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江布大略

辛亥革命网 2017-04-18 17:22 来源: 作者: 查看:

漳江布大略

    宋教仁就读于江书院时,中国还没有废除科举制度,一般学生都有“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想法,欲在科取中获得功名,以此平步青云,光宗耀祖。因此,不少同学”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专注于八股文的研习。宋教仁则不同,他在黄彝寿、瞿方梅先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薄科名不屑,务必讲求经世有用之学。”平日里,宋教仁最喜欢允读些兵、刑、名、法和地理书籍,并常常和同学们一起谈论中西政治得失、关塞险厄和用兵之道。
    1902年一个夏夜。宋教仁与好友田桐、文骏等到书院前的漳江阁楼上纳凉。这时江月高悬,沅水江面波光粼粼,大家谈论起了湖广形势。一个同学文兴大发,居然背诵了一段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州城形势•湖广序》:“湖广之形势,在襄阳乎?在荆州乎?抑在武昌乎?以天下言之,则在襄阳;以东南言之,则在荆州;以湖广言之,则在武昌。”意思是说,襄阳、荆州、武昌在湖北虽呈鼎足之形,但相比之下,从军事战略的位置上讲,则各有各的优势。宋教仁听了笑着说:“我们不要死啃书本,那是老眼光了。而今天的武昌,雄踞于长江及南北水陆交通之枢纽,无论以全国而言、以东南而言,还是以湖广而言,形胜之地都在武昌。”
    这天夜里,他们从“纸上谈兵”的虚拟,一直谈到了如何推翻清王朝的现实。文骏说:“清王朝虽然摇摇欲坠,气数将尽,但他们仍然掌握着强大的军队,不到彻底崩溃之时,是绝对不会自行退出历史舞台的。”
    宋教仁对此大发感慨:“中国苦满政久矣。有英雄起,雄踞武昌,东扼九江,下江宁,北击武胜关,断黄河铁桥,西通蜀,南则取粮于湘,击鄂督之头于肘,然后可得志于天下。”
    当时,“闻者莫不服其雄略”。大家无不侧佩服宋教仁对推翻清王朝的雄心壮志和军理谋略。果然,宋教仁的这一思想,在后来的“中部革命”中,实践于武昌起义的策划与接应,取得了辛亥革命的伟大胜利。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