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关键是共产党思想上政治上路线正确(3)

辛亥革命网 2015-09-15 08:45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李慎明 张顺洪 查看:

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是中国共产党坚持思想上政治上的正确路线,为抗日战争胜利提供了坚强的思想政治保障。

  1944年6月22日,第十八集团军参谋长叶剑英向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作了题为《中共抗战一般情况的介绍》的长篇谈话。他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就在华北、华中、华南这三个敌后战场与十五个以上抗日根据地上,进行异常残酷的非未曾目击者所能想像的抗日战争,至七年之久。赖有这些敌后战场,才挽救了中国免于被日寇灭亡。”叶剑英同志的这篇谈话,毛泽东同志作过修改,在谈话讲到伪军处加写了一段话:“国民党之所以让这些伪军投敌,投敌之后不加讨伐,并反而暗地和他们联络,其目的,不但为着在现时反对共产党,而且含有深远计划,而准备在日寇失败退出大城市与交通要道时,好让这些伪军藏其敌旗,打起国旗宣布‘反正’,占领这些大城市与交通要道,配合正面国民党军队,进行全国的反共战争。几年来在伪军中流行的所谓‘曲线救国论’,就是为着这种叛变民族的目的,全体人民是应该现在就起来注意这种阴谋的。”

  1944年8月15日《解放日报》发表经毛泽东同志重新改写的社论《欢迎美军观察组的战友们!》。社论说:在过去,在盟国政府与盟国人民方面,他们所了解的中国抗战情形、所得的印象,是中国抗战的主力军是国民党,将来反攻日军也主要依靠国民党。“这些印象,直到现在还是统治着盟国朝野大多数人的思想的。”“所以出现了这种完全违反事实的现象的原因,主要的在于国民党统治人士的欺骗政策与封锁政策。”“但是事实胜于雄辩,真理高于一切,外国人中国人的眼睛,总有一天会亮起来的。现在,果然慢慢地亮起来了,中外记者团与美军观察组,均先后冲破国民党的封锁线,来到延安了。这是关系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反抗日寇解放中国的问题,这是关系中国两种主张两条路线谁是谁非的问题,这是关系同盟各国战胜共同敌人建立永久和平的问题。”“关于共产党的真相究竟如何这一方面,大多数的外国人与大后方的中国人,还是不明白的,这是因为国民党的反动宣传和封锁政策为时太久的原故。但是情况已经在开始改变。大半年以来的外国舆论中,已经可以看见这种改变是在开始。这次记者团与观察组的来延,将为这种改变开一新阶段。”

  抗日战争中,国民党政府丧失国土275.3万平方公里。当时全国城市1200余座,丢弃1100余座;当时全国人口4.5亿,遗弃同胞2.8亿。据《剑桥中华民国史》记载:国民党军队“叛逃的将军1941年有12个,1942年有15个,1943年是高峰的一年,有42人叛逃。50多万军队跟随这些叛逃的将军离去,而日本人则利用这些伪军去保卫其占领的地区,以对抗共产党游击队”。日军开始时并没有把八路军、新四军放在眼里,按1∶10进行战斗配置,屡吃败仗后改为1∶5配置,后再改为1∶3甚至1∶1配置。日军对国民党军队的战斗配置却是1∶10,即以一个连建制的中队或加强中队打国民党军队一个团,且几乎每每得手。全面抗战时期,协助日军作战的伪军人数高达210万,超过侵华日军人数,使中国成为唯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伪军数量超过侵略军数量的国家。这些伪军的绝大多数来自国民党军队。而整个战争期间,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对敌作战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人民军队发展到120余万人,建立了约100万平方公里、近1亿人口的19块抗日根据地。

  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开罗会议期间曾对其儿子说:“假若没有中国,假若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力可以因此调到其它地方?可以腾出手来呢?他们马上可以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在这里,罗斯福清晰地描绘了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

  抗战胜利时,共产党军队都在与日寇短兵相接之处,而国民党许多军队却在与敌相距千里的大后方。日本陆军大将、侵华日军战犯冈村宁次承认:“共军的确长于谍报(在其本国以内),而且足智多谋,故经常出现我小部队被全歼的惨状。”日本随军记者藤原彰也说:“八路军的战术是,如果看到日军拥有优势兵力就撤退回避,发现日军处于劣势时,就预设埋伏,全歼日本士兵,然后夺走他们的所有武器装备。”

  再看看台湾历史学家陈永发所说:“国民政府向来自居民族主义的正统,指责中共乘其全力对付日军进攻之时,在日军未能占据的广大敌后农村地区活动,仅以一分的力量抵抗日军侵略,而以七分的力量扩大自己的实力,并以二分的力量应付反对中共‘破坏’抗战的政府当局。国民政府这种指责,预先假定应付、扩大和抗日三事可以截然画分,而相互之间是此长彼消,此消彼长的关系;中共为了扩大,故意牺牲抗日,而为了应付国民政府的反对和镇压,也故意减少抗日活动。对于中共,这一假定根本就是荒谬绝伦。他们并不讳言自己确实是在扩大实力,不过坚持扩大实力是为了抗日,以备有朝一日对日军反攻,而由于国民政府不给中共‘抗日自由’,尤其不容许中共扩大实力,所以中共必须应付。”在抗战开始时,国民党的军队已经达到200万,到抗战胜利时,竟然膨胀到600万。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才是靠消极避战实现的。而共产党的军队从5万余人发展到120余万人,则是在敌后抗战的浴血战斗中成长壮大的。

  我们是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者,决不否认国民党政府在抗战中应有的地位和成就。国民党政府的基本利益和民族利益有一致的地方,蒋介石不仅在抗日战争中,而且就其一生来讲,都不失为一个民族主义者,有其爱国的一面。而汪精卫一类的卖国贼,则永远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但是,爱国和爱国主义是分层次和程度的,并有着不同质的内涵。蒋介石集团与广大国民党下层爱国官兵在本质上也有着不同的家国观念。共产党人的爱国和爱国主义是最高层次、最彻底的爱国和爱国主义。而蒋介石及其政府虽有民族主义的爱国的一面,但与共产党人的爱国和爱国主义有着根本性质的不同。国民党政府在抗战中的各种表现,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他们所代表的大官僚资产阶级大地主的利益。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妥协、退让政策,长期消极抗战、积极反共,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曾造成极大破坏,甚至几度与日本谈判,出现投降倾向,这是不容否认的历史事实。这也就是说,国民党政府虽然在抗日战争中不时处在“中流”的位置,但并没有起到“砥柱”的作用。当然,他们抗战和爱国的一面,对于国家、民族和人民来说,无疑也起过进步的、积极的作用。全面抗战时期,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共进行过22次重大战役,歼灭日军100余万,国民党军队伤亡321万。国民党军队的广大爱国官兵更是在前线与日本侵略者浴血作战,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些都值得全民族尊敬与纪念。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充分证明,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是中国共产党坚持思想上政治上的正确路线,为抗日战争胜利提供了坚强的思想政治保障,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成功地将民族危机转化为民族复兴的契机。中国共产党为抗日战争胜利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永远彪炳史册。(李慎明 张顺洪 作者分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