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洋人眼中的瑞安轮船

辛亥革命网 2012-05-02 00:00 来源:瑞安日报 作者:俞光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清末瑞安初通轮船,是瑞安交通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提高了船舶的装载能力和航速,改善了航行的安全性,结朿了瑞安数千年来依靠人力、风力

  清末瑞安初通轮船,是瑞安交通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提高了船舶的装载能力和航速,改善了航行的安全性,结朿了瑞安数千年来依靠人力、风力航行的历史,开创了动力航行的新纪元,从而大大地促进了瑞安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是,由于时间流逝,人们对于它的来龙去脉渐见模糊,众说纷纭。近日,笔者査阅了其时瓯海关历年的贸易报告,颇有收益。

  湖广号试航瑞甬线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烧杀掠劫,中国人民受尽屈辱。此后,清廷决定推行“新政”。清光绪三十年(1904),商部参议王清穆上书朝廷,为了培植商业的基础,建议大力改革现行的内河航运政策,各省凡有航运线路之处,保护华商轮船公司;尚未建立的,提倡尽快设立。这一建议得到朝廷的同意。于是,在全国掀起大办轮船公司的热潮。当时闽粤滨海地区,轮樯如织,随处可通。在浙江,宁波、温州、台州、沈家门、普陀山、余姚、南浔等地,小轮往来,一片繁忙,瑞安亦不例外。

  张树汉《抗日战争前瑞安海运史话》云:“光绪三十一年(1905),地绅项湘藻(字苕甫)集资组织大新轮船公司,先向上海商会会长、定海人朱葆山的儿媳租来载重为200—300吨的客货轮,行驶瑞安、宁波间。(注:该船原驶长江沪汉线,故为‘湖广’。)设办事处于新饭店前协裕鱼行后面。因当时尚未建好停靠码头,故只好停在该处江面,利用协裕码道装卸货物。”而王超六《瑞安近百年大事记》则称:“光绪三十年(1904),邑绅项湘藻集资向上海租来载重200—300吨客货轮‘湖广’,行驶瑞安、宁波间。”新编《瑞安市志》的《大事记》认为:“光绪三十一年(1905),大新轮船公司租用‘湖广’轮试航于瑞安至宁波线。”而该志《交通》卷又说:“光绪三十一年(1905),邑人项湘藻创办永新轮船公司,其公司的蒸汽轮船航行于瑞安、宁波、上海之间。”各说究竟孰是孰非?其时瓯海关税务司穆厚达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温州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中指出:“西历7月间,瑞安绅富集资开设一内港行轮公司,有小轮船一只往来瑞安、宁波。”“西历7月间,瑞安创设内港行轮,有小轮船一艘名‘湖广’,计96吨,往来瑞安、宁波。数月以来,颇亏资本,近见生意渐稳,或可挽回,闻于明春易大船冀图恢复也。”当时瓯海关税务司一职均由洋人担任,为工作方便,又各起中文姓名。该文作者系英国人,1904年至1907年任职,此为其向上级汇报的年度工作报告。由于他是其时温州港轮船进出口贸易的主管官员,故他的记载可信度最高。而新编《瑞安市志》的记载与穆文基本相符,但是应该补上试航的月份及轮船的吨位,并删除航行于“上海”的内容。张文除了未明确试航的月份和对湖广轮的装载量系推测外,其余的与穆文相符,而且还详细介绍了试航的经过,难能可贵。而王文则应修正试航的年份和轮船的吨位。湖广轮试航瑞甬,后来因当时瑞安经济尚较落后,进出客、货不多,半年后停航,但是它开瑞安轮船之先,功不可没。

  小汽轮畅游温瑞河

  湖广号虽已停航,但是项氏并未气馁,决定将轮船引入温瑞内河。温瑞相距近百里,当时往来交通依靠夜航小舟,黄昏下船,次早抵达。但是,夜航行旅常常被盗,若遇烈风淫雨,往往半途受阻,甚为不便。项廷珍《项太守创设汽船公司碑记》曰:“光绪间,吾邑项申甫太守自江西归田,纠集同志设创永瑞公司,购汽船以行内河。汽船出捷倍于帆桨,虽从昼行,尚不废事,商旅安之,盗贼避之,士民便之,既著有明效矣。太守卒,重董其事者复扩充之,添设汽船,改名通济公司。”项申甫名项崧,为项湘藻之兄。该文作者项廷珍为项氏兄弟的后辈,因而其记载是可信的,但较简略,未说明创设永瑞公司的年份及原因。

  而张树汉的《抗日战争前瑞安海运史话》则讲得具体得多,(湖广轮)“行驶数月,因乘客很少,货运也有限,故半年租期届满即行解约,乃自购小轮,改航温瑞内河,为后来通济公司的前身。”王超六的《瑞安近百年大事记》亦有类似记载。由于湖广轮试航始于1905年7月,故自购小轮,改航温瑞内河应为次年的事。新编《瑞安市志》的《大事记》说:“光绪三十二年(1906),项崧等创办的永瑞轮船公司,购置拖轮、驳船,航行于温瑞塘河,为温瑞塘河小汽轮之始。”对于此事,穆海徳(即穆厚达)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温州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中是这样讲的:“有一艘小汽艇按《内港行轮章程》来往温州、瑞安之间,一天一个来回。这只小汽艇在小河里还拖有二门艘船,以便搭客和载货。这艘小汽艇之客、货收费很低,听说其创办人还亏了本呢。”各说基本一致,各有千秋。

  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总会遇到旧习惯势力的阻碍,温瑞河轮亦不例外。通航之初,夜航船主以生意被夺,曾向官府提出诉讼。而白天航行的船主,又以河轮的水浪影响行舟为由,大造舆论,肆意攻击。沿岸居民还以水浪冲激河岸、桥梁,或索取赔偿,或阻塞河道,使轮船公司受到很大压力。但是,轮船的优越性和对经济社会的贡献毕竟终归渐渐为社会所认同。因此,穆海德在《光绪三十三年(1907)温州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中提到:“在温州至瑞安那一线,按《内港行轮章程》增添了一艘汽轮,以供拉拽之用,由此可见机械化运输之日益普及和受人欢迎。”后来,1909年至1913年任瓯海关税务司的英国人包来翎在《宣统三年(1911)温州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中提到旱灾时说:“自郡至瑞,本有小轮两艘常川来往,亦因水涸停驶多时。”民国4年(1915),通济轮船公司又将河轮引用于飞云渡,称为轮渡,揭开了动力摆渡的新篇章。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