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同盟会史略(节选)
辛亥革命网 2025-05-08 01:55 来源:未知 作者:冯自由 查看:20151
同盟会成立前之革命党 惠州革命失败后之孙总理 同盟会之第一次成立会 第二次之选举大会 同盟会之国内外分会 同盟会机关报之《民报》 民报出版后之经过 同盟会成立后之经过
同盟会成立前之革命党
吾国革命党人之提倡逐满建国,始于兴中会,然兴中会自庚子(1900)秋,惠州革命之败挫,及广州史坚如之谋炸抚署二役以后,党中健将如杨衢云、史坚如、郑士良、黄福诸人先后斫丧,元气实力为之大伤。故从庚子秋以至乙巳(1905)夏之五年间,兴中会实无如何之军事动作可言。中间虽有壬寅(1902)除夕洪全福谋在广州之大举,其主动人谢缵泰、李纪堂均属兴中会员,然究非出于兴中会本部所策动,不能谓与兴中会有深切关系也。
惟我国之留东学界及内地志士,自经庚子惠州革命及唐才常汉口独立两役之怒潮所激荡,影响之钜,得未曾有。
计在此时期内国内外志士之组织革命团体者,辛丑年(1901)有横滨郑贯一、王宠惠、冯自由、冯斯栾等之广东独立协会,壬寅年由东京章炳麟、秦力山等之支那亡国纪念会,及秦毓鎏、董鸿袆、周宏业等之青年会,上海章炳麟、吴敬恆、蔡元培等之中国教育会,癸卯年(1903)有东京叶澜、秦毓鎏、程家柽等之军国民教育会,及上海章炳麟、吴敬恆、蔡元培等之爱国学社,云南临安周云祥等之保滇会,甲辰年(1904)有武昌胡兰亭、黄吉亭、刘静菴之日知会,及长沙黄轸、冯福益、刘揆一等之华兴会及同仇会,上海龚宝铨、蔡元培、陶成章之光复会。
此外各地出版之革命书报,东京有《译书汇编》《国民报》《湖北学生界》《汉声》《浙江潮》《江苏》《湖南游学译编》《二十世纪之支那》《太平天国战史》诸种;横滨有《开智录》《新广东》诸种;上海有《苏报》《国民日日报》《俄事警闻》《警钟日报》《二十世纪大舞台》杂志、章炳麟《驳康有为政见书》《革命军》《三十三年落花梦》《黄帝魂》《清秘史》诸种;香港有《世界公益报》及《广东日报》;檀香山有《檀香山新报》及《民生日报》;旧金山有《大同日报》;新加坡有《图南日报》;缅甸有《仰光新报》;蓬蓬勃勃,可谓一时之盛。
就中各革命团体至乙巳(1905)春夏间尚保全相当势力者,为湖北之日知会,及湖南之华兴会,江、浙、皖之光复会。时距长沙举义失败及万福华枪击王之春之狱未远,各派首领多避地日本,共图卷土重来之计。顾以各派势均力敌,未能集中力量,合组一大团体,以与清政府抗衡,识者憾焉。
惠州革命失败后之孙总理
孙总理自庚子(1900)惠州革命一役失败之后,时往来欧美南洋各地,向侨商及学生鼓吹民族主义,以培养革命种子,且屡与各国政党有力者磋商协助中国革命之方法。壬寅冬(1902)之游越南,癸卯(1903)秋之游檀岛,甲辰(1904)春之游美国,乙巳年(1905)春之游欧洲,均收效甚宏。当癸卯夏由越南抵日时,曾与闽粤同志十余人秘密组织革命军事学校于东京青山,用意至为远大。讵孙总理离日后数月,该校旋以内哄解散。总理时在檀岛闻冯自由报告此事,为之惋惜不置。时冯自由任香港中国日报及美国旧金山大同日报之驻东记者,总理与留东同志传达消息,概由冯任之。
乙巳夏冯得总理在欧德法比英四国成立新革命团体及不日东渡之通信,即以告留东各省同志,莫不欣喜若狂。及是岁六月中旬,舟抵横滨,东京同志来商进取者大不乏人。时各省同志中负人望者,以华兴会领袖黄兴(黄轸改名)为最,孙总理前尚未与之认识,至是始由日人宫崎寅藏介绍黄及宋教仁、陈天华等数人与总理相见于东京凤乐园。黄等对总理备至倾慕,并愿率领华兴会全体会员与总理合组新革命团体。总理深表赞同。于是决定是月二十八日(阳历七月三十日)假座东京赤坂区桧町黑龙会所为第一次开会地点。孙黄各自通知所识各省同志届时赴会,此同盟会成立前之大概情形也。……
同盟会之第一次成立会
及留东各省革命党同志第一次集会期届,兴中会员孙总理、梁慕光、冯自由三人自横滨莅会,各省同志之由黄兴、宋教仁、程家柽等通知到会者,有张继、陈天华、田桐、董修武、邓家彦、吴春旸、康宝忠、朱炳鳞、匡一、鲁鱼、孙元、权道涵、张莪华、于德坤诸人。由冯自由通知到会者,有马君武、何天炯、黎勇锡、胡毅生、朱少穆、刘道一、曹亚伯、蒋尊簋、但焘、时功玖、谢良牧诸人。由胡毅生带领到会者,有汪兆铭、朱大符、李文范、张树柟、古应芬、金卓、杜之杕、姚礼修、张树棠诸人。由宫崎寅藏通知到会者,有内田良平、末永节诸人。计莅会六十余人中,与孙总理属旧相识者,只程家柽、马君武、张继、黎永锡、胡毅生、朱少穆、冯自由、宫崎寅藏、内田良平、末永节等十人,其余皆新同志也。时甘肃尚未派学生游学,故是日到场者有十七省人,独甘肃一省缺席耳。众推孙总理为主席,于是总理详言全国革命党各派应合组新团体以从事讨虏工作之必要。众无异议;继复提议定名为中国革命同盟会。时有主张用对满同盟会名义者,亦有谓本会属秘密性质,不必明用革命二字者。再四讨论,卒从后说,确定名称为中国同盟会。总理更提议本会宗旨拟规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四事为纲领。有数人于平均地权一节略有疑问。总理乃历举世界革命之趋势及当今社会民生问题之重要,谓平均地权即解决社会问题之第一步方法,吾党为世界最新之革命党,应高瞻远瞩,不当专向种族政治二大问题,必须并将来最大困难之社会问题亦连带解决之,庶可建设一世界最良善富强之国家云云。讲演约一时许,众大鼓掌,曹亚伯首言我凭良心签名,全场无异议。黄兴倡议公推孙中山先生为本党总理,不必经选举手续,众咸举手赞成。即有总理拟一盟书方式,经众推黄兴、陈天华二人审定。辞句如下:
联盟人 省 县人 当
天发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矢信矢忠,
有始有卒,如或渝此,任众处罚
天运乙巳年 月 日 中国同盟会会员
会众签署盟书后,总理遂领导各人同举右手向天宣誓如礼。誓毕,总理谓在干事会未成立前,众人盟书暂由我保管,我之盟书则请诸君举一人保管,众推黄兴任之。旋总理至隔室分别授会员以同志相见之握手暗号,及三种秘密口号。一曰,汉人,二曰中国物事,三曰天下事。随与各会员一一行新握手礼,欣然道喜曰:为君等庆贺,自今日起,君等已非清朝人矣。语毕,室之后部木板卒然坍倒,声如裂帛。总理曰,此乃颠覆满清之预兆。众大鼓掌欢呼。众复推定马君武、陈天华、宋教仁、汪兆铭为会章起草员,约于下次开会时提出。
第二次之选举大会
自第一次开会后,留东各省学生逐日加盟者络绎不绝。是年七月十三日留学界开大会欢迎孙总理于麴町区富士见楼,莅会者千三百余人,后至者多不得入。留学界公然开大会欢迎革命党首领,前未之闻也。
是月中旬同盟会复假赤坂区霞关子爵阪本金弥邸开第二次正式成立大会,阪本邸与清公使馆密迩,会员颇有误投清使馆者。是日莅会人数三百余人,首通过会章,次选举干事。会章采三权分立制,各部干事,除总理一职已于第一次开会公推外,余依会章分别票选,兹录述所通过会章内之组织大略及各部前后职员姓名如次:
一、执行部 其下分列六部
庶务部 此部职权最重要,总理他适时,以庶务总干事代行一切,前后任之者凡五人:首任为黄兴,兴他适,张继继之;继他适,朱炳鳞继之;炳麟他适,孙毓筠继之;毓筠他适,刘揆一继之。揆一任此最久,至辛亥革命为止。
书记部 首任马君武、陈天华,后以君武赴西京大学,天华旋蹈海死,改任田桐、胡衍鸿继,又添入但焘、李肇甫。
内务部 首任朱炳鳞,继匡一,其后事权渐集中于庶务部,此部形同虚设。
外务部 程家柽、廖仲恺主之,后以家柽赴北京活动,仲恺亦回国应试,考得七品小京官,此部遂无形取消。
会记部 首任刘维焘,维焘以入联队未就职,谢良牧继之,良牧归国,何天炯继之。
经理部 首任谷思慎,思慎他适,程克继之,后此部亦同虚设。
二、司法部 判事长,首任邓家彦。判事张继、何天瀚,检事宋教仁。此部以任事诸人先后归国,一年后渐无形取消。
三、评议部 议长汪兆铭,议员田桐、曹亚伯、冯自由、梁慕光、胡衍鸿、董修武、范治焕、张树柟、熊克武、周来苏、但懋辛、朱大符、吴崑、胡瑛、康宝忠、吴鼎昌、于德坤、王琦。此部以各议员先后归国者众,一年后渐同虚设。
此外留东各省会员亦各就本省会员中举出一人为本省分会长,专司本省留学界之入会主盟事务,兹录各省分会长前后姓名如左:
直隶:张继,继他适,杜羲继。
河南:杜潜,继曾昭文。
湖北:时功玖,继张昉,继陈镇藩。
湖南:仇式匡,继黄兴,继刘揆一。
广东:何天瀚,继何天炯。
四川:丁厚扶,继张治祥,继黄树中。
陕西:康宝忠,继赵世钰。
广西:刘崛,继卢汝翼,继曾彦。
山西:王荫藩,继荣福桐,继荣炳。
江苏:高剑公,继章梓,继陈剑虹,继张鲁。
山东:徐镜心,继丁维汾。
安徽:吴春旸,继高荫祖。
上海:蔡元培。
江西:钟振川,继张世膺。
福建:林时塽。
贵州:平刚。
云南:吕志伊。
浙江:秋瑾,继陶成章。
香港:陈少白,冯自由,李自重。
新家坡:陈楚楠、张永福。
同盟会之国内外分会
同盟会既成立,孙总理于是年八月十日首派冯自由、李自重至香港组织香港澳门及广州各地分会,次依吴春旸之推荐,派蔡元培任上海分会长。其他各省区亦先后派员组织分会或相当机关。国外分会成立者,以欧洲比法德英四国留学界为最早,盖当是年春总理游欧时,先自成立革命党团,仅名称未定耳。越南各埠分会成立于乙巳年(1905)冬,以河内为总汇。南洋英荷两属各分会最先成立者为新加坡,以总理居其地久,且属交通孔道,各埠分会均附属之。至戊申年(1908)秋,更扩充为南洋支部,以胡汉民任支部长,暹罗分会在南洋组织最晚,至戊申年冬孙总理亲往联络始告成立。香港分会责任最重,自冯自由任分会长后,丁未年(1907)四月潮州黄冈及七女湖之发难,五月刘思復在广州谋炸李准之经营,九月惠州汕尾运械之布置,皆香港分会直接指挥之。及己酉年(1909)冬,胡汉民自南洋莅港,始别组南方支部,将军务党务划分为二,以后军务及南方各省党务由南方支部主持之,香港分会则专任香港党务。故庚戌新正广州新军之役乃发动于南方支部,香港分会不与焉。美国分会成立于庚戌(1910)正月初,由香港分会派李是男至旧金山负责筹备,至孙总理亲游北美始举行开幕式。加拿大分会亦成立于庚戌年冬,盖是年夏冯自由应云高华埠大汉日报之聘,乃着手组织。辛亥(1911)三月廿九,黄花岗之役,以加拿大党人捐款为最钜,此举大有力焉。菲律宾分会成立于辛亥春夏间,是为香港会员李萁至小吕宋号召该处同志组织者。其他澳洲及南美中美各国华侨有志者,虽与国内同盟会员时通消息,助饷不少,然以乏人主持之故,至辛亥革命以前,仍未有分会之组织也。及辛亥春,黄兴自香港派谭人风至沪,与宋教仁、陈其美等组织中部同盟会,策动长江沿岸诸省革命工作,是年八月,遂有武昌义师之崛起。
同盟会机关报之《民报》
同盟会初拟发刊一机关杂志,为宣传主义之木铎,宋教仁、田桐、白逾桓等愿取消所办《二十世纪之支那》月刊,与新党报合并,众赞成之。并定名民报。其第一号于是年十月廿一日在东京牛辶入区新小川町二丁目八番地出版。发刊辞出孙总理手撰,文中首揭橥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极为透辟,是为此三大主义名词之新发见,盖以前世人从未闻有民生主义之新名词也。是报先后任撰述者,有陈天华、汪兆铭、胡衍鸿、朱大符、宋教仁、章炳麟、刘汉光、但焘、黄侃、汤增壁、汪东诸人;先后充庶务干事者,有董修武、何天炯、黄树中、邓慕韩、吴崑、鲁鱼、张我华诸人。出版未一月,值日本文部省颁布取缔留学生规则,留学界大愤,陈天华于十一月十二日愤投大森海湾自杀。以是同盟会员中亦分归国办学及忍辱留学之二派,结果卒为后说所胜。《民报》因学潮延期一月,第二号至十二月廿五日始继续出版。
(《民报》第一号发刊词从略)[单独成文另发]
民报出版后之经过
民报出版至第五号,适章炳麟于丙午年(1906)六月廿九日在上海监禁期满出狱,同盟会本部预派时功玖、龚练百、仇亮、胡国樑等至沪欢迎。民报自第六号起,改推炳麟为总编辑。七月十五日,留学界开大会于神田锦辉馆欢迎之。十月二十日,民报同人更开一周年纪念会于锦辉馆,莅场者六千人,为留学界空前之盛会。黄兴主席,章炳麟读祝词,词见前文不赘。
散会时,各馈《民报》纪念特刊“天讨”卷一枚。是日孙总理演说词,始阐明民生主义及五权宪法。梁启超因此在新民丛报对民生主义大肆抨击。民报与之笔战经年,至十九号乃止。及戊申年(1908)七月刊至第二十四号,适清政府谋与美国缔结盟约;同时驻日清公使乘机向日政府交涉,以封禁民报为请。日政府虑中美同盟之成,足以妨害己国利权,竟从清吏所求以媚之,遂强加《民报》以提倡无政府主义扰乱社会治安等罪名,下令封禁,并没收是期刊物。黄兴、章炳麟、宋教仁等乃委托宫崎寅藏代延律师抗争,不胜,因谋将《民报》迁往美国出版。黄、章、宋三人赴美护照已由美人宣教师某设法取得,旋因有他项计划,终不果行。
民报停刊后二年,胡汉民、汪精卫等于己酉年(1909)十二月,以法国巴黎濮侣街四号总发行所名义继续出版,实则仍在日本秘密印刷,仅出两期,至第二十六号而止。
同盟会成立后之经过
同盟会成立后一年丙午(1906),孙总理、黄兴、章炳麟等更编制革命方略,由本部颁布各省实行员,使于义师发动时有所准绳。由是国内各省及海外各埠机关林立,人心归附,如水之就下,党势日见发展。清廷大为恐慌,乃令驻日公使杨枢向日政府交涉,要求驱除孙总理出境。日政府为取媚清酋计,卒密令总理离日,并馈总理以赆仪数千元,藉示好感。总理不得已从之。遂于丁未(1907)正月二十日赴南洋筹画两粤军事。未几,镇南关、河口相继发难,留东党员纷纷归国。是时同盟本部之职权,事实上实随总理之所在地为转移,而总理之所在地即为革命军事大本营之所在地。总理于丁未春至戊申春驻节河内,及戊申己酉两年驻节新加坡,此两地即无疑革命军大本营之所在地也。己酉秋总理由新加坡迁居槟榔屿,旋赴美国。庚戌正月在旧金山成立驻美同盟会。始将入会誓词改作“驱除鞑虏清朝 创立中华民国 实行民生主义”之十八字,然此项新誓词仅于美国一隅用之,国内外各地党部固始终未得接修改誓词之通告也。是岁春,总理自美抵日本,为清代理公使吴振麟所知,因请日政府拒绝总理入境。故总理到东未久,日政府即下逐客令。总理不得已仍渡南洋,旋即召集黄兴、赵声、胡汉民诸人至槟榔屿,规划广州大局。定策后,总理乃远游美国与加拿大,与冯自由、李是男等筹集饷糈,是为辛亥三月黄花岗之役。是役失败后,总理复至旧金山召集致公党职员及同盟会会员合组洪门筹饷局,以为筹集义款之总枢纽,此举于辛亥各省义师之发动,及广州轰炸事件之迭起,至有力焉。在庚戌辛亥之二年间,东京同盟会本部之重要职员仍为刘魁一、何天炯诸人。及武昌革命军起,各省踵之。留东党人乃纷纷内渡,参加实行工作,而民国遂以告成。▓
注释:冯自由《中国同盟会史略》,收录在其著作《革命逸史》第二集,第282-290页,新星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
如需转载,请先联系我们。 (投稿EMAIL:xhgm@xhgmw.org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