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持久抗战的物质保证

辛亥革命网 2015-09-16 15:18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罗平汉 齐小林 查看:

中国以一个贫而弱的农业国抵御日本这个现代化工业国的进攻,如何维系经济不至崩溃,为抗日战争提供基本的物质基础,成为中国能否坚持抗战的重要原因。

  中国以一个贫而弱的农业国抵御日本这个现代化工业国的进攻,如何维系经济不至崩溃,为抗日战争提供基本的物质基础,成为中国能否坚持抗战的重要原因。中国人民历经千难万苦,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全面支持抗战,海外华侨以捐款、侨汇、贸易、投资等方式支持祖国的抗战,国际盟友也给予中国抗战巨大的物质支撑,这些都为持久抗战的最终胜利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证。

  70多年前,在艰苦卓绝、全民奋起的抗日战争中,较量的不仅是二者的军事实力,而且是包括经济实力在内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其时,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而落后的农业国,日本是一个地域狭小却先进的工业国。不论是国民党政府领导的大后方,还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根据地,都制定出符合中国实际的经济政策,为坚持抗战提供了物质基础。

  大后方的经济与正面战场的抗战

  法币改革促进了经济发展,工业内迁支撑了国民党军队正面抗战,田赋征实缓解了通货膨胀,国民党政府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为把抗战进行到底提供了物质保障。

  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全面侵华的野心昭然若揭,国民党政府为应对日本的侵略也着手进行各种准备。1933年国民党政府在全国废两用元,一切交易不再用银两,改用银元,中国货币开始走向统一。1935年11月,国民党政府实行法币改革,规定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行使现金。法币改革促进了经济发展,为抗战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法币得到广泛流通后,国民党政府可以最大限度集中白银等重金属,在国际市场上购买急需的各种战略物资。鉴于中国工业之精华多在沿海,随着对西北和西南的掌控,国民党政府加紧了在西北和西南的工业布局,1937年在西南地区以投资、合办形式控制的工厂达到23个,生产电153.3万千瓦时、煤2万吨、净钨砂11926吨、锑14597吨、精铜9吨、铁砂6313吨、电讯机425具,形成了以采矿、冶金、机械、化工、电气为主体的国防工业体系。与此同时,国民党政府也加快了西北和西南地区的交通建设,1936年至1937年7月,共修筑铁路2030公里;七七事变前公路里程达到11.5702万公里,初步形成了纵贯全国的交通网。这些措施都为坚持大后方的抗日奠定了基础,例如,在抗战头两年仅铁路就输送兵员1100万人次,军需物资300万吨左右。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开始意识到工业内迁的重要性,沿海工业在全面抗战爆发以后大规模内迁。截至1940年底的不完全统计,迁入内地的工厂达445家,其中兵器工业18家、冶金工业2家、矿业8家、机器制造业181家、电器制造业29家、纺织工业97家、食品工业22家、文化教育用品工业37家,以及其他各业17家。抗战时期,大后方兵器工业能够充分满足国民党军队重机枪、迫击炮、枪掷榴筒、枪掷榴弹和手榴弹的消耗;能基本满足步枪、轻机枪、枪弹、迫击炮弹的消耗,支撑了国民党军队的正面抗战。内迁的其他工业企业,成为大后方工业体系的骨干。

  由于政府收支不平衡、物质供给不足、外援断绝等原因,从1940年开始,大后方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指数以1939年6月为100计,则1941年12月已高达1029。为应对危机,国民党于1941年3月召开五届八中全会,决定“以军事第一与经济国防化”为原则对经济实行全面统制。在所有的统制政策中,以战时的粮食统制最为重要。1941年下半年,国民党政府接收各省田赋,全部征收实物,供需由中央统筹。田赋征实保证了军队和国家机关人员的粮食供给,节省了国民党政府购买粮食的巨额开支,减少财政支出,减缓了恶性的通货膨胀。据统计,1942年至1944年田赋征实折成法币,约占国民党政府各年财政收入的32.66%、49.14%、54.68%。总之,国民党政府对于国民经济的全面统制,维护了大后方基本的经济秩序和生产,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为把抗战进行到底提供了物质保障。

  虽然国民党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农业、工业,利用统制政策维护经济运行的基本秩序,然而,大后方的物质供给并未得到明显增加,由于庞大的军费开支,政府财政赤字越来越大,导致了恶性通货膨胀。大后方人民为了抗日战争最终的胜利勉力苦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根据地经济建设和敌后战场抗战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根据地把农业放在第一位,减租减息、扩大生产、精兵简政,还将发展公营经济作为缓解财政困难、促进抗战胜利的重要措施。在多种政策措施共同作用下,各根据地的经济均有所发展,为敌后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中国共产党深入敌后,创立根据地,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的正面作战。抗日根据地孤悬敌后,地域偏僻,经济落后,中共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实施了卓有成效的经济政策,为巩固根据地、坚持抗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农业是根据地最主要的产业,在战时情况下,战争所需要的粮食、布匹和其他各种物质,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为此,各根据地将发展农业放在中心的位置。毛泽东在《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中明确指出,农业应该放在第一位。减租减息和交租交息是中共发展农业的基本政策。减租减息在不损害地主过多利益的前提下,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经济地位。它将地主阶级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内,调动了广大农民支持抗日的积极性,使农村社会各阶层共同汇集在抗日这面旗帜之下。除此之外,为了促进农业的发展,各根据地积极发放农业贷款贷粮,制定开垦荒地、兴修水利、繁殖牲畜、种植棉花、植树造林等有关奖励政策,及时调剂粮棉种子,打制各种农具,派出部队保卫春耕秋收,组织机关人员帮助群众生产,修订抗战勤务条例,以保证农业生产的时令和所需人力畜力等。为节约民力,军队在战斗之余也积极参加到农业生产之中。从1941年起,各抗日根据地的军队、机关、学校广泛开展大生产运动。为了尽量减轻根据地群众负担,各根据地还开展了大规模的精兵简政。大生产运动和精兵简政,不但大大改善了机关、部队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减轻了根据地人民的负担,密切了中共与根据地群众的关系。正如毛泽东所说的:“部队机关学校既然自己解决了全部或大部的物质问题,用税收方法从老百姓手中取给的部分就减少了,老百姓生产的结果归自己享受的部分就增多了。”

  虽然农业是抗日根据地的主要产业,但是,经济的运行须臾也离不开工商业。各抗日根据地将发展公营经济作为缓解财政困难、促进抗战胜利的重要措施。根据地的公营事业主要包括政府经营的盐业、工业及商业;军队和党政机关经营的农、工、商业。在发展公营经济的同时,抗日根据地也注重保护私人工商业。1939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指出:“我们对于资本主义采取调节的政策。包括发展中农的生产运动,办好消费合作社扶助中农生产,与富农竞争,成立商品合作社扶助小手工业生产者,废除苛捐杂税培植小商业者,发展国防工业与资本主义竞争,大胆让资本主义去发展而不压制资本主义,对于劳资关系也采取调节的政策。”1940年12月25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关于时局与政策的指示中提出:“劳资间在订立契约后,工人必须遵守劳动纪律,必须使资本家有利可图。否则,工厂关门,对于抗日不利,也害了工人自己”,“应该吸引愿来的外地资本家到我抗日根据地开办实业。应该奖励民营企业,而把政府经营的国营企业只当作整个企业的一部分。凡此都是为了达到自给自足的目的。应该避免对任何有益企业的破坏”。1941年1月15日,《解放》周刊发表《论抗日根据地的各种政策》的社论,明确提出“我们欢迎他地的资本家到抗日根据地上开办实业,并切实保护他们的营业”。公私兼顾、发展工商业的政策措施,促进和推动了根据地经济的发展。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