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史上的今天——7月30日
编辑:孟 进
□1900年的今天。章炳麟在“中国国会”内提出《请严拒满蒙人入国会状》,遭到否决。章反对唐才常等人使光绪帝“复位”的主张,章认为应该是救出光绪,使其为“平民”,为此当场与唐才常等人辩论,结果“言保皇者十得八、九,言复汉者十得二、三”。于是章炳麟愤而割去自己的髪辫,以示与保皇党人彻底决裂。
□1905年的今天。农历乙巳年六月二十八日,日本东京。孙中山和黄兴派人分头邀请各省倾向革命的留学生召开会议,商讨组建统一的革命组织问题。下午,来自中国国内十个省份的革命志士七十六人以及日本人宫崎寅藏、内田良平、末永节三人,共计七十九人[1],在日本东京赤阪区桧町三番“黑龙会”会所、内田良平[2]的家中召开会议,孙中山先生被推为会议主席。会上,孙中山、黄兴等人先后发表演说,分析当时形势,痛陈革命大义,阐明进行革命的方法和组建统一革命组织的必要性、紧迫性。孙提议组成“中国革命同盟会”,经集体讨论,去掉“革命”二字,定名为“中国同盟会”,简称“同盟会”。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其政治纲领。孙中山当即起草了入盟的“盟书”,与会者公推黄兴和陈天华审定后,湖北人曹亚伯带头表态:“我凭良心签名!”大家随后也踊跃填写盟书,然后孙中山领导各位同举右手,向天宣誓,遵守盟约,郑重入会。
后来有人认为,通过“7.30.”这天下午的会议,中国同盟会在事实上就诞生了。但由于其“正式的成立大会”是在8月20日(农历七月二十日)举行的,而且若干文件的产生、通过,具体组织机构的建立及其干部的配备,都是在那时,所以一般都以“1905年8月20日”为中国同盟会正式成立的日子。
[图1] 中国同盟会成立(图画)
□1911年的今天。邮传部大臣盛宣怀、度支部大臣载泽电四川署理布政使尹良,严禁川民集会反抗政府。
□1911年的今天。瑞澂下令,武汉三镇的刀具店必须申报营业执照,并由同行具保;所生产的刀具,应刻明牌号;顾客购买刀具五件以上的,必须登记买主的姓名、住址等等。所有这一切,皆为防范革命党人购置刀具以作兵器。然而无疑,此举不但无法有效防范革命党人,反而更加暴露了满清政府的虚弱和恐慌,更加强了革命党人的气势。
□1912年的今天。孙中山先生在上海视察“中华银行”并召开会议,议定:中华银行改为完全商办,扩大招股,在各地设立分行。
□1913年的今天。肇庆统领李耀汉、德庆县长廖迈都等奉龙济光密电,率兵将陈炯明封锁封江、川口之江大炮舰夺获。泊于该地的“安南”、“瑞和”等四舰也同时倒戈拥袁。夜,龙济光率部进抵肇庆。
□1913年的今天。原驻徐州冷遹所部江苏第三师讨袁军通电参、陆两部,声明取消独立,两部复电:“该师轻听乱党伪令,突攻韩庄,……即是叛逆,岂‘取消独立’所可了事。如果真心服从,应诣冯军使前缴械,听候安排。倘仍狡辩游移,是自取灭亡。”8月1日,袁世凯令冯国璋:“该师限一日缴械,酌给月饷遣散,违则进攻”。
【注】:
[1] 参加中国同盟会“7.30.会议”的人数,有说是七十九人,也有说“不止”或“不足”七十九人。据宋教仁先生《我之历史》载,出席会议的有“七十余人”,“皆签名于一纸”,“复由各人自书誓书”,可惜的是宋教仁先生没有一一记下与会者的姓名。下面的这份与会者名单是否定准确切,有待考证,只能算是“众说”中的一个版本吧。
[ 广东籍17人 ]:孙中山、冯自由、汪兆铭、古应芬、李文范、胡毅生、朱大符、何天炯等。
[ 安徽籍6人 ]: 程家柽、吴春旸、王天培等。
[ 浙江籍1人 ]: 蒋尊簋。
[ 陕西籍1人 ]: 康宝忠。
[ 福建籍1人 ]: 王孝缜。
[江西籍2人 ]: 陈荣恪等。
[ 广西籍7人 ]: 马君武、邓家彦等。
[直隶籍1人]:张继。
[ 湖北籍20人 ]: 时功玖(荆州府枝江县 乙巳六月二十八日)、曹亚伯(兴国州 乙丙[进案:“乙丙”,疑排印错误,似应为“乙巳”。]七月三十日。)、耿觐文(安陆县 乙巳六月二十八日)、田 桐(蕲州 无入会日期)、余仲勉(麻城县 乙巳六月二十八日)、但 焘(蒲坼[近案:“坼”,疑排印错误,应为“圻”。]县 无入会日期)、周 斌(江夏县 乙巳六月二十八日) 、陶凤集(南漳县 乙巳六月二十八日)、叶佩薰(罗田县 乙巳七月三十日)、王家驹(随州 无入会日期)、蒋作宾(应城县 乙巳六月二十八日)、李仲揆(黄冈县 乙巳七月三十日)、刘 通(黄州府 乙巳七月三十日)、陶德瑶(襄阳府襄阳县 乙巳六月)、刘树湘(襄阳府襄阳县 乙巳七月三十日)、匡 一(罗田县 乙巳七月三十日)等。
(以上湖北省人员名单括号内的籍贯和入会日期,照录丘权政、杜春和编辑的《中国同盟会成立初期(乙巳、丙午两年)之会员名册》,载《辛亥革命史料选辑》上册,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9月一版一印,第111—115页。)
[ 湖南籍20人 ]: 黄兴、宋教仁、陈天华、刘道一等。
[ 日本3人 ]:宫崎寅藏、内田良平、末永节。
[ 以上共计 ]:79人。
[ 说明 ]:
一、中国同盟会的正式成立大会是在同年的8月20日(农历乙巳年七月二十)召开的。但在7月30日当天以及其后的半个多月里,先后已约有百人之众填写了盟书,通过了整套入盟仪式,正式成为了中国同盟会会员。如中国同盟会第一位女会员何香凝,就是在8月7日(农历乙巳七月初七)由孙中山先生亲自主盟入会的。因此,上述与会者名单中是否有“7.30.会议”之后的入会者,有待考证。
二、湖北同志的入会日期,也还有进一步考证核实的空间。至少,其中农历公历混用带来的问题就比较明显。如:有人是“乙巳六月二十八日”入的会,这好解释,农历“乙巳六月二十八”,就是开会的当天——公历1905年7月30日。但有的入会日期写的却是“乙巳七月三十日”,这个“七月三十日”就不怎么好解释了,因为农历乙巳年的六月和七月都是“月小”,没有“三十”。所以这里的“七月三十日”如果用的是公历,那就是农历“乙巳六月二十八”;如果用的是农历,则这一天不存在。此外,还有乙巳“七月十三日”、乙巳“七月十四日”等等,这就只能是农历了,指的是公历8月13、8月14。因为公历7月13、14,压根儿会都还没开呢!
[2] 内田良平,号硬石,日本福冈县人。
[
图2] 内田良平(1874—1937)
东洋语学校毕业生。1897年经宫崎寅藏介绍,认识孙中山先生,其后曾协助孙中山进行革命活动。1901年倡导以日本为盟主的“大亚细亚主义”与“天皇主义”,组建“黑龙会”。又周旋於孙中山与黄兴等人之间,助革命党人联合。1905年同盟会成立时,曾借其住处举行筹备会(内田亦列席)。后来成为日本右翼组织领袖之一。内田良平一辈子致力于打通满蒙和西伯利亚,为此翻云覆雨——在清朝支持成立同盟会,在民国却又支持满清遗老复辟,目的就是想方设法要把蒙古和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为日本扩张谋取最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