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两次到唐山与北方大港建设

辛亥革命网 2014-02-17 00:00 来源:人民政协网 作者:任庆海 李权兴 王兴业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唐山近代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为世人瞩目,力主发展近代产业振兴中华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对此极为关注,辛亥革命前后曾两次到唐山考察,在

  当年孙中山在地图上标出的“Sha-lui-tien banks”沙垒甸岛(曹妃甸),前面是渤海湾最深沟槽,曹妃甸具有“前面有深槽,背后有浅滩”的优势。2005年12月“曹妃甸港区”正式命名并对外开放。今日唐山港,包括京唐港区、曹妃甸港区、建设中的丰南港区,与孙中山构想的北方大港比较,拥有三个港区的北方大港,已是全新的大港概念。但是,唐山港必将和北方大港、和孙中山,永远地联系在一起。

  唐山近代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为世人瞩目,力主发展近代产业振兴中华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对此极为关注,辛亥革命前后曾两次到唐山考察,在1918-1919年写作《建国方略·实业计划(物质建设)》时,提出了在渤海岸线乐亭县王滩一带兴建“北方大港”的构想。

  孙中山两次到唐山

  早在辛亥革命以前的1894年(光绪二十年)7月间,孙中山来过一次唐山。那次是偕陆皓东从上海抵天津,上书李鸿章未获接见,转而到唐山看望在开平煤矿和铁路工厂的广东同乡,还参观了煤矿和铁路工厂。1948年11月5日唐山《工商日报》刊登的《唐山市今史简记》,对此事有所记述。而当前出版的几种孙中山年谱中却均未提及,都说成上书李鸿章未成之后,“北游京津,以窥清廷之虚实;深入武汉,以观长江之形势。”这只是转引《孙文自传》中《有志竟成》中的文字,说明此事未能引起研究者重视。

  1881年,唐山煤矿建成后,为外运煤炭,修建东起唐山煤矿西到胥各庄的唐胥铁路。操办这件大事的是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人唐庭枢。唐庭枢为此带来了有科技知识的广东人,在煤矿和铁路工作,他们的聚居地逐渐沿唐山矿北墙外形成一条街,正是唐山最早的广东街(后改中山路,今新华道),广东会馆也坐落在广东街。

  在口述资料《孙中山史迹忆访录》中,记有妙茜姑太的口述:“南朗镇左步有个孙锦芳,在唐山是机械总技师,有权威的,带左步的叔侄三四百人去唐山做工,都是孙姓居多。孙眉和锦芳是有联系的,孙中山到唐山也拜会过他们,有同乡会的摄影留念。”经查证,此口述中的“孙锦芳”,当时曾任唐山铁路南厂总经理,对孙中山第一次来唐山出力很大。孙中山来到唐山后,先到广东会馆探望同乡,随后参观开平煤矿和铁路工厂,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这一次唐山之行,使孙中山对渤海“直隶湾”地域环境和唐山丰厚的海洋、矿产资源留下了深刻印象。

  1912年8月,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的孙中山,被袁世凯邀请离沪北上,负责筹划全国铁路交通建设,全权谋划未来发展。依据天津市档案馆编:《北洋军阀天津档案史料选编》,孙中山是在1912年9月24-25日第二次来唐山。考察范围是唐山市区(含开平、滦州),参观了铁路工厂(唐山机车车辆厂前身)、开滦矿务局、启新洋灰公司和唐山铁路学校(唐山交通大学前身)。游历和考察范围是山海关。《河北地方志》2003年第1期所记与此相同:9月24日8时30分,坐火车前往唐山、开平、滦州、榆关等处视察各矿,在黄兴、宋教仁、胡汉民、黄崇会等陪同下,乘坐火车再次到唐山,考察了路、矿、启新洋灰公司后,又到唐山路矿学堂(唐山交通大学)向师生发表了满怀激情的演说:“国民革命需要两路大军,一路进行武装斗争,建立平等自由的中国;一路学习世界科学技术,改变祖国贫困落后的面貌。在座诸君不必都投身于锋镝之间,学习采矿、筑路、建桥,也是为了革命。”“要中国富强起来,就需要修铁路十万英里,公路一百万英里。希望大家努力向学,承担其历史重任。”25日下午2时,孙中山返回天津。

  孙中山两次到唐山,掌握了唐山的沿海地域环境和丰厚矿产资源状况,这对于他构想建设北方大港有着密切联系。

  《建国方略》中构想的北、东、南三个大港

  1919年2月,孙中山写就《实业计划》一书,后来与《孙文学说》、《民权初步》一起,合称为《建国方略》。在书中对中国富强的发展,描述出美好构想,绘就雄伟蓝图。当时曾被一些人认为只是凭空想象,历史发展的现实证明,在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当年孙中山的设想大都在超越的情况之下成为了现实。

  《实业计划》是《建国方略》的“物质建设”部分,共为六个计划:第一,筑北方大港于直隶湾;建铁路系统,起自北方大港,迄中国西北极端;殖民蒙古、新疆;开浚运河,以联络中国北部中部通渠及北方大港;开发山西煤矿、铁矿资源,设立制铁、炼铜工厂。第二,东方大港的修建;建设内河商埠;整治扬子江水路及河岸;改良扬子江现存水路及运河;创建大水泥厂。第三,改良广州为一世界级大港(即南方大港);改良广州水路系统;建设中国西南铁路系统;建设沿海商埠及渔业港;创立造船厂。第四,建设中央铁路系统、东南铁路系统、东北铁路系统;扩张西北铁路系统;建筑高原铁路系统;创立机车厂、客货车制造厂。第五,粮食工业;衣服工业;居室工业;行动工业;印刷工业。第六,铁矿;煤矿;油矿;铜矿;特种矿之采取;矿业机器之制造;冶矿机之设立。在第一、第二、第三计划中,孙中山计划要建成北方、东方、南方三个大港。

  北方大港“顾吾人之理想,将欲于有限时期中发达此港,使与纽约等大”;东方大港应建在“杭州湾中乍浦正南处”,“论其为东方商港,则此地为远胜上海”;南方大港的位置“当然在广州”,“为建设一南方大港,以完成国际发展计划篇首所称中国之三头等港”。如今这三个海港都已经建成。

  唐山港:通向世界的北方大港

  关于北方大港,孙中山主张建在直隶湾秦皇岛和葫芦岛之外,在天津大沽口与秦皇岛两地中途,唐山青河与滦河两口之间。这里深水不冻,可建设一个如纽约港的大港。同时建设西北铁路系统,与大港连成一片。在开浚运河,联络北方通渠及大港,开发直隶、山西等省煤铁矿,设立冶炼厂,移民蒙古、新疆。《实业计划》中论证了北方大港建设:

  “兹拟建不封冻之深水大港于直隶湾中。中国该部必须有此港,国人宿夕感之,无时或忘。兹所计划之港,为大沽口、秦皇岛两地之中途,青河、滦河两口之间,沿大沽口、秦皇岛间海岸岬角上。该地为直隶湾最近深水之一点,若将青河、滦河远引他去,免就近结冰,使为深水不冻大港,绝非至难之事。由营业上观察,此港筑成,立可获利,以地居中国最大产盐区域之中央故也。在此地所产至廉价之盐,只以日曝法产出;倘能加以近代制盐新法,且可利用附近廉价之煤,则其产额必将大增,而产费必将大减,如此中华全国所用之盐价更可廉。今以本计划遂行之始,仅能成中等商港计之,只次一项实业,已足支持此港而有余。此外直接附近地域,尚有中国现时已开最大之煤矿(开滦矿务公司),计其产额,年约四百万吨。该公司现用自有之港(秦皇岛),藉为输出之,故吾人所计划之港,距其矿场较近,倘能以运河与其矿厂相联,则其运费,方诸陆运至秦皇岛者,廉省多矣。不特此也,兹港将来必畅销开滦产煤,则该公司必仰资此港,为其运输出口之所。今天津一处在北方为最大商业之中枢,既无深水港可言,每岁冬期,封冻数月,亦必全赖此港以为世界贸易之通路。此虽局部需要,然仅以此计,已足为此港之利矣。”只要认真读过这段文字,就一定会认识到孙中山对直隶弯潜在能量的分析,视野深邃,深刻独到,至今仍具有指导意义。

  在《建国方略》中附有两幅相关地图,确证所指正是今日的京唐港区。孙中山指出:“欲大兴实业,而苦无资本,则不得不借外债”,“借外债以营不生产之事乃有害,借外债以营生产之事则有利”。经济建设既要利用外资,又要确保主权,是孙中山的一贯主张。他同时主张,消除闭关自守,提倡中外交往,吸收他人长处,迎头赶上,使中国成为先进国家,以达“大同之治”。孙中山的经济建设设想,特点在于重视铁路、海港、水系、轮船、公路、汽车等交通建设,把交通放在首要位置。“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他在《自传》中说:“凡事有顺乎天理,应乎人情,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则断乎不成者也”。

  新中国建立后,国民经济迅向海洋经济发展,孙中山构想的北方大港,在1992年7月18日实现国内通航,先是叫“王滩港”,1993年7月,京唐两市签订联合建港协议,命名为“京唐港”。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