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50年,北京南锣鼓巷再访张难先旧居

辛亥革命网 2016-05-12 09:05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向虎雏 查看:

近日,我从塞外内蒙回汉时在北京小住。南锣鼓巷就在鼓楼附近,立即触发我对前圆恩寺张难先旧居的联想。

  50年前的1966年9月1日,我作客北京南锣鼓巷前圆恩寺14号,见到张难先老先生。这天的日期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头一天的8月31日,我在天安门广场近距离、长时间地见到了毛主席,这是继8月18日后毛主席第二次接见全国赴京串连的50万大、中学生。当时我站在天安门西侧的金水桥旁。毛主席的车队从天安门城楼出来向人民英雄纪念碑行驶,右转至大会堂方向,再折回到金水桥准备右转东行时车速放慢,激动起来的学生一下子涌上前。人群本是具有弹性的,可以伸缩,但金水桥和护城河则属刚性,决定我处的这块区域调节功能差,很快形成堵死车队前行的墙。急得杨成武跳下车挥舞着军装,企图打开一条通道,却无济于事。我的位置距离毛主席的车不足5米,他和林彪着绿色军装同乘一辆敞篷吉普,越显伟岸;总理和1940年春给我祖父送3000元并在我家歇宿一夜陶铸的车紧随其后;只有董老、刘少奇、邓小平少数人着中山服。后来调来很多年轻的解放军战士,筑起人墙,才厘清学生和车辆间的胶着混沌状。被堵的车队很长,只能一辆一辆退出去,因为毛主席的车堵在最前面,故最后离开。这种状况持续大半个小时,是极不安全的,现在想起来还有些后怕。接见活动结束,满天安门广场尽是被踩掉的鞋,装了好多车。

  离汉进京时,祖母嘱我要去看望张难先老先生,父亲给了我门牌地址,还画了张草图。这座位于胡同深处的昔日王府由不在同一条轴线,用假山石分隔的两重院落构成。其中比茅盾故居还要大的幽静前院中,五彩的回廊把错落有致分布的不同用途辅助配房连通在一起,庭院中央突兀的雕梁画栋的歇山顶宫殿古建筑,才是德高望重的主人办公、会客、生活起居的“旦庐”,旭日始旦,意寓天亮了,解放了。我造访时起居室已改装成病房,93岁高寿的耄耋老人在病榻上欠身欢迎我这年仅20的小晚辈,他第一句话问我见到毛主席没有?再询问我祖父去世后祖母的生活状况。

  老人家耳背重听,那是武昌起义奔走革命时,一连19天没有睡好觉落下的病痛,我们交谈的音量自然是大分贝的。当我介绍到自己正在武汉大学物理系读书时,老人家的听觉突然异常敏锐,从他慈祥目光中我捕获到一丝特殊信息,似乎我不经意触动了他长期存放在珞珈山上的奶酪。他声音洪亮地告诫我:“我和你的祖父算尽到自己时代的责任。你很年轻,又上武大,前途无量,但决不要贪图安逸,也要尽好建设新时代的责任。”长期侍奉张老的长女端君已是七旬老太太,热情接待着我,吃饭时,她感激地说:我父亲今天见到你是难得的兴奋,和你谈了这么久,居然还能靠着枕头坐上一会儿。他一生对两所大学感情最深:一是1921年夏,每晚去听杜威、罗素讲学的北京大学;二是1928年在珞珈山要建你们的武汉大学,当时没有钱,愁钱呀!……原来张难先和武汉大学还有如此深的渊源。饭后,我怕影响老人的休息,未进“旦庐”,不辞而别。1968年9月14日,我从《人民日报》“张难先先生逝世”的讣告,得知张老驾鹤西去,享年95岁。这都是50年前的往事了。

  张老在武汉有两处私房:一处是武昌民主路蛇山脚下简朴的 “灵山窝”,现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一处是在武汉大学9区结的茅庐,因能看得见伏虎山上的辛亥革命先烈刘静庵的墓而取名“思旧庵”,早已毁于火灾。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张难先就是56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之一。同月6日,国民党中常委219次会议决定永远开除宋庆龄、张难先等国民党党籍。蒋经国随即派遣特务潜入武汉刺杀张老,幸为武汉公安机关侦破,一网打尽。中南军政委员会为了保证副主席张难先的安全和工作需要,接到汉口赫德路2号居住。1954年,张老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应定居京华,但北京住房一时紧张,较难安排,暂时回汉。李济深曾致一信谈及此事

难先尊兄:

  ……

  承询京邸,兹经询明业已备好,但尚需加以装修,下月可竣事也。倘能提前来京,仍可在北京饭店暂住云。知关注念,专此布复。良晤匪邀,欲言不尽,顺颂

行祺

李济深 一九五五·四·.二三

  张老给武汉六一儿童节题完词,于6月17日乘车抵京,遂由机关事务管理局刘继平科长引进北京寓所前圆恩寺14号入住,直至1968年离世,使用了14年。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