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历史上的
左边可以根据日期查看历史事件,右边输入框可以根据关键词查找相关历史事件。

【补遗】:辛亥革命史上的12月份

辛亥革命网 2015-12-31 19:37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孟进

【12月份补遗提要】:1898年的12月份,《天演论》开始连载。1905年的12月份,黄兴在桂林发展革命组织。1906年的12月份,谭人凤等人回国准备响应萍浏醴起义;起义失败。1915年的12月份,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唐继尧、蔡锷等致电驻外各公使,请共申讨袁。


【补遗】:辛亥革命史上的12月份

编辑:孟 进


  □1898年的12月份。甲午战争,中国惨败,维新志士、福建人严复愤激无比,遂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进化论的最坚定的捍卫者和最积极的宣传家赫胥黎[1]的名著《进化论与伦理学》,改其名曰《天演论》,从本月起开始在《国闻汇编》[2]旬刊上连载,至次年五月结集成书。

  □1903年的12月份。孙中山先生在檀香山数次发表演说,宣称革命成功之日,将“效法美国选举总统,废除专制,实行共和”。“有人说我们需要建立君主立宪政体,这是不可能的。没有理由说我们不能建立共和制度。”

  □1905年的12月份。黄兴从日本经香港抵达桂林,在“随营学堂”发展革命组织,次年春成立“兴汉会”,郭人漳、蔡锷、林虎、赵声等八十馀人加入。

  □1906年的12月份。同盟会会员谭人凤、宁调元、胡瑛、孙毓筠等多人相率自日本回国,准备响应萍浏醴起义。

  □1906年的12月份。湖南萍乡、浏阳、醴陵举行武装起义的消息泄露,革命党人被迫于十二月初提前行动,血战至月中,起义失败。武昌方面,湖广总督张之洞则根据湖南的来文,札[3]湖南、湖北按察使,饬开列赏格严拿会党,一时间,两湖地区随处可见张贴悬有赏格的布告:拿获王胜、陈金、姜守旦、陈绍庄“以上各匪者,各赏银一千两”;拿获宗黄、刘家运、曹玉英、黄庆武(即黄兴)、柳际贞、刘林生、郑先声、李燮和、朱子龙、萧克昌、卢金标“以上各匪者,各赏银五百两”,共计十五人。

  □1909年的12月份。汪精卫偕黎仲实、喻培伦、陈璧君赴北京,在琉璃厂开设“守真照相馆”以为掩护,秘密策划暗杀清廷要员的行动。

  □1912年的12月份。全国户口统计结束,全国计有——

  户数:七千六百九十六万一千零五十(76 961 050)户。

  人数:四亿一千三百六十三万八千四百六十二(413 638 462)人。

  □1913年的12月份。中旬,美国旧金山华侨所办《中华民国公报》在上海发售。经内务部检查,被指“语多悖谬,有害治安”。内务部遂特令江苏民政长韩国钧转饬淞沪警察厅严禁发售。

  □1913年的12月份。夏重民等一百一十三人在东京加入“中华革命党”。同月,陈德出等六人在大连加入“中华革命党”。

  □1913年的12月份。《孔社杂志》(月刊)在北京创刊,由该社社长徐琪主编,宣称以“阐扬孔学,融汇百家,讲求实用,巩固国基”为宗旨。

  □1913年的12月份。下旬,护理甘肃都督张炳华、前甘肃提督马安良、甘肃宁夏护军使兼署宁夏将军马福祥、新疆都督杨增新、伊犁镇边使广福等人联衔致电袁世凯,请勿定孔教为国教,电称:“西北各边,非蒙即回,民情固执,以宗教为第二生命,倘有误会,必至贻忧大局。”

  □1915年的12月份。中华革命党总理孙中山先生发表《讨袁宣言》,痛斥袁世凯“暴行帝制”等种种罪行,表示要“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1915年的12月份。唐继尧致函黄兴先生,略称“已于本月二十五日,由尧率领全省健儿,宣布讨贼,甚盼薄海[4]豪俊,共襄义举”。

  □1915年的12月份。唐继尧、蔡锷等分别致电中国驻外各公使,请其共申讨袁,谓:“公等衔民国之命,当必效忠宣勤,务望鼎力维持,同申烈愤”。

  【注】:

  [1]赫胥黎。托马斯·亨利·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1825—1895),英国皇家学会院士,著名博物学家、教育家、演讲家,达尔文进化论最杰出的捍卫者和宣传家。为了充分肯定他在科学史上的地位,在伦敦南肯辛顿博物馆内的达尔文的大理石像旁,人们同样树立了一座赫胥黎的的大理石像,供后人瞻仰。

  [2]《国闻汇编》。1897年10月,严复与夏曾佑共同创办了《国闻报》,一个月后,严复又创办了《国闻汇编》,发表翻译作品。1898年12月,严复将赫胥黎的名著《进化论与伦理学》的一部分,翻译成中文,易名《天演论》,开始在《国闻汇编》上连载。《天演论》一经刊出,在中国知识界就引起巨大轰动,这部著作破天荒地向中国人介绍了进化论思想和资产阶级社会学理论。《天演论》脍炙人口,风靡一时,当时中国思想文化界的代表人物吴汝纶、康有为、梁启超等,乃至以后的鲁迅、胡适等人,无不交口称赞。《天演论》成为改良政治的理论根据,许多爱国的仁人志士以此作为进行救亡、维新与革命的思想武器,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则成为社会上流行的口头禅。这也是《国闻汇编》在历史上最大的贡献。

  [3]“札”,古代公文的泛称。这里指湖广总督府的下行文书或张之洞的手书、指令之类。

  [4]“薄海”。本指接近或到达海边(“薄”,逼近,靠近),后泛指海内外广大地区。陈毅《哭叶军长希夷同志》:“狡魔不敢拒,出狱在巴东。欢声腾薄海,君立万山峰。”

 
史上今日0月份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