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与火的记忆——武汉科技大学两位将军校友的抗战故事

辛亥革命网 2015-09-02 09:41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张继才 查看:

在抗日战争的战场上,有两位将军是武汉科技大学的校友,一位是新四军第二师政委郑位三将军,另一位是国军第八军第一七九师师长丁炳权将军。

  在70年前那场伟大的民族战争中,中国军民英勇抵抗外敌侵略,经受了血与火的洗礼,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乐章。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有两位将军是我们武汉科技大学的校友,一位是新四军第二师政委郑位三将军,另一位是国军第八军第一七九师师长丁炳权将军。

  郑位三将军——华中敌后抗日的领导者之一      

  郑位三,(1902—1975),湖北黄安(今红安)人。

  [图1] 郑位三(1902—1975)

  郑位三将军是中国共产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鄂豫皖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郑位三将军是武汉科技大学的校友,1918年至1922年在该校前身——湖北甲种工业学校学习。在校期间,在中共早期党员肖楚女指导下,接受马克思主义,积极投身反帝反封的活动。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受党中央派遣,郑位三从延安赴鄂豫皖根据地,从事领导根据地的抗日运动。为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中共将陕北的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将留在南方打游击的红军改编为新四军。在鄂豫皖根据地,郑位三改编红二十八军为新四军第四支队。为了培养从事敌后工作的军事、政治人才,郑位三开办了“游击队干部训练班”、“青年训练班”、“党员训练班”。      

  1938年6月,中共湖北省委成立,郑位三任副书记。省委下设鄂东、鄂南、鄂中特委和鄂西、鄂北中心县委。郑位三兼鄂东特委书记。在鄂东,郑位三派遣干部深入各县,建立抗日武装,恢复党的组织,发动群众参加抗战,他还与当地的国民党政府、军队联络,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国民党军队撤离后,中共鄂东特委坚持敌后抗战,发展壮大人民武装。在黄州沦陷的第二天,一支700余人的“鄂东抗日游击挺进队”建立起来;在黄陂,鄂东特委黄陂支部建立了“人民抗日自卫队”,其它各县的抗日武装也纷纷建立起来。      

  1938年11月,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成立中原局,负责长江以北的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地区党的工作,郑位三是中原局领导人之一,他与刘少奇、朱瑞、朱理治、彭雪枫任中原局委员,刘少奇任书记。中原局撤销了湖北、河南省委,另行成立豫鄂、鄂豫皖、鄂中、鄂西北等区委,郑位三兼任鄂豫皖区党委书记。在鄂豫皖区党委领导下,大别山抗日武装不断壮大,独立游击第五大队、第六大队、第七大队先后建立起来。      

  1939年,中共中央指示新四军:“向南巩固,向东进攻,向北发展”,根据指示,新四军成立江北指挥部(后改组为皖东军政委员会),郑位三任指挥部领导小组成员(另外四位是刘少奇、张云逸、徐海东、邓子恢),并兼任新四军第四支队政委。1940年,郑位三领导建立淮南根据地,这是中共在华中敌后建立的第一个抗日民主根据地。      

  1941年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军部在江苏盐城重建,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任政委,下辖七个师,其中,江北的第四、五支队合编为第二师,师长为张云逸,郑位三任政委。在郑位三、张云逸领导下,淮南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      

  1943年,作为华中局代表,郑位三被派往鄂豫边区,指导边区抗日工作,在他与李先念等人的领导下,边区得到很快的发展,到1945年,建立了7个专区和39个县的抗日民主政权,边区人口达1300多万,边区内的新四军第五师5万人,民兵30万人。      

  1945年6月,在中共七大上,郑位三被选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