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百年交通之1911~1949 新旧工具竞争

辛亥革命网 2008-11-05 00:00 来源:中国网 作者:京燕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民国初年,人口增长和城市迅速商业化导致了交通急剧膨胀,铺设与更新街道就成为政府面临的一道难题。1914年“京都市政公所”成立,它的职

富家少爷骑自行车

富家少爷骑自行车

  民国初年,人口增长和城市迅速商业化导致了交通急剧膨胀,铺设与更新街道就成为政府面临的一道难题。1914年“京都市政公所”成立,它的职责就是通过政府行为,改变陈旧的城市基础设施。

  过去的北京城,只有里九外七共十六个城门作为与外界交往的通道。成为民国首都后,交通流量急速攀升,城门周围立即成为令人头痛的“堵点”.1915年前后,内政部和市政公所共同展开了“正阳门改建工程”.拆除瓮城,保留箭楼,在城楼两侧的城墙上各开两个门洞,仿照外国通例,分出上下行道,车辆行人一律靠左行,这样就产生了最早期的交通法规。此后,又新建了沟通内外城的和平门,在城墙上打开了几个重要的豁口,因堵塞而濒于窒息的十六个城门总算松了一口气。

  1915年,在交通总长朱启钤提议下,一条环绕北京内城的环城铁路建成,其位置恰恰相当于半个世纪后建成的北京环线地铁。

  20世纪最初30年间,几乎所有现代交通工具都被陆续引入北京,北京进入了混合型交通的时代,古老与新兴的交通工具共生共存,形成激烈的竞争。

  最先占领公共交通领域的是人力车。人力车最初来自日本,又称“东洋车”,被北京人改造后投入大批量生产。它的流行主要在于小巧的车身和不太快的速度,十分适用于北京城原有的道路系统;其次在于送客到门的服务。北京也是第一个将人力车商品化的城市,第一家国产人力车公司“茂顺车行”最早在1901年推出自己的型号,价格定在每辆车47.5两白银。在1925年至1932年间,北京城共有30多家人力车生产厂(又称皮车行)。

  1937年,北京街头上出现了营业性的三轮车。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由于汽油等燃料奇缺,再加上三轮车比人力车轻便、快捷、稳当,价格也不算太贵,因此发展很快。到了新中国成立前夕,北京街上跑的大部分都是三轮车,而人力车已寥寥无几了。

  20世纪初有轨电车(俗称“铛铛车”)的引进,标志着北京交通史上由畜力、人力到电力的一个质的飞跃。但电车要在北京城站稳脚跟,却是磕磕绊绊,遭遇了来自人力车的顽强抗争。为了保证全城5万名人力车夫不至于大批失业,继续养家糊口,京师总商会呈请市政府限制电车系统的发展。1929年10月22日,北平市人力车夫与电车工会发生大规模冲突。几千名人力车夫冲进电车公司停车场,砸坏、焚烧电车17辆,打伤司机、售票员10余人。

  北京的公共汽车到1935年才出现,但公共汽车公司的财力远比不上电车公司,无法与其抗衡,只能勉强维持运行。

  北京的第一辆自行车是19世纪70年代由外国人进献给光绪皇帝的。直到20世纪20年代初,自行车才作为一种新兴的代步工具出现在北京街头。当时的自行车大都是英国和日本造的高档名牌货,使用自行车最多的是警察、公务员、邮递员、送货员、报贩和学生,大多数为公车,私车还比较少。

  文章原题《百年交通之1911~1949交通急剧膨胀 新旧工具竞争(北京城市生活百年(14))》

  (文京燕   图片均由首都图书馆提供)

有轨电车开通

有轨电车开通

环城铁路德胜门站

环城铁路德胜门站

街口等活的人力车

街口等活的人力车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