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尽了最大努力报答国家”(3)

辛亥革命网 2015-09-02 14:03 来源:温州日报 作者:朱有发 查看:

抗战期间,章太炎的女婿、温籍民国名士朱镜宙被任命为抗战大后方川康税区税务局长。他为前线抗战征税筹资比前任超过一倍。在回忆录《梦痕记》中,朱镜宙谈及此事深引为慰——

  “这样一来,税务局从此弊绝风清,确实够得上称为模范税局。”事后,朱镜宙的回忆字眼中流露出不少喜悦:“我本来不学会计的,但自从政以来,若甘肃财政厅,若川康区税务局,能从乱丝中整理出一些头绪来,却得力于会计。这是六年来从事银行业所得的一点经验,使我有个下手处,如税务局之立临时账,即其一例。”“由于从政的经验,觉得中国各机关,在在处处,有待整顿。这必须从整个会计制度入手。”

  在税务局任内,朱镜宙还推行了系列措施配合税收整理,较突出的有:限时办事制,凡遇向税务局申请创办工厂立案(注册)这种公事,必亲批“此件限一星期内发出”;发税单填写改用“复写法”,上面一张填给商人,复写的一张留作存根,杜绝涂改防弊;厘正局名,改税务分局名称由原先集所辖县名首字多至三十余字的做法,精减为以驻在地为名,如:专辖成都附近各县税局的,即名为成都分局;要求各县征榷员的办公场所对外公开挂牌,以便利纳税人;豁免土烟丝税,减轻农民负担。

  3.顶住人情压力,深挖税源一线

  “这次来川监榷,也可说是受命危难之际。国家到了这步田地,如能多征一分税收,即可对抗战多增一分力量。”朱镜宙在“巡视榷务”一章中这样表达着内心的愿景。

  然而,就现实问题来说,四川和当时的西康两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交通不便,受地理条件影响,抗战前仍处于一种封闭的自然经济结构,除了以酒业为初步的工商企业外,基本上没有近代工业,其经济明显落后于国内其他地方。因此,一向以实干出名的朱镜宙在接事不久,就决定亲自到各地查税,深挖税源一线。

  据史料记载,在三年任期内,朱镜宙两次深入川康腹地。这在当年交通路网差的条件下,是何等的不容易!据他个人回忆,初次视察的足迹就遍及了川南的江津、宜宾、犍为、眉山、乐山、峨眉、青神以及内江等地,同随人员有局视察员杨希春及工役共三人。朱镜宙感慨说,“这份差使,确实令人够苦!那时候的四川在军阀频年剥削之下,弱者转于沟壑,强者散之四方,以言秩序,全省几无一片干净土。”

  关于查税视察,在其《梦痕记》中有多处细述。如:“眉山是这回视察途中最关心的地点。因自接事以来,对于眉山的税收,发现许多可疑之点,经三令五申的查询,都以相应不理处之。所以一入眉山辖境,即先查察几处酒厂,简直糟到无法形容。旋至稽征所,始知所长卧病经年。”

  “当我们由眉山抵乐山时,乐山分局已于事前接到报告,自然一切如法。”

  “从峨眉到青神,四处访问税务局,连当地警察都答不知。最后有人反问:‘你说的是不是印花税局?如果是的话,就在前面第几家。’后来我问局员:‘为什么不挂一块牌子,便利纳税人?’他们的答复:‘章程规定,不许挂牌。’”至于查税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如:饿肚子、恶犬相对、故意推说以及拒绝纳税等等,“却比过五关还要难上几倍”,就此,《梦痕记》中专门用“事非经过不知难”一个章节来表述。

  此外,朱镜宙还讲到了人情难关。“我们在眉山时,那家漏税最多的酒厂,更挽出眉山总商会长来旅馆拜访,请吃饭,逛风景区,最后归到本题上去──吃面子。”“在视察最后一站内江时,当地陈局长陪他们上酒馆,我仍嘱视察员杨希春去回钞,陈颇局促不安。我慰之曰:‘这次出巡目的,是希望各位能多多努力。如因此而使税收格外有起色,那我的目的算已达到了!至于每日食住,自有旅费可以报销,用不着我自己掏腰包,所以一路皆不受招待。望勿以此介意。’”“如果操守稍或松懈一下,你就会上他们的当。在这种环境下,想做个尽职尽忠、清廉自守的税务官,确实不是一件容易事!”

  经过这么多努力,朱镜宙在任期内为抗战筹资征税情形最终如何?

  据朱镜宙自述,他在川康区任职三年结束之时,统计了前任税务局长任职三年间的税收和支出数字,并与自己任内的税收和支出作了一个比较表。“结果,由数字证明在我任期内所征收的,比前任超过一倍。而支出却比前任每月节省五千余元。”“阅表之后,深引为慰!在国难如此严重的今日,我总算尽了最大的努力,报答国家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