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天下|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113周年,辛亥网移动版

首页 > 辛亥百年 > 生活 >

近代中国饮食变化

       从传统饮食到引进西餐,讲求饮食的营养均衡和健康。

    中华民族素享盛誉的传统烹饪技术,以其唯美和精湛高超的技艺驰名世界,它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

    孙中山先生曾说过:“我国近代文明,事事皆落人之后,唯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未文明各国所不及。”经历了鸦片战争的耻辱和抗日战争的残酷,以及各种文化侵略,中华文明在近代被西方文明冲击的七零八落,然而中国餐馆却在每一片大陆上落地生根,兴旺发展。这样强烈的对比中深刻展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魅力所在。

    如果要以一段话来概括中国饮食大观,那么菜系林立,风味饮食小吃上千种,各地食风食味之独特与多样体现了“吃”的繁华;美食美味辅之以美器,追求三者的和谐统一,浑然一体,调味之精异,肴器之华贵,膳食之繁盛,烹饪技艺之巧妙,均堪称举世无双,独树一帜,体现了“吃”的艺术;御宴排场之豪华,宫廷宴席与祭祀礼仪之庄重,礼制和礼仪等级之森严,各式宴会氛围之典雅,体现了“吃”的典雅;官场之交接,人际关系之沟通,食疗之精通,延年益寿之成效,益身健体,却病疗疾之功能,体现了“吃”的效益;边疆塞外,民族众多,风俗奇异,民族食艺,食风,食味,别具情调。

   中华餐饮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各地的情况不尽相同。清末外交官张德彝在《航海述奇》中说,1866年他在越南西贡光顾由广东人开的醉香楼时,其感觉是“所有菜蔬肉食果面皆中华味”。东南亚是海外华人最主要的聚居地,由于历史悠久人数众多,那里的中餐馆很早便具规模上档次了。但美国则不同,始于淘金时代的中餐馆被称为“杂碎店”,后来名声大噪则要归功于晚清重臣李鸿章。关于这些,梁启超的《新大陆游记》有过详细的记载。

   鸦片战争后,中国由原本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向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逐步过渡,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革,中国向现代化社会趋进的过程,呈现出既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新旧并存、中西合璧的特征。

   近代西风东渐,传统的饮食文化受到冲击,但受自然物产条件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变化速度相对缓慢。

   19世纪40年代,通商口岸出现了由外国人经营的西餐馆。

   19世纪60年代前后,上海陆续开办了一批西菜馆。它们以异国风味,环境幽雅,服务周到和营养卫生竞相招徕顾客,但烹饪之法不中不西,不土不洋,被称为“中西大菜”。

   七八十年代以后,西餐成为一种时尚,逐渐由通商城市流入市镇,由沿海进入内地。

   对普通百姓的生活产生一定影响的是日常西式食品,如糖果、罐头、冰激凌等。

   酒、茶、烟等日常食品在近代也发生了嬗变。张裕葡萄酿酒公司开始使用新工艺技术、大规模制造葡萄酒和白兰地酒之先河。咖啡可可、西式果露和汽水等舶来品相继传入后,华资经营的咖啡馆、西式茶室、音乐茶座和公园露天茶室,成为上流社会和青年男女乐于关顾的公共场所。

   改革开放前(1968——1978)

   萝卜白菜是主菜,家家户户腌咸菜。

   温饱奔小康(1978-1988)

   餐桌现丰盛,木耳、丝瓜、西红柿、蘑菇和荷兰豆成为主流。到了中后期,在城市居民的菜篮子中,一年四季都可以装满各种各样的蔬菜水果。

   富裕起来(1988-1998)

   鸡鸭鱼肉不稀罕,鲍鱼、海参、甲鱼、鱼翅开始出现在人们面前。西餐、法国大菜、意大利比萨、日本料理、韩国烧烤等纷纷进军中国,中国人不出国门便能吃遍世界。

   吃出健康与文化(1988-现在)

   蔬菜要吃新鲜的,鸡鸭.鱼肉要吃活蹦乱跳的。人们在市场上挑剔的目光越来越多地落在鲜货上,而不是价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