之一。面对新形势,江阴港口口岸将紧紧把握战略机遇期,落实科学发展观?熏加快推进向以现代物流为特征的“第三代港口”转型升级,努力构建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信息畅通、文明环保的现代港口体系,实现港口、物流、产业“三位一体”发展。

  回顾过去,口岸建设成绩斐然;立足当前,发展热潮涌动不止;展望未来,宏伟梦想指日可待。承载着118万人民建设幸福江阴的期待与梦想,江阴港口口岸目标直指“亿吨大港”,乘风破浪,铿锵前行!

  随着口岸机构的不断健全和口岸业务的不断扩展,一个陌生的词汇开始频繁出现,那就是“大通关”.口岸开放之前,江阴大量的外贸进出口货物只能舍近求远,到外口岸办理进出口手续,不仅影响了货物流通速度,增加了企业运输成本,更严重制约了江阴地方经济的发展。2004年江阴市委、市政府正式启动口岸“大通关”建设。围绕“基础设施明显改善、通关环境明显优化、通关效率明显提高、业务总量明显增长”的“大通关”目标,口岸各部门群策群力,建立快捷高效的协调机制,积极营造良好的口岸发展环境。口岸远程监控联网系统、VTS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属地报关、口岸验放”新型通关模式、“梅沙”系统、无纸化报检+快速核放、长江夜航……口岸监管模式不断改进,通关方法不断创新,监管设施不断完善,通关效率不断提高,真正实现了港口货物的“快进快出”。2007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10.2亿美元,从江阴口岸进出口总额为60.21亿美元,占比54.64%;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67.55亿美元,其中,从江阴口岸进出口额为40.76亿美元,占比60.34%,江阴港口口岸对江阴外向型经济的辐射、拉动作用日益凸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