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胡抱一,淮安人,曾任孙中山的贴身卫士。
淮安,原名淮阴,是位于大运河畔的江苏北部名城。始建于秦,至今已有2200年的历史,产生过大军事家韩信、汉赋名家枚乘、《西游记》作者吴承恩,近代民族英雄关天培等。如所周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周恩来总理的故乡。
我因研究南社及淮南社,知道淮安的部分历史,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11月14日,南京两江师范学生周实与淮南社成员阮式(梦桃)组织学生队八九十人,宣布淮安光复,不久,为县令姚荣泽所害。此后,我就比较注意与淮安相关的历史了。
不久前,胡抱一的次孙、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昆山主任委员胡明先生寄我《胡抱一年谱长编》稿本及其他资料,读后收获颇多。
胡抱一,1890年4月16日(农历四月十六日)生于淮安府清和县的陈家集。父亲胡学富,为经营造船板材的富商。抱一为其次子。原名国梁,字抱一,后以字行。
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胡抱一年四岁,入私塾馆接受启蒙教育。1896年(清光绪二十三年),与其兄国栋离家,到一里之外的三堡庄徐氏学馆就读。学馆主持人徐樟为光绪年间武进士。在徐处,胡抱一除诵读“四书、五经”等儒学典籍外,也喜读兵书,受到武术训练,练习过散打搏击技术。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胡抱一年十三岁,进入袁江书院,接受新式学堂教育。列强入侵日岌,清政府媚外无能,胡抱一十四岁,曾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悬为座右铭。在袁江书院,胡抱一受到回族名拳师石安帮指导,学习北派武术十二路“谭腿”,因而,武术方面有所造诣。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新军第九镇成立。胡抱一从军,投入第九镇三十五标,随即转入随军学堂,接受训练。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胡抱一以优异成绩考入官立江北陆军学堂,学习军事。胡身形魁梧,相貌堂堂,颇得长官垂青。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胡抱一自江北陆军学堂毕业,被派到镇江,任新军第九镇第三十二、三十五标见习军官。不久,开赴南京驻防,担任最下级的军官——副目。
当时,新军第九镇中,赵声等不少革命党人已经渗入。1909年4月,胡抱一经江苏泗阳籍(1887-1922)革命党人韩恢介绍,由《扬子江白话报》主笔杜铎天主盟,秘密加入中国同盟会,献身于以反对满清专制王朝为目标的民主革命。[ 《胡抱一自传》,《国风日报》,1943年9月4日。]
胡抱一加入同盟会后,即以警醒睡梦之义在军中秘密组织振酣会,以俱乐部、书报社等名义,向士兵宣传革命思想。1910年,胡抱一只身奔赴上海,加入旅沪同乡团体江淮同乡会和会党组织“安清帮”,成为“通”字辈的著名头目。人称“胡二爷”。
在上海,胡抱一推尊浙江革命党人陈其美为大哥,协助其创设精武体操会,这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民间体育团体。7月7日,精武体操学校成立,胡抱一北上天津,聘请著名武术家霍元甲到沪任总教师,第一批共收学员73名。陈其美、胡抱一等人期望,迅速培养出一批懂武术的革命者来。8月,胡抱一应同盟会总部征召,赴同盟会南洋总机关部所在地槟榔屿的中华学校任教。当时,浙江革命党人陶成章也到槟榔屿筹款,因和孙中山发生分歧,便联合李燮和、柳聘农等七八人,以川、广、湘、鄂、江、浙、闽七省同志名义,起草《孙文罪状》,指责孙中山有“谎骗营私“等“罪状”,要求“开除”其“总理之名”。胡抱一不明真相,曾以“胡国梁”的原名参加联署。其后,陶成章便带着这份《罪状》到日本东京,要求同盟会本部讨论。他致函“胡国梁”说:“中山已不两立”,“从此分为两歧”。1907年,张继、章太炎、刘师培、陶成章等人曾在日本东京掀起过“倒孙风潮“。这是第二次。[ 参阅拙作《同盟会的分裂与光复会的重建》,《近代史研究》,1979年第1期,收入拙著《寻求历史的谜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第1版。]两次风潮都受到黄兴等人抵制,事后,陶成章等重建光复会,胡抱一不再与陶成章往来。
1911年1月,黄兴到香港,酝酿在广州发动新的武装起义。胡抱一等带着在南洋各地募得的现金到香港报到。3月,胡抱一等潜伏于广州巡警教练所待命。4月27日,黄兴等兵分十路,进攻两广督署、水师行台等处。其中,巡警教练所所长夏寿华率革命党人黄一欧、胡抱一等人,荷枪实弹,袖缠白布,计划届时进攻巡警道署。伺候至夜半,原约的后继者不至,而枪声已稀。夏寿华估计起义已经失败,即命速解白布,撤退至英轮码头,登上外轮,撤至香港。此役,革命党有七十二人的遗体葬于黄花岗,史称“黄花岗起义”。7月,陈其美到上海,谋划在长江流域起事。7月,胡抱一协助陈其美与宋教仁等在上海成立同盟会中部总会。
同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各地纷纷响应。11月4日,上海光复。5日,江苏独立。16日,胡抱一串联同志,在镇江东门外京岘山起义,推管带林述庆为都督。
12月29日,十七省代表集会南京,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陈其美命胡抱一等人陪同孙中山自上海赴南京。当夜,孙中山举行就职典礼,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在同盟会改组时,张继任交际部主任干事,胡抱一任干事。经陈其美推荐,胡抱一成为孙中山的贴身卫士。同年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胡抱一被孙中山派到河南,助人建立国民党河南支部。当过短暂的《临时纪闻》总编辑。还曾在上海创办志成学校,学生大部分是革命先烈后裔。
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后,加紧复辟行为。1913年3月20日,袁世凯指使心腹,收买刺客,暗杀在国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的国民党领袖宋教仁。7月,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陈其美在上海宣告独立,组织讨袁军,任总司令。胡抱一应陈其美之召,任总司令部少将副官长。不久,“二次革命”失败,胡抱一加入中华革命党,奉孙孙中山命,与韩恢等在淮北一带举行讨袁军事行动。6月18日,陈其美被袁世凯派人所刺,胡抱一不畏袁派势力,协助蒋介石等处理其后事。1915年,袁世凯在北京《亚细亚报》之外,增办上海版,狂热鼓吹帝制,胡抱一密结志士,炸毁该报馆。
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北京政府相继为皖系、直系、奉系军阀控制。1917年7月,孙中山在上海号召恢复民国初年的《临时约法》,史称“护法”运动。胡抱一曾随随孙中山南下,投入“护法”,但不久,即被派回上海,与韩恢等从事劳工运动。[ 《胡抱一自传》上,《国风日报》,1943年9月4日第1版。]1918年,胡抱一替陈其美复仇,组织暗杀小组,于7月13日在杭州刺杀浙江军阀杨以德的参谋长赵璧(又名赵禅),杨下令全省戒严捉拿。次年7月31日,胡抱一在上海法租界被巡捕房逮捕。[ 《胡宝怡在沪被逮》,《申报》,1918年8月2日第10版。]8月20日,引渡至浙江督军公署的龙华军狱关押,备受折磨,手腕严重受创,以致不能缮写。直到1922年8月,才因上海总商会会长朱葆三等人的保释和营救,得以释放,计在獄四年半。
胡抱一被囚期间,孙中山于1921年5月5日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重建军政府,他任命韩恢为江苏招讨使,在上海设立指挥机构。韩恢随即企图在江苏洪泽湖一带组织军事力量,企图以之作为根据地。胡抱一出狱后,奋斗不懈,曾追随韩恢到苏北,加入行动。1922年10月28日,江苏督军齐燮元命人诱捕韩恢,于11月1日以“组织军队,煽动举事”的罪名杀害于南京,年仅35岁。
1923年2月2月21日,孙中山重返广州,组织陆海军大元帅府,于3月1日任大元帅职。胡抱一也追随孙中山重返广州,继续革命。11月10日,胡抱一亲自策划、指挥,联络同志,将齐氏心腹,时任陆军中将的江苏省警务处长徐国梁击杀于上海。其后,浙江督军卢永祥委任王亚樵为为浙江卫队司令,以湖州为练兵地。胡抱一协助王招兵买马,推荐胡宗南、戴笠等进入将校队。1924年春,胡抱一与王亚樵、胡宗南、戴笠等结为兄弟。随后,又一起赴广州,将王、胡二人推荐给正主持黄埔军校的蒋介石,蒋命胡抱一留在军校,胡谢绝,转往徐海及鲁豫边区从事农民运动,引导农民的会门武装红枪会参加革命。不久,仍回孙中山身边,受孙之命,到湖南联络程潜等,发动“护法战争”。其间,曾随孙中山、宋庆龄登上永丰舰,视察黄埔军校。
1925年11月,孙中山应冯玉祥之邀,赴北京商量国事。此时,孙中山已经身患肝癌,但他毅然北上,胡抱一随行。此后一直到次年3月孙中山去世,胡抱一都守护于孙的病房门前。总计,断断续续,胡抱一担任孙中山贴身卫士约达五年之久。
1926年,国民革命军自广州誓师北伐,胡抱一化名胡愚,在苏、浙一带发动码头工人、拖车车夫、市井小贩起来响应。8月,曾任第一师第二团副团长兼辎重队队长。不久,被任命为东路江淮别动军少将司令,参与进攻南京。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共政变,建立南京国民政府,胡抱一任特务处长。17日,被推举为南京市党部筹备委员。27日,被委任组织总务厅。8月13日,蒋介石迫于汪精卫、冯玉祥、阎锡山等人压力,一度辞职下野,回到家乡奉化。12月22日,胡抱一致函蒋介石,认为“吾党之大敌不在同根之相煎“,而在”军阀、共党与帝国主义”,劝蒋打消辞意,“继续努力,务使猜疑急消,团结一致”。[《致介石同志》。《胡抱一年谱长编》,稿本,1927年12月。]
这一年年初,胡抱一收留同盟会会老友袁晓岚之子袁殊为秘书。不过时间不长,袁殊很快东渡日本,于1930年回国,次年加入中共,转入中央特科。胡抱一将袁殊介绍给义兄王亚樵,使其接办《公道日报》,凭借合法身份,拓宽情报渠道,自此成为有过多重身份的中共重要情报人员。袁殊一直到晚年,还满怀敬意地对儿子谈论胡抱一其人说:“你要记住这个人!我同他的关系,要比同你的祖父关系更好!”[ 周翔:《抱元守一,有容乃大——民国元老胡抱一先生事略》,淮安市政协文史委编《淮安文史活页》,2003年第5期。]
1928年6月,胡抱一出任直鲁赈灾委员会调查组主任。他向各报投书,报告灾民“上槐树采叶充饥,失足堕毙”,以及 “无资养育,以剂药和入饮料,毒死儿女”等惨状,呼吁社会重视,“救济数千万抢地呼天之灾黎”。[ 《申报》,1928年7月7日第8版;《时报》,1928年10月12日第4版。]
同月,北伐军克复北京,胡抱一与人多方查访,找到时已逃亡北京的韩恢烈士家属,送到南京定居。
蒋介石控制南京国民政府后,为了加强统治,解决和其他新旧军阀的矛盾。先后发生与李宗仁、白崇禧交火的“蒋桂战争”,与阎锡山、冯玉祥等各派系交火的“中原大战”。胡抱一最初站在反蒋派一边。1929年,被北平临时政治分会任命为秘书处秘书。1930年4月,胡抱一在河南新乡,周旋于阎锡山、冯玉祥及其所属诸将之间。1930年8月7日,胡抱一参加在北平召开的“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扩大会议”。9月9日,阎锡山在北平宣誓就任国民政府主席,与蒋介石的南京政权对抗。胡抱一曾到清华大学找时在该校执教的郭廷以,声称:“我们搞成功了一定比南京高明。”[ 郭廷以口述,张朋园等整理《郭廷以口述自传》,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1月版。] “扩大会议”一派失败后,胡抱一的态度发生变化,“不再反中央而一直为政府做事”。据郭廷以分析,可能接受了胡宗南的劝告。
1931年1月14日,胡抱一加入中国国民党。同年11月29日,蒋介石在南京秘密处决第三党、反蒋派领袖、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总干事邓演达,胡抱一曾与胡汉民、孙科、冯玉祥、李济深等65人通电追悼。[ 《胡抱一年谱长编》,稿本,131年11月29日条。]
1932年1月28日,日军进攻上海,蒋光鼐、蔡廷锴等十九路军将士奋勇抵抗。胡抱一与胡宗南、王亚樵等组织御侮锄奸团,收集情报,寻找机会,策划刺杀活动。4月9日为日本天皇生日,日本上海派遣军白川义则大将计划在虹口公园举行祝贺捷会,胡抱一和流亡上海的韩国临时政府警务部长金九计划破坏。当日,胡抱一协助“韩人爱国团”成员、菜贩尹奉吉化妆为日本人,混入会场。尹将装有定时炸弹的热水瓶置于主席台上。当白川等人到场后,炸弹爆炸,白川伤一百多处,日本驻华公使重光葵伤64处,右腿被炸断。爆炸事件引起日本朝野震动,迫使日本政府尽早结束上海战事。白川送医院后毙命。[ 《胡抱一先生墓志》,《国风日报》,1943年10月22日。]”一家中国报纸在他棺材的照片旁配以文字嘲笑:“乘军舰而来,躺棺材而去”。
直系军阀吴佩孚于1927年被北伐军战败,1932年隐居北平。日本特务土肥原等一直企图鼓动吴佩孚出山,组织伪政权,但吴佩孚不为所动。1933年,胡抱一得到胡宗南资助,到北平见到吴佩孚,劝止其和日本人联系。二人谈得很投机,吴向胡表达了对国民政府的拥戴和对蒋介石的景仰之意,吴佩孚对守门人表示:“除胡某介绍之中央来宾,概不接见。”其后,胡抱一随张继南下,到南昌见蒋介石,向蒋说明吴佩孚的政治态度,蒋即按月给吴“津贴”。1936年12月,吴佩孚暴卒,胡抱一曾为文哀悼:“民族失其楷模。” [ 胡抱一:《哀吴佩孚将军》,原刊《重庆大公报》,转引自《星期六文摘》1939年第1卷第1期。]
1933年,中央军第一师师长胡宗南率部进入陕西剿共,胡抱一随胡宗南入陕,任军法处长,并在汉中兼任联络处主任,协调国民党中央军与地方军阀之间的关系。
1917年,胡抱一曾与韩恢等人在上海从事劳工运动。1933年,胡抱一在上海进步刊物《勇进》上发表《苏联的工会》一文,认为推行苏联这种工会组织,有三个必备的条件:第一。要有积极爱护劳工的政府,不因资产阶级的怂恿而有所动摇;第二,要有强有力的立法保障,得劳动者的靠山;第三,劳动者改变心理:劳动的目的为国家,为社会全体,不是为资本家个人。这篇文章,隐约地表现出胡抱一本人的政治态度和倾向。[ 《勇进》,1933年第1卷第11、12期。 ]
1935年1月,蒋介石为剿共需要,在甘肃固原成立第三行政督察区。胡抱一因甘肃省主席朱绍良推荐,出任专员兼保安司令。当时,胡宗南为了围剿已经到达陕北和甘肃地区的工农红军,正在构筑长达六百公里的碉堡封锁线。胡抱一任内,首先致力于“澄清吏治”,曾亲自审讯,毅然收押私收烟款、滥用毒刑的宁县县长王某,解省法办。胡抱一曾有标语云:“除去一个贪官,胜于建筑五千碉堡”。[ 范长江《陕北甘东边境上》,《大公报》天津版,1935年11月25日。]他认为,除去贪官,远较大量建筑碉堡,用以“防共”、“反共”的办法为优。这一时期,他在泾河干流上建筑大桥,名曰长庆,成为当时沟通西北的一项较大工程。
1935年11月16日,胡抱一出席中国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1936年6月,胡抱一在家中接待林伯渠、王若飞。9月,会见谢觉哉。据说,曾将苏联支援中国的抗日物资运往延安。[ 徐业龙、周性铠:《胡抱一先生年谱简谱》,1936年6月条。见《淮安文史活页》,2023年10月。此条编撰者未说明材料来源,且不见于二人另著之《年谱长编》。]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联合发动“兵谏”,史称“西安事变”。张学良以东北军师长刘多荃为捉蒋总指挥,将蒋介石拘押,通电全国,要求“集合全国各党各派的力量,以民众的总动员,去抗日救国。”[ 《张学良杨虎城告全体将士书》,《西安事变档案史料选编》,第20页。]国民党中央旋即以何应钦为讨逆军总司令,刘峙、顾祝同为东西两路集团军总司令,做出进攻西安的姿态。另一派,冯玉祥、宋美龄、宋子文、孔祥熙等则主张用和平方法营救蒋介石。12月19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和中共中央发表发表通电,提出以潼关为界,南京军队勿向前进攻,西安抗日军亦暂留陕甘境内,听候和平会议解决。21日,张学良与胡抱一商谈,希望凭藉他的影响力,稳定可能脱序的杨虎城西北军。[ 杨天长《胡抱一先生事迹略述》,2005年自印本。 ] 24日,宋美龄、宋子文(代表蒋介石)与张学良、杨虎城的代表及中共周恩来等三方达成口头协议,停止内战,联合抗日。25日,张学良亲自乘机,送蒋介石等返回南京,向蒋请罪,旋即被软禁。28日,蒋介石会见各部部长,征求处置张学良的意见。31日,蒋介石组织军法会审,判处张学良判刑十年。当日,蒋介石又以“勇于改悔,自行诣京请罪”为由,呈请国民政府“特赦”,“交军事委员会严加管束”。
张学良被扣并被判刑,西安东北军中的主战派立即情绪激昂,鼓吹为救张不惜一战。胡抱一因任甘肃三区专员,也一度被张学良、杨虎城等扣留,“几罹于难”。[ 《胡抱一自传》(下),《国风日报》,1943年9月6日。]12月21日,胡抱一为张学良找到了与南京联系的专用电台和密电码,使张得以和外界沟通。
1937年1月5日,国民政府特派顾祝同为军事委员会西安行营主任,负责处理西安事变善后。12日,胡抱一陪同杨虎城的西北军代表李志刚到洛阳,会见顾祝同及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少将秘书葛武棨等人。现存葛武棨同日致时在溪口的蒋介石亲信陈布雷电云:“胡抱一兄今晨飞洛。”又云:“张学良移居溪口,仍不失管束性质,而可减少东北军服从中央阻力。”[ 葛武棨《致溪口陈主任电》1937年1月12日。台北“国史馆”存档。陈主任,当指时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第二处主任的陈布雷。]葛电发出的第二日,张学良即由戴笠秘密“护送”到溪口雪窦山软禁。胡抱一自述,事变发生后他曾“献议”,“移张逆学良于溪口,以安东北将士之心。”[ 《胡抱一自传》(下),《国风日报》,1943年9月6日。]葛电所云,可能即系胡抱一在洛阳时对他提出的建议。16日,胡抱一陪同李志刚赴浙江奉化,会见蒋介石。20日,持蒋介石给杨虎城的亲笔指示信飞返西安。途中,胡抱一再到洛阳,会见顾祝同,被任命为西安行营参议,随顾到潼关,与张学良、杨虎城的代表谈判,处理将东北军调离陕西及杨虎城的西北军整编等问题。他在潼关打电话给已经移驻甘肃天水的刘多荃,“告以中央始终宽大之旨,与月来接洽经过”[ 《潼关谈商之经过,忽张忽弛变化多端,和平代表彻夜不眠》,上海《大公报》1937年2月3日第3版。 ],“晓以厉害,使就范围。”[ 同上] 这就使南京和西安一度紧张的关系趋于缓和,有助于事变的和平解决。
1937年6月,胡抱一调任第八战区参议,兼西兰、西汉两路工程处长,领中将衔。8月,任西安行营公路处主任,当时,中国接受外国援助的广东等地区的通道已无法充分利用,只有苏联的援华物资可以通过西安、兰州一线顺利通行。为此,胡抱一专程和甘肃省主席贺耀祖商量,请其协助,终于改善路况,使之成为当时中国军需补给的一条生命线。其自传云:“接受苏联第一批军事器材数千吨,幸不偾事”,指此。[ 《胡抱一自传》(下),《国风日报》,1943年9月6日。]
同月,胡抱一任甘肃省第六区行政督察官员兼保安司令。7月7日,全面抗战爆发。9月25日,八路军在平型关大捷,胡抱一立即致电朱德、彭德怀祝贺。电称:“倭寇侵凌,国家危殆,公等挥戈东向,义无反顾,下风逖听,忭颂莫名,特电奉贺,并颂勋祺!”[ 《解放周刊》第21期,1937年新华书店发行。]此后,他即致力于与中共合作抗日。9月,胡抱一在家中接待八路军驻陕党代表林伯渠和中共陕甘宁边区委统战部部长兼八路军副参谋长王若飞,商讨苏联援华军用物资问题。据胡抱一的侄女胡家贤回忆,后来,胡抱一曾向延安提供过部分援华物资。[ 2006年12月8日,胡家贤给其弟弟——胡抱一次子胡家麟的信,《年谱长编》1937年9月条。]当时,胡抱一曾在家中亲见林、王二人来访,此言应有一定根据。5月23日,胡抱一又会晤中共中央驻兰州代表谢觉哉。
1938年4月27日,胡抱一次子胡家麟出生,为表示盼望抗战胜利、中华复兴之意,胡抱一将其乳名定为“复兴”二字。
1939年1月4日,胡抱一兼任武威防空指挥部副指挥官,其后赴重庆中央训练团党政班第五期受训,被认为“纯正、温良,雍厚、干练,才能精妥,学识优良”。[ 《毕业学员服务成绩调查表》,台北“国史馆”存档。]5月10日至17日,胡抱一出席甘肃省第一届行政会议,他在提案中表现出对下层贫苦人民的同情和关心,中称:“河西农村破产,人民相率逃亡,至今户口大减。尝见甘新公路沿线人民,儿童无裤,妇女衣不蔽体者十有五六,即重要城市如武威、张掖、酒泉,莫不有此现象。非惟贻外宾之腾笑,且将恐穷则走险。”他认为,治本的办法在于求“政治之改良,而治标方法则社会救济势不可缓。”他提议,先在武威、张掖两县设立救济院一处,收容无所归之鳏寡孤独。[ 《胡抱一年谱长编》,1939年5月10日-17日。]
1941年,胡抱一出任农林部陕西黄龙山垦区管理局局长,兼垦区民众组训处处长,领中将衔。1943年春,河南发生特大旱灾。全省111个县,有96个县受灾。灾民总数达3000万人。胡抱一积极协助由河南西逃的灾民垦荒自救,制订承领荒地、授田等办法。一年后,垦地发展至22万亩,收容垦民4万2千余人,除自给外,尚可提供5500担公粮支援抗战,成为当时垦区建设的典型。[ 《年谱长编》,1941年条。]1942年11月,胡抱一任农林部河西垦务考察团团长,考察甘肃。1943年7月4日,为进一步向新疆移民,胡抱一亲自从黄龙山垦区赴西安,拟转赴新疆安排,不幸深夜在渭南火车站附近遭人袭击身亡,时年53岁。7月21日,蒋介石下令陕西省政府缉凶,查明原因,国民政府行政院也特令褒扬。8月29日,西安各界公祭后将胡抱一遗体葬于南门外的翠华山麓。1994年迁葬江苏苏州。
关于胡抱一的被暗杀,胡抱一的侄女胡家贤认为出于蒋介石的命令。他在多年后给其弟胡家麟的信中说:“.中共抗日战争在什么地方打一场大胜仗,当时二叔曾去贺电给延安毛主席”,“此时可能特工人员向蒋介石回报,所以到43年蒋介石签令杀害二叔。”[ 同注2。] 胡家贤所称“贺电”应指上文胡抱一致朱德、彭德怀的祝捷电。她并称,蒋介石之所以下令杀害胡抱一,与得知胡将苏联援华物资提供延安“大有关系”[ 同注2。]。周翔在《抱元守一,有容乃大——民国元老胡抱一先生事略》一文中也称,胡宗南亲信、警备科科长有名朱汲者,2006年接受香港凤凰电视台访问时承认,“刺杀胡抱一是他平生第一次操办暗杀行动,因此刻骨铭心”。周翔所引朱汲原文为:
我第一次进行,一个礼拜没吃饭。胡抱一到西安来拜望胡宗南,我就把胡抱一接到东昌门。走的时候胡宗南说:“朱汲,送胡局长上火车站,注意安全。我说:是!”“我回到家里就盯着那个电话了。胡抱一到了渭南,一下火车,啪,一枪打倒了……”
周翔据此分析,蒋介石怀疑胡抱一“通共”,下了”秘杀令”。但这段引文。破碎含糊而不完整,并没有谈到胡宗南如何向他交代任务,更没有提到蒋介石的作用,希望凤凰台有机会能公布该次访谈全文,当可有助于解开胡抱一的被害之谜。
综观胡抱一的一生,堪称淮安英杰。徐业龙、周性铠二位先生所著《胡抱一年谱长编》筚路蓝缕,完整地记述了胡抱一的生平事迹,有助于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可惜,有些重要方面,或资料缺如,或语焉不详,字句讹误较多,所述情节亦略有歧异,有待进一步查核和校订。现应胡明先生之请,先行整理、叙述胡抱一的生平大事,以资纪念并代序言,希望在《年谱长编》的修订出版过程中,有关研究能继续进展。
2024年10月14日,写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之东厂胡同北巷2号寓所,书满为患斋。
(作者系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如需转载,请先联系我们。 (投稿EMAIL:xhgm@xhgmw.org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