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书保国土

辛亥革命网 2017-04-18 17:22 来源: 作者: 查看:

著书保国土

1906年5月5日,宋教仁在《商业界》杂志上看到一篇题为《鸭绿江之独立国》的报道,文章说在中韩交界的鸭绿江、土门江、松花江发源处,形成了一个名叫“间岛”的独立国,首领为韩登举。有着政治敏感头脑的宋教仁,当时就对日本人称“间岛为独立国”的目的产生了极大怀疑,以后阅读报刊时,发现有关“间岛 ”的文章就认真地进行思考和分析。他在东京脑医院住院期间,又从报刊上发现了“间岛”与“马贼”之说,便有了新的想法,产生了把“间岛”作为发展革命势力根据地的念头,打算病愈之后亲临东北考查。

次年4月,宋教仁潜赴东北进行革命组织活动。他得知所谓“马贼”,实际上很大部分都是穷苦人民群众,由于他们不满清廷的统治,奋起反抗而进行武装割据。宋教仁很快与他们的首领取得联系,并应“马贼”首领之约前去,宣传革命宗旨,提出共举义旗,开展反清革命的主张。

宋教仁在和韩登举的交谈中,获悉日本人正蓄意制造“间岛”纠纷,图谋侵占我国领土的消息,他立刻明白了日本人起初称“间岛”为“独立国”的极大阴谋,便详细询问了“间岛”的情况。

所谓“间岛”,本是我国吉林省延边地带图们江中光霁峪前的一块滩地,面积2000余亩,自古以来就属中国领土。清朝光绪初年,韩国灾荒,有韩民越界开垦种植,向中国缴纳租税。日本侵占朝鲜以后,打着“保护韩民”的幌子,企图扩大侵略,进而把我国延边地区的延吉、汪清、和龙、珲春4县范围的十几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都说成“间岛”,并派出间谍组织“长白山会”等,制造“间岛”为朝鲜领土的假证据。企图侵占之后,作为他“称霸东亚”的桥头堡和大本营。

面对国家领土主权丧失的危险,宋教仁暂时放下了革命联络工作,利用他懂得日语的长处,装扮成日本人,化名贞村,打入长白山会。在“清探密布”、“日谍警惕”的险恶环境中,冒着生命危险,侦获到日人所制造的大量伪证并对当地的人口、地形气候、政治军事、交通产业、人种语言、宗教民俗和人文风物进行了详尽考察。

1907年,清政府发现宋教仁到了东北,派出密探四处搜捕,他在吴禄贞等革命党人的帮助下,辗转返回日本。

宋教仁到达东京之后,便到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特别注意收集日韩古籍中关于中朝边界的记载,从不同角度研究“间岛”问题,次年著述成《间岛问题》一书。

《间岛问题》共6万余字。分为序、例言及间岛问题之起原、间岛问题之争议、间岛之国际法的观察、间岛问题学理的评释、间岛地志(附录韩边外志略)、间岛与东亚政局的关系6个章节。书中引用的中、日、韩三国史地书证多达92种,其中日本19种、韩国24种,中国42种。诸如日本间谍摧毁原有中朝界碑的照片、朝鲜人古山子所著的《大东舆地图》以及朝鲜王族《家谱》、《陵殿记》等等。

宋教仁在《间岛问题》著述中,追溯了“间岛”问题的由来,本是韩民越垦而导致的“中韩间之一问题”。由于日本看到此地对“经营北满”(指侵占中国)有利,而蓄意捏造出的所谓边界纠纷。

对此,宋教仁一是以“间岛”历史主权的隶属关系上论证了此地不仅与韩国毫无关系,而且与朝鲜民族也毫无关系;二是从地理形势分析,识别了满州平原与朝鲜半岛的地域环境,无疑应属中国;三是从政治上讲,中韩边界曾于康熙五十一年由两国官员明确划定,两国国书也有明确记载,间岛属于中国。

与此同时,宋教仁不仅运用国际法理论,全面论证了“间岛”属中国领土,以无可否认的实证,驳倒了日本制造的伪证。并警告清政府“爱惜国土,保持利权”。

成稿之后,曾被日本警察侦知,先是威逼他交出书稿,再是日本人劝宋教仁不要帮助通缉自己的清政府,并由日本政府出巨金收买,宋教仁都一一拒绝了。毅然将其送与中国驻日公使李家驹转呈中国外务部。

清政府获得《间岛问题》一书后,驳倒了日人制造的伪证,在中日间岛问题交涉中,变被动为主动,于1909年4月,与日签订了《中韩界务条款》,迫使日本承认了“间岛”属于中国领土,取得了清王朝统治中国200多年中,数十次领土争端谈判唯一的一次胜利。

袁世凯十分赏识宋教仁的才华,他强求西太后应允,取消了对宋教仁的通缉,并赏“四品京堂”官职,让宋教仁回国“襄助外务”。宋教仁拒而不受。后来,袁世凯电令驻日公使给宋教仁著书酬金二千元。宋教仁将此款分发给了经济困难的在日留学生,并说:“吾著此书,为中国一块土,非为个人之赚几文钱也!”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