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与火的记忆——武汉科技大学两位将军校友的抗战故事(2)
辛亥革命网 2015-09-02 09:41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张继才 查看:
※
丁炳权——为民族战争捐躯的国军将领
丁炳权(1897—1940),湖北云梦人。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一九七师中将师长,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
[图2] 由于我们没有寻找到丁炳权将军的肖像,暂以长沙会战图片刊发于此,以表敬意。(若网友有丁将军的肖像,恳盼能与作者联系)
丁炳权将军也是武汉科技大学的校友,毕业于该校前身——湖北甲种工业学校。在校期间,丁炳权爱好文学、政治学和伦理学。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加入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在北伐军进入湖北时,曾率别动队,挥舞28柄大刀,令敌军闻风丧胆。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全民族抗战开始。丁炳权在湖北省保安队的基础上组建一九七师,隶属国民革命军第八军,丁任第一九七师师长兼长沙警备司令。他身经百战,抗战中就参加了武汉会战、鄂南游击战和南昌会战等大战。
在武汉会战中,丁炳权率部驻防鄂南阳新一带,此处是日军进攻武汉的必经之地,日军第二十七师团疯狂进攻阳新,第一九七师顽强抵抗,丁炳权身先士卒,重创日寇,击毙敌军2300余人。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第一九七师奉命开赴湘鄂赣边区,开展敌后游击战,多次在通山、大冶、黄石等地袭击日军,与日军激战百余次,日军闻之胆寒,悬赏重金欲捕捉之。
1939年3月,日军12万人在冈村宁次指挥下攻击南昌,中国政府为保卫南昌,组织了南昌会站。国军第八军担负江西武宁作战任务。丁炳权所部负责攻击瑞昌、阳新一带的日军,战斗异常激烈,日军飞机、坦克对我方狂轰滥炸,一九七师阵地几乎夷为平地。虽然伤亡惨重,但丁炳权奋力还击,组织部队发起猛烈攻击,因日军阵地工事坚固,炮火猛烈而未能奏效。3月28日,南昌陷落。
4月21日,国军第九战区奉命发起反攻南昌的战役。丁炳权再度率兵参战,一九七师先后功课日军驻守的通山、鄂城等地,5月初,丁部在官埠桥一带围歼数百日军,缴获大批武器和物质。由于天气酷热,加之十几个昼夜连续作战,身体疲惫不堪,丁炳权中暑病倒。战区长官薛岳等人劝其下战场就医,但丁炳权全然不顾,继续操劳军事,在病榻上指挥作战,终因身体衰弱,于1940年1月25日以身殉国,年仅四十四岁。
1940年11月,国名政府军事委员会明令予以褒扬。
后人赋诗称颂丁炳权将军:
北伐大刀伤敌胆,
硝烟烽火御倭蛮。
长沙粤汉防沿线,
鄂赣山区扼要关。
山野指挥游击战,
战功显赫马鞍山。
洪都阻日消凶焰,
经月操劳憔悴颜。
※
【编者按】:本文作者张继才教授现执教于武汉科技大学。辛亥革命网衷心感谢张继才先生惠赐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