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难先与武汉大学(2)

辛亥革命网 2024-03-28 09:58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向虎雏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面对武汉大学这群早期建筑,人们自然想起了石瑛、刘树杞、李四光,但是,不应忘却我祖父向岩的朋友——张难先,正是他在湖北省府委员兼

     1928年12月19日,张、石、刘、李4位拓荒者登上珞珈山,为后人选定国立武汉大学校址。张老现场拍板,拨25万银元立即启动工程,待理顺全省厘税后,据实再拨。刘树杞沉醉在筹备工作正式点火的喜悦中。李四光戏言:“张厅长,你是运粮官,韩信用兵,多多益善呀!”长他俩10余岁的石瑛则紧锁双眉:“理顺厘税,谈何容易,贪官污吏,盘根错节,张难先要动真格的了。”

     人们知道,厘金制始于湖北巡抚胡林翼征收税金充当军费,伙同曾国藩一起镇压洪秀全的太平军,尔后70余年一直演变成统治者剥削百姓的合法工具。大汉口,通商口岸,租界成片,商贾云集,本是省财政税收的主要金库。但汉口征收局长白崇墨为非作歹,称霸一方,民众怨声载道,敢怒不敢言,因为白崇禧是他嫡亲兄弟。张难先平生最厌恶这类狐假虎威、狗仗人势的鼠辈。他一袭长衫,微服私访,很快弄清月薪仅120元的白局长,养妻妾8房,日开支超百元,大量鲸吞国家税金的犯罪事实后,亲率全副武装的税警,直捣汉口征收局,一举罢免白崇墨。白崇禧隔岸观火不敢救场,他深知这位曾威震海南、广东,桀骜不驯的辛亥元老在九头鸟的本土执法是任何人不能阻挡的,只好痛骂乃兄“瞎了眼!”时人无不拍手称快。

  鄂西的厘金局也臭名昭著:宜昌县官桥稽征所、鹅公颈征收局两处收税不裁票,沙市太师渊地方司员做假账……状纸告到省厅缺人办案。适被张难先誉为“天地正气,人间元气”的祖父刚脱下北伐军第五路司令战袍,因蒋介石“4•12”政变,公开反蒋退出政界赋闲在家。张老登门请祖父助其一臂之力,屈任荆宜施鹤催收专员兼宜昌征收局长。祖父大刀阔斧整顿税收秩序,日进税金银元4万,悉数上缴国库。祖父一文不染,两袖清风,童世光撰文感叹:“若他人能当一日之局长,就能‘垂手万万利’!”

  张老主政省财政厅,言忠信,行笃敬,办银行,定税制,惩厘蠹,涤腐朽,任廉吏,倡守常,筹巨款,建武大,殚精竭虑,造福桑梓。查武大建校经费的零星资料,当年财政拨款总计300万银元之说尚待考证,但整体建筑能够一气呵成,决不是因资金短缺的“烂尾工程”或“豆腐渣工程”,张难先功不可没。1929年12月19日蔡元培致书张老,对他这段政绩给予了公允评价与赞誉:

     “……一年前饫闻整理湖北财政之成绩,始信廉洁与认真,无事不可奏效。十力先生到鄂后来函,尚感念先生之成绩不置也。……社会本不能有完全满意之状况,能全部较为清明,自是美事。必不得已,有一部分清明,亦可差强人意矣。”

梁钟汉、祖父向岩、殷子恒、吴昆、刘公开、张难先诸老人在刘静庵墓前摄影(自左而右)。时为1935年

     张老博学多才,著述颇丰,志趣高洁,擅长丹青,尤爱书法。武汉市民已经欣赏到他“一生知己是梅花”的闲章,其实他正以画梅见长,泼墨洒脱,彩韵盎然。张老的书法更为一绝,铁画银钩,遒劲俊逸,倍受当时读书人推崇;贫困潦倒之时,可以鬻字疗饥。其墨宝武汉仅存东湖九女墩碑文,那是董必武撰、张难先书二老1953年的联袂之作。张老对武大一往情深,当年从浙江省主席一职挂冠而归,特在珞珈山东山头由他拨款盖的用于引进名牌教授的18栋小洋楼附近结草庐“思旧庵” 。门前贴联:“看山感旧欣先死 筑土为庵当活埋”,以期长年守望着身受1400鞭酷刑的刘静庵长眠的卓刀泉,现“思旧庵”不复存在。我一直寻觅他遗留在武大的痕迹,受老斋舍民国19年落成碑传为燕树棠书的启发,20年前在台湾《珞珈》130期《GPS长江三峡恋》中提出国立武汉大学牌坊后的“文法理工农医”6个篆字系张难先书的假说,至今未受诘问。它与我家书柜上的“莽苍庐藏书”5个篆字何其相似乃尔。张老的篆书含有隶书元素,故其作品不生涩,无怪异,结构紧凑,圆转自如,柔中见刚,极富金石古韵。这是他的朋友、张大千的老师、中国近代著名书画家李瑞清,别号清道人,在上海教给张老写字的要诀:古篆要吸纳隶书温润平和之气息。

  祖父向岩是史沫特莱敬重的中国老人,“莽苍庐”是1940年春,鄂豫边区党委为感谢他对创建天汉抗日根据地的特殊贡献,由统战部长陶铸亲自送3000元为我家重盖的小楼。张老闻讯送来亲笔书写的楹联和书柜篆字誌贺新楼落成。如今,小楼不见了,唯“莽苍庐藏书”五个篆字因雕刻在木板上才留存下来。深感遗憾的是,45年前上北京拜谒张老,当时我们老少二人相谈甚欢,我完全有时间,却没有当面求证“文法理工农医”六个篆字是老人家的真迹与否。以至日后一直结成困扰心中的谜团,好在通过现代笔迹鉴定技术是可以得出科学结论的。

  今天,街道口的国立武汉大学牌坊已是全国重点文物了。驻足“文法理工农医”6个大篆字下,思绪就会穿越时空隧道飞扬,“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一代人杰张难先对武汉大学的历史贡献是不可忘却的。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