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尽了最大努力报答国家”(2)

辛亥革命网 2015-09-02 14:03 来源:温州日报 作者:朱有发 查看:

抗战期间,章太炎的女婿、温籍民国名士朱镜宙被任命为抗战大后方川康税区税务局长。他为前线抗战征税筹资比前任超过一倍。在回忆录《梦痕记》中,朱镜宙谈及此事深引为慰——

  当乘坐的车辆抵达九江,果不出朱镜宙所料,孔祥熙已经事先去了汉口。于是他随即转乘江轮继续西上,并在汉口中央银行谒见了孔祥熙。然而,这次受命,孔的态度让朱镜宙一辈子都忘却不了,“孔部长以十分严肃的态度对我说:‘你去,要好好地干!’

  川康历来就是军阀争夺霸权之地,据记载,在辛亥革命后的20多年时间里,发生了大大小小军阀之争达数百次,长期军阀混乱割据局面,不仅恶化了当地社会环境,而且滋生官员腐败。据朱镜宙回忆,“自接事的次日,始知前任局长汪某因贪污被税务署督察,向重庆委员长行营告了一状,讯审属实,判处死刑。据说,这位局长还是孔部长的学生。始恍然部长在汉口时的态度,是有激使然的。”“接事后,我即往访行营主任贺国光(元靖),他是一位谦谦君子,与我谈及前任时,说:‘由中央直接来川的官吏,该以身作则才对。’”可见,当时的川康税局环境,可想而知。“我也认为国难如此严重,还要贪污,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那时,日军对中国的侵略已经肆无忌惮。据朱镜宙回忆,当他乘英轮从上海至温州沿途中,就多次遭遇日本巡洋舰用旗语往返询问,始得放行;当乘江轮从九江西上汉口时,沿途也时有敌机盘桓“护送”。

  2.从整顿会计制度入手,推行系列措施规范税收

  “经过一个多月以后,知道每月税收约在二十余万至三十万元之间。”朱镜宙在“整理税收”这一章中这样描述着接管时的税收情形。

  在抗战这个特殊时期,朱镜宙十分清楚自己的使命:川康区税收的多或少,不但关系国民政府的日常运行,而且直接影响着抗战经费的保障力度。“当时……各分局怕出乱子,所有税款均随征随解。”他写道,税局收到税款时,仅有一整笔数字,直待分局公文寄到,始知其中印花税若干、烟酒税若干、火柴税若干等等,方能正式入账,而税款与公文时间上的距离平均约十余日。历任(税务局长)即乘此空间将税款私放(贷款),利息是相当可观的,如果心狠一点,还可将各局来文压它半个月或一个月,那利息数字就更庞大了!这笔钱,您说他舞弊吧,他尽可能推说公文未到无法入账,您说他不舞弊吧?每月确实是一笔数万元可观的巨额利息,已落入局长私人腰包里去了。

  凭其多年从事金融财政工作经验,朱镜宙认为要增加税收,必须要整理税收;要整理税收,首先要健全制度管理。据文字记载,突出的做法有二:一,在专管会计的税务局第四科立了本“临时账本”。从解决税款记账办法入手,将各局解款一律先入临时账内,等到公文到达,再从临时账上转出,依科目划入正式账,从而将税务局会计工作推上规范轨道。二,在重庆中央银行设立了税务局专户。朱镜宙在回忆录里介绍,到税务局工作后,对于汇票收兑问题始终让他放心不下,于是经重庆中央银行潘益民经理同意,在银行设立了“税务局”专户,凡所属各局解款,皆由中央银行代收入账。同时发文通令各局,自制“此票凭重庆中央银行领取,他人舍得,概作无效”木戳一枚;嗣后解款,即于汇票背面先盖此戳然后付邮,否则,如有遗失或被人冒领之事税务局概不负责。

1945年毁于日军“榴弹”下的朱镜宙故居台门遗迹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