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历史上的
左边可以根据日期查看历史事件,右边输入框可以根据关键词查找相关历史事件。

【补遗】辛亥革命史上的5月份

辛亥革命网 2015-05-31 16:13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孟进

【补遗提要】:1898年的5月份,“湖北方言学堂”成立。1899年的5月份,《天演论》结集成书。1903年的5月份,《革命军》出版;吴禄贞等在武昌花园山聚会。1904年的5月份,孙中山改组致公堂的《大同日报》。1905年的5月份,孙中访问第二国际执行局。1906年的5月份,同盟会湖南分会成立。1911年的5月份,同盟会加拿大支部成立。1914年的5月份,孙中山发出《讨袁告示》、《讨袁檄文》。




【补遗】:辛亥革命史上的5月份

编辑:孟 进


 
  □1898年的5月份。“湖北方言学堂”在武昌成立[1]。授英、法、德、俄、日五国语言,以及地理、历史、算术、公法、交涉等学科。

  □1899年的5月份。严复译著《天演论》[2]结集成书。

  □1903年的5月份。邹容所著的《革命军》交由上海大同书局出版,不胫而走,辗转翻印逾百万册。

  □1903年的5月份。中旬,吴禄贞等在武昌花园山李廉方寓所聚会,张难先、耿伯钊等参加,确立运动新军方针,为湖北革命团体之始。

  □1904年的5月份。孙中山先生在旧金山改组致公堂主办的《大同日报》,使一度被保皇党篡夺的言论机关回到革命派手中,成为与立宪派论战的重要阵地。

  □1905年的5月份。孙中山先生在贺之才陪同下,访问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社会党国际局(第二国际执行局)。在与该局主席王德威尔德(E.Vandervelde)书记胡斯曼(C.Huysmans)的谈话中,孙中山介绍了由他刚刚组建的革命组织的主张:一、驱逐篡权的外来人,使中国成为中国人的中国。二、土地全部或大部为公共所有,很少或者没有大的地主,由公社按一定章程将土地租给农民。孙中山说:“中国社会主义者要采用欧洲的生产方式,使用机器,但要避免其种种弊端。”要“防止往往一个阶级剥夺另一个阶级,如像欧洲国家都曾发生过的那样。”孙中山并且要求接纳他的组织成为第二国际的成员党。

  □1906年的5月份。中国同盟会总部派遣麻城人余诚(即余仲勉)回湖北组织“同盟会湖北分会”[3],武昌“日知会”全体会员加盟,举刘静庵为总务干事。

  □1906年的5月份。陈家鼎携回黄兴手书,委周震鳞为同盟会湖南分会会长。禹之谟、陈家鼎等人在长沙组建同盟会湖南分会,禹之谟、陈家鼎先后任会长。

  □1911年的5月份。中国同盟会加拿大支部成立,冯自由为支部长,周连盛为副支部长。温哥华加盟者有百数十人,维多利亚加盟者数十人。

  □1912年的5月份。台湾籍同盟会会员罗福星由胡汉民陪同向孙中山先生请示,孙对其解救台湾的意愿和决心表示同意,并指出:“台湾是中国领土,决心收复。”

  □1913年的5月份。上旬,蒋尊簋、沈定一、章炳麟等人在上海发起组织“弥祸会”并发表《公启》,要求袁世凯退位以弭战祸,内称:“本会为保全大局,力求和平,惟有求大总统退位,并矢言不再任总统。……舍此以外,别无弥祸之方、济变之术。”

  □1913年的5月份。中旬,四川各界为“宋案”和“大借款”两事召开大会,到三万余人。会间议决成立“四川公民会”,并发出通电,略谓:“借款、宋案二事,皆系政府违法负我人民,而非人民违法开罪政府。……为政府计,此时既处于被控违法之地位,只宜引咎思过,将当时隐衷布告人民”,若“反诬人民为潜谋内乱”,妄图以此钳制人口,一旦激成众怒,必召大乱。

  □1913年的5月份。下旬,黎元洪通缉湖北革命党人组织的反袁倒黎团体“改进团”首要骨干成员。

  □1913年的5月份。驻奉天第二十七师师长张作霖发出通电,诬指黄兴、李烈钧等反对大借款是“无非欲推倒政府,自便私图”,张提出要“惩戒”黄兴、李烈钧,“制裁”上海全国公民会。

  □1913年的5月份。升允在库伦(即后来分出去的蒙古国的首都乌兰巴托)连发三道檄文,妄图纠集各省反动官绅,起兵推翻民国,恢复满清王朝。檄文中扬言“已与俄、蒙协约,同诛叛我清室者。”文末均署“宣统复辟,岁在癸丑”字样。

  □1914年的5月份。孙中山先生发出《讨袁告示》、《讨袁檄文》。

  □1915年的5月份。全国人民斥责袁世凯接受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孙中山先生函复北京学生,揭露“二十一条”交涉内幕,指出袁世凯“以僭帝位之故,甘心卖国而不辞”。

  【注】:

  [1] 1893年成立的“自强学堂”与此时的“方言学堂”有传承关系,目前官方和一般群众都接受了它们“是武汉大学前身”的说法。但也有学者持不同看法,认为1913年成立的“国立武昌高等师范”才算武汉大学的前身。

  不论这些传承“关系”怎样的有争论,但张之洞在湖北下大气力,扎扎实实兴办教育,惠及两湖以至更广,直到今天,却是绝对用不着争的。四年后,学堂越办越好,张之洞写了一首长长的《学堂歌》,脍炙人口。除去其中糟粕和反动的东西,现在读来,仍然颇有趣味:

  天地泰,日月光,听我唱歌赞学堂。

  圣天子,图自强,除去兴学无别方。

  教体育,第一桩,卫生先使民强壮。

  教德育,先蒙养,人人爱国民善良。

  孝父母,尊君上,更须公德联四方。

  教智育,开愚氓,普通知识破天荒。

  物理透,技艺长,方知谋生并保邦。

  最尊贵,是太阳,行星地球绕其旁。

  地球圆,微带长,万国人物生四方。

  热带暑,寒带凉,南北极下皆冰洋。

  温带下,中华当,赤道二十三度强。

  测经度,直线量,京都起算作中央。

  三百六,全球详,武昌偏西两度强。

  测纬度,横线长,赤道南北定准望。

  四十度,北京方,三十度半是武昌。

  五大洲,非渺茫,地球东半亚洲广。

  欧西方,澳南方,美洲对我如反掌。

  阿非洲,西南望,天气毒热地多荒。

  中国圆,日本长,同在东亚地球上。

  我大清,初发祥,南抵鸭绿北龙江。

  奉吉黑,东北方,包在舜代幽州疆。

  十九省,禹迹广,从古文明最盛强。

  内蒙古,六盟长,从前曾服汉与唐。

  外蒙古,四汗王,元朝和林建牙帐。

  西北数,是新疆,都护属汉北庭唐。

  指西南,是西藏,国家设官佛坐床。

  昆仑山,来脉长,辙迹曾见周穆王。

  黄种古,白种强,黑蠢棕微红种亡。

  我黄种,偏东方,满蒙汉人都一样。

  中国水,三大纲,黄河黑水扬子江。

  淮通江,济入黄,四渎今只二渎长。

  中国山,两干强,南干五岭北太行。

  数名山,五岳望,四镇亦载周职方。

  中国海,东南方,奉直鲁苏浙闽广。

  开口岸,入内港,四十余处新通商。

  辟中国,始三皇,黄帝尧舜垂衣裳。

  洪水平,五伦讲,黎民于变愚变良。

  稼穑教,礼乐匡,夏忠商质周文章。

  指南车,定方向,天下地图司徒掌。

  舌人官,译寄象,书名文字达四方。

  讲化学,美土疆,天官地官冬官详。

  寓兵制,农隙讲,士民射御人人强。

  重路政,通旅商,道多茀草知陈亡。

  最文明,此五样,莫道圣王薄富强。

  孔圣出,六经昌,三千弟子共学堂。

  作春秋,振王纲,乱臣贼子敢猖狂。

  兼文武,门人强,贡若冉樊存鲁疆。

  焚古书,圣道丧,愚害中国秦始皇。

  文明世,汉最强,其次威力数李唐。

  六朝弱,五代莽,中国教育久芜荒。

  宋一代,空谈尚,重文轻武取灭亡。

  元兵猛,欧洲降,因无教化不久长。

  明一代,少圣王,专重科举弃良将。

  戮忠臣,任阉珰,天下无主归李闯。

  我大清,起辽阳,扫平流贼民归向。

  圣继圣,德泽长,极盛尤推康熙皇。

  薄赋税,轻刑章,汉人一体为将相。

  我慈圣,临朝堂,中兴盛业合同光。

  平内寇,和万邦,如此功德岂可忘。

  切不可,信乱党,乱党推戴太平王。

  毒天下,是洪杨,杀害同种如草莽。

  赞发贼,骂湘乡,此人岂非病风狂。

  说科学,须兼长,一日六钟并不忙。

  读五经,诵勿忘,先讲大义后精详。

  修身学,重伦常,孝弟爱众尊师长。

  历史学,知已往,世界变迁弱变强。

  地理学,先本乡,由近及远分方向。

  中国外,有列强,勿学井蛙拘坳堂。

  算数学,简为上,比例代数捷非常。

  八线表,不用想,能通几何包九章。

  博物学,穷天壤,卫生益智心开朗。

  理化学,原质详,配合制造通阴阳。

  辨炭酸,分硫养,火药全仗硝磺镪。

  电矿气,力声光,理化门门有专长。

  图画学,摹物状,先用毛笔后尺量。

  政法学,治国方,后生浅学莫躁妄。

  陆军学,分两堂,战术计画戒鲁莽。

  沟垒速,地形相,火器测准马善养。

  体操学,关衰旺,人人胜兵其国昌。

  小学略,中学详,外国语文习一样。

  高等学,通两邦,师范须明教育方。

  实业学,农工商,谋生有术国力强。

  方言学,少胜长,专备交涉使四方。

  大学内,分八项,专门经济佐庙堂。

  通儒院,精思想,新理著书胜列邦。

  识字多,有理想,不入小学如聋盲。

  小学成,知识亮,改业谋生并无妨。

  学国文,文理畅,方解经史古文章。

  学英文,用处广,英国商务遍华洋。

  学日文,近我邦,转译西书供采访。

  学法文,各国尚,条约公牍须磋商。

  学德文,武备详,专门字义皆确当。

  学俄文,交界长,教习虽难也须讲。

  腊丁文,古义藏,随意学习不勉强。

  说乡贤,知趋向,愿学孔道楚陈良。

  不爱钱,叔敖相,贤子负薪无宦囊。
  
  不爱官,子文尚,仕已无愠忠名扬。

  读书多,左倚相,能道训典宗先王。

  申包胥,忠勇将,乞师恢复楚家邦。

  屈灵均,志行芳,忠言力谏楚怀王。

  说名宦,知宗仰,湖北宦迹多忠良。

  汉诸葛,扶汉皇,联孙破曹定荆襄。

  晋陶侃,惜时光,登舟起义复建康。

  宋岳飞,封鄂王,精忠刺字保宋皇。

  至我朝,胡益阳,爱民礼士选良将。

  东征本,在武昌,越境出师发贼亡。

  东西境,贯长江,南北铁路通两洋。

  湖北乱,扰四方,湖北治安天下强。

  庚子年,拳匪狂,北省兵火三次殃。

  湖北省,和约倡,长江人民享安康。

  派赔款,搜索忙,各省分派民与商。

  湖北省,免捐项,就将此款兴学堂。

  早兴学,民盼望,各省开办无定章。

  湖北省,二百堂,武汉学生五千强。

  派出洋,学外邦,各省官费数不广。

  湖北省,采众长,四百余人东西洋。

  我同学,生此方,切莫辜负好时光。

  卫文公,守残疆,训农劝学是首倡。

  既惠工,又通商,革车三百季年强。

  越勾践,把胆尝,生聚教训忙培养。

  式怒蛙,士气扬,六千君子破吴王。

  燕昭王,国耻伤,黄金台上招贤良。

  赵乐毅,来外邦,七十二城夺齐疆。

  俄国强,彼得皇,亲到荷兰学船厂。

  德国强,由毕相,人人当兵复故疆。

  胜强敌,合联邦,皆因小学人才昌。

  日本强,由尊王,志士伊藤与西乡。

  三海岛,雄东方,一国三万小学堂。

  波兰灭,印度亡,犹太遗民散四方。

  埃及国,古老邦,衰微文字多雕丧。

  越与缅,出产旺,权利全被他人攘。

  看诸国,并于强,只因不学无增长。

  中国弱,恃旧邦,陈腐每被人讥谤。

  守旧党,老且尪,奉劝警觉醒睡乡。

  第一戒,抛烟枪,壮夫志气皆销亡。

  少行动,多卧床,百岁光阴灯畔荒。

  第二戒,缠足放,刖刑残废也相仿。

  不耐劳,娇惰养,生下子女不强壮。

  第三戒,风水妄,不敢开山与通江。

  美富多,五金矿,任他抛弃在山冈。

  第四戒,惹祸殃,切莫闹教起风浪。

  青岛澳,属外邦,旅顺广湾教照样。

  拳匪乱,惊庙堂,赔九百兆本利长。

  第五戒,鄙外洋,切莫自大学夜郎。

  顽固见,须扫荡,中国方可望发扬。

  维新党,多躁狂,奉劝少年须安详。

  自由字,莫误讲,法律范围各国章。

  民权字,莫狂妄,法主暴虐乱民张。

  我伦理,莫逾荡,外国爱亲敬君王。

  我圣教,莫抛荒,文明国粹保久长。

  看日本,改西装,孔教汉学最尊仰。

  革命话,莫鸱张,悖逆之名不可当。

  入外籍,莫炎凉,身后遗产归公帑。

  女平权,莫改常,外国议院无女妆。

  叛逆报,莫受诳,此辈甘作会匪党。

  哥老会,烧杀抢,犹如黄巢与献闯。

  中国好,外人想,赖有共主坐朝堂。

  国无主,瓜分亡,渔人得利乘鹬蚌。

  好兄弟,不阋墙,何况背主取灭亡。

  众同学,齐奋往,造成楚材皆贤良。

  文善谋,武知方,学中皆是国栋梁。

  荀卿子,歌成相,此歌劝学略摹仿。

  中国盛,圣教光,黄种尊贵日蕃昌。

  上孝慈,下忠良,万年有道戴吾皇。

  凡学生整列入学时,放学时,整列移动时,出队操演时,行步俱以歌为节,上六字缓读,每一字一步,此六字略一停顿,下七字急读,七字共四步。

  [2] 《天演论》。




[图] 严复译著《赫胥黎天演论》


  英文书名直译应为《进化论与伦理学》,基本观点是:自然界的生物不是万古不变,而是不断进化的;进化的原因在于“物竞天择”,“物竞”就是生存竞争,“天择”就是自然选择;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于人类,不过人类文明愈发展,适于生存的人们就愈是那些伦理上最优秀的人。进化论学说的基础是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奠定的,赫胥黎坚持并发挥了这一思想。

  鸦片战争中,西方列强的船坚利炮,使东方老大帝国的羸弱暴露无遗。于是传播西学,师夷长技,成为朝野之共识。中国最早接受西方思想的知识分子,为译介西书,传播西方的政治体制、科学知识,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严复译述《天演论》不是纯粹直译,而是有评论,有发挥。在阐述进化论的同时,联系中国的实际,向人们提出不振作自强就会亡国灭种的警告。严复指出,动、植物中不乏生存竞争的例子,人类亦然。人类竞争其胜负不在人数之多寡,而在其种其力之强弱。他尖锐指出,中国再也不能不看实际地妄自尊大,弄得不好,就会亡国灭种。他还启示,中国目前虽弱,但仍有挽救的办法,这就是强力竞争,改变目前弱者的地位,变为强者。《天演论》实际上是一篇十分精彩的政论文。《天演论》揭示的这一思想,结合介绍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及西方哲学思想,使当时处于“知识饥荒”时代的中国知识界如获至宝,产生了振聋发聩的影响。自此书出版后,物竞天择、优胜劣败等词,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胡适说:“读《天演论》,已成为那个时代的风气。”他评价严复为“介绍近世思想的第一人”。《天演论》发表产生的冲击波不仅在当时,而是影响了几代人,并奠定了严复在中国近代思想界的地位。

  [3] 余诚(仲勉)1906年回国的时间。余诚1904年夏秋自费随其族兄兼老师余祖言(系公费)首次赴日,1909年冬病危最后一次回国,其间数次往返中日。1906年是第一次回国,《余诚日记》是年1月5日记载:“舟于本日十一时抵上海”。1月14日,“午前十时登船”离沪,1月19日,“朝六时登岸”(即汉口码头),回到武汉。





史上今日0月份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