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凤楼: 被遗忘的“护国将军”

辛亥革命网 2015-11-03 09:13 来源:中国论文网 作者:中国论文网 查看:

一场“护国战争”将袁世凯的帝制大梦击得粉碎。起义组织发动者蔡锷的形象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对于蔡锷的左膀右臂兼心腹爱将韩凤楼,人们则知之甚少。

  一场“护国战争”将袁世凯的帝制大梦击得粉碎。起义组织发动者蔡锷的形象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对于蔡锷的左膀右臂兼心腹爱将韩凤楼,人们则知之甚少。至于起义前策划实施的“助蔡脱袁,逃京赴滇”,以及后来执掌生猛滇军的摇篮云南讲武堂,培养了一大批后来成为国共两军的高级将领,更是鲜为人知。

  “邂逅”韩凤楼,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过程。

  2013年初春,在笔者生活的城市郑州,有家报纸以整版的篇幅刊发了一则题为《即将逝去的故居》的报道,说在郑州下辖的荥阳市老城南关索河,有座“五峰将军”韩凤楼的故居,因年代久远而破败不堪,亟须尽快加以保护和修葺。说实话,当时笔者也没怎么在意,毕竟像这样的历史人物的故居、祠堂以及祖宅等,随便找个地方就能揪出一大把来。但此后不久,笔者进京办事,顺道拐了个弯,前往棉花胡同参观蔡锷故居,不想却在看蔡锷介绍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了一段话,说当年蔡锷被袁世凯软禁北京时,是他的心腹爱将韩凤楼想方设法护送他秘密逃出了北京城,而韩凤楼的故乡正是在荥阳。

  于是乎,扒拉史料,寻访故地,在日复一日的梳理中,韩凤楼这位已被遗忘的“护国将军”渐渐浮出了水面。

  从失意到得意

  韩凤楼,字五峰,1885年9月出生于河南荥阳城南关,其父韩乐道在当地开了一家中药铺,并有田地四十亩,因而家里生活富裕,衣食无忧。不想,十一岁那年,家道中落,韩凤楼一夜之间从云端跌落地上,从此过起了穷苦日子。

  韩凤楼自入塾学习成绩就一直特别优异,父亲不忍因经济拮据让他辍学,就一点一点变卖家宅供其继续念书,希望他尽早考取功名以便出人头地。但没能维持多久,家里很快又陷入困境。还好,私塾教师王仙洲先生与韩乐道是至交,亦怜惜韩凤楼的好学与才识,特准韩凤楼免交学费,继续随班学习。这让年少的韩凤楼感激涕零,愈发埋头苦读。

  1903年,韩凤楼投考荥阳县立汴源学堂,以“最优等第一”的分数高中榜首,引起县长张煦初的关注。开学那天,韩凤楼刚放下包袱,张煦初就亲自登门找了过来:“早闻先生学底深厚,今日特来拜会,还请在方便之时移步小衙,为犬子做个伴读……”得称“先生”,且被父母官诚意邀为“伴读”,这在旧时是对有才学的年轻人最高的褒奖,韩凤楼由此扬名荥阳的大街小巷。一年后,十九岁的韩凤楼成了荥阳县最有学识的才子,又得张煦初赏识捐了一个监生,韩凤楼对仕途充满了希望。但当他兴冲冲地进京投考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时,却意外地落榜了。却是为何?原来,当时正值张之洞、袁世凯等人推行“新政”(即逐年递减科举中额,并在科举考试中增加算术、法学等新学内容),地处内陆的河南民气尚未全开,学堂教育亦保守和封闭,像法学、化学、物理这样的西学学科几乎闻所未闻,更别说开课讲授了。结果尽管其他功课成绩优异,但韩凤楼还是因算术成绩一塌糊涂而无缘中举。这真可谓是时也命也。

  受此打击,韩凤楼心灰意冷,郁郁地返回了荥阳。韩凤楼原以为会就此在家终老一生,但没想到转机很快就出现了——时值袁世凯广罗人才,尤其对老家河南籍的能人义士青睐有加。在张煦初的担保和河南巡抚陈夔龙的推荐下,韩凤楼被保送至北洋练兵处,先入洋文班进修日语,后被选派为赴日留学生——初就学于振武学校,不久转入赫赫有名的陆军士官学校,专习军事。

  在日留学期间,韩凤楼不仅在学业上是冒尖的,同时也是各种激进活动的活跃分子。早在上第一堂课时,他就对日本师生歧视中国留学生的言语和举动非常愤慨,留日学生抱团举办的一些大型对抗活动总是由他主持。与此同时,痛感于个人所受之待遇与国家民族盛衰荣辱息息相关,他又常常同李烈钧、唐继尧、张翼如等人聚集开会,或探讨救国大计,或争论治军策略,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共识:国事维艰,想要富国强兵,唯有推翻腐败清廷!

  1909年,韩凤楼学成回国。世事难料,昔日的恩公袁世凯业已“倒台”(被摄政王载沣撵到安阳“养病”)一年有余,他只好怀着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接受了清廷的发配式派遣,前往千里之外的桂林出任广西陆军干部学校工兵科长,一年后又被调往昆明担任云南新军工程队第十九营管带——就此成为同在新军任职的蔡锷的部下。孰料,正是这次外派,让韩凤楼的命运发生了一个巨大转折: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地纷纷响应,蔡锷率唐继尧、刘云峰、韩凤楼、雷飚、黄永社等一干新军将领发动兵变,一夜间攻占昆明全城,成立“大汉军政府”,被军政学商各界集会公推为“大汉军政府云南都督”。在这场战斗中,韩凤楼不顾生死冲锋陷阵,连破数道火线,深得蔡锷的赞许,事后被提拔为步兵第五团团长。同月30日,蔡锷宣布云南独立并自认督军,继而整军进发桂、川、黔。在诸路军中,韩凤楼率第五团为先锋随唐继尧北上贵州——一路上,他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横扫一波又一波阻击之敌,直令敌军谈韩色变,为大汉军快速进入贵州立下汗马功劳;这还不算,在进入贵州之后,针对当地哥老会联合围攻的严酷态势,他果断出击,或合兵破之,或许利诱之,或设计瓦解之,在极短时间内即将哥老会平定,为贵州的安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蔡锷惊喜不已,当即签署委任状任命韩凤楼为贵州督署参谋长兼贵州卫戍司令。

  在韩凤楼声名鹊起的同时,袁世凯也在辛亥革命后经南北议和于1913年成功当选中华民国大总统。可想而知,在为巩固政权将“西南王”蔡锷笼络进京后,袁世凯自然不会放过韩凤楼这么一员能征善战的干将,遂一纸调令将韩凤楼也调了过来,先委以北洋政府将军府参军兼讲武堂堂长,继而授予陆军中将军衔,不久又破格任命其为陆军混成模范团副官——可别小瞧这个陆军混成模范团,它是北洋政府下大力气培养出来的一支类似禁卫军性质的部队,虽规模不大,但规格甚高,团长由大总统袁世凯亲自兼任,王世珍、袁克定、张敬尧是办事员,蔡锷任教官,而韩凤楼任职副官,可以说是相当高的提拔(后来“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经人多方打点和疏通,也才进入模范团当个学员)。这一年,韩凤楼二十九岁,与十年前的应试落第相比,真是风光无限。   变乱中的辉煌

  来到北京,韩凤楼感到一身轻松,他期盼着能够为实现国富兵强的梦想贡献自己的力量。但不久他就发现,恩公袁世凯已与之前判若两人,非但没了往昔推行新政以救国的凌云壮志,反而频频流露出对皇权的迷恋和向往。至1914年时竟悍然下令解散国会、废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改内阁制为总统制。

  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韩凤楼坐不住了,他不想眼睁睁看着民主共和之花始一绽放就被肆意摧残,更不愿跟着袁世凯行违背民意之举,就跑到棉花胡同找老上司蔡锷商量对策——其时,因不满袁世凯的倒行逆施,蔡锷被袁软禁于棉花胡同六十六号院,四周更有暗探监视,难得离开半步。从蔡锷嘴里,韩凤楼获悉袁世凯要称帝,他拍案而起:“不行,决计不能让他这种开历史倒车的行为如愿得逞,咱必须筹划一下,进行反对!”蔡锷当然赞同。

  进入1915年,袁世凯称帝阴谋昭然若揭,心急如焚的韩凤楼已暗自有了初步的打算。10月10 日,韩凤楼在自家摆了一桌宴席,以欢度国庆为名,高调邀请蔡锷过来小坐以叙旧。这一招实在高,负责监视蔡锷的暗探找不出拒绝的理由,也不敢得罪韩凤楼这位高高在上的副官,遂对蔡锷给予放行。于是,席间,在觥筹交错中,韩凤楼和蔡锷悄悄商定了一个逃出北京的计划。说来,蔡锷的出逃,流传最广的说法当属其与小凤仙的故事:在青云阁,蔡锷意外邂逅京城名妓小凤仙,演绎一段真挚感人的爱情故事,并于关键时刻在小凤仙的掩护下成功离京。这段离奇的故事后来(20世纪80年代)还被拍成了电影《知音》,红遍大江南北。然而,从种种史料看,加之对当时境况的分析,最接近真相的事实是这样的:从宴席上回来后,自1915年10月下旬开始,蔡锷就以身体不适为由不断试探性地向袁世凯告请病假——当时蔡锷确实有病在身。三番五次过后,或许是看到蔡锷的病情后于心不忍,又抑或是蔡锷老在眼前晃悠让他觉得烦躁,袁世凯终于准许蔡锷可以在有人“陪伴”时自由活动了。于是,11月的一天,韩凤楼借口一起外出游玩,带着蔡锷左钻右拐了几条胡同,摆脱暗探的盯梢,直奔北京东火车站——那里,早有韩凤楼安排的人事先买好了前往天津的车票。就这样,蔡锷在火车鸣笛开动前的一刻,随着蜂拥的人流挤上了火车,抵达天津,随后取道日本,辗转回到了滇军大本营云南昆明。蔡锷走后,韩凤楼亦没有闲着,第二天就化装逃出了北京,转道香港追随蔡锷来到了昆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