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花一甲子研究孙中山思想(2)

辛亥革命网 2016-06-15 09:45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罗桦琳 杨耀烨 查看:

张磊告诉记者,从研究生开始,他的中心工作就是研究近代史,特别是辛亥革命和孙中山,直到今天,他还在研究孙中山,一部《孙中山思想研究》,花了一个甲子来完成。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电视进入千家万户,张磊又开始参与到电视纪录片的制作中。他先是参与了凤凰卫视《回首辛亥》的剧本撰写工作,后来又亲自出马,在广东电视台担任《档案解密》主持人,每周一次,持续3年,共拍摄100多集。由于深厚的学术积淀,及对时事政治的精准拿捏,他还曾担任凤凰卫视一档国际评论栏目的主持人,台词也由自己写。

  花一甲子研究孙中山思想

  两岸学术界话“天下为公”

  “只有在确认史实后,才能进行分析、综合与判断,透过现象辨识本质。”张磊强调历史的严谨,反对通俗史书、影视作品胡说、乱说历史,以“翻案”为名混淆是非。

  张磊告诉记者,自己的一生概括起来只有两句话:1950年进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1958年研究生毕业后来到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一待就是58年。从研究生开始,他的中心工作就是研究近代史,特别是辛亥革命和孙中山,直到今天,他还在研究孙中山,一部《孙中山思想研究》,花了一个甲子来完成。

  作为一名“30后”史学家,张磊经历过不同时代,学术生涯也曾几度浮沉。从1956年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起,到1961年在武昌召开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学术研讨会,这段时期可以算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研究孙中山的首次高潮,张磊也恰在那时开始了孙中山研究。稍后的“十年动乱”期间,研究基本停顿。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解放思想”的大潮,社会科学迎来春天,孙中山研究也走向高潮:研究机构和学会相继成立,不同形式的成果纷纷问世,张磊和许多同行、同事也正是在这个阶段走向港澳台和世界。进入世纪之交,由于研究难度大、起点高及某种程度上重视不够等原因,孙中山研究有所委顿,令人忧虑。好在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活动时,孙中山研究得以再创辉煌。

  作为研究孙中山的史学家,张磊也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广东省台湾研究会会长。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研究孙中山的各类学术会议在海峡两岸频繁召开,广东的研究人员也通过学术交流与台湾学术界乃至各界建立了友谊。张磊说,自己曾到访台湾10多次,还曾与国民党政要真诚地交流过意见。2008年,张磊以团长身份带领广东省学术文化代表团访问台湾,无论走到哪里,都受到欢迎,“因为我们举的是‘天下为公两岸行’的大旗。”他说,20世纪70年代末,广东社科界最早走向世界的,正是研究孙中山的团队。

  张磊,生于1933年,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本科、研究生毕业,1958年开始在广州工作。历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中国史学会副会长、广东孙中山研究会会长、广东省台湾研究会会长等职,兼任中山大学、南京大学教授、研究员,长期致力于中国近代史和社会思潮史、特别是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研究。

  其代表作包括《孙中山思想研究》、《孙中山论》、《孙中山评传》、《孙中山传》、《孙文学说:构建中国的理论先导》、《孙中山年谱》、《孙中山全集》《孙中山文萃》等。

  两次患癌仍坚持研究

  很难想象,眼前这位精神抖擞的老人,曾经在2004年、2013年两次罹患癌症,通过手术,张磊两次逃过劫难。在手术后的恢复期,即使在医院里,张磊始终没有放下工作。但两次患病,也让老人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听力,在采访的过程中,他多次提到,“你得说大点声,我才能听清”。

  身体逐渐康复之后,张磊恢复了规律的工作时间。张磊说,“年龄的增长、疾病的发生,甚至是生命的终结,这些都是一个人要经历的必然结局,只有工作、理想,才能让生活充满意义。”张磊还开玩笑称:“科学研究不能拼命,科学研究要长命。我们这种工作没有所谓离退休,只要大脑仍旧运作,就可以认真、积极地完成项目。”他表示,今年是孙中山诞辰150周年,自己还要继续推出作品。

  谈建设理论粤军

  广东有着深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传统,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过程中,应该如何发挥作用?张磊提出几点建议。

  坚持马克思主义

  张磊认为,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主义,而是一门科学,给予我们立场、观点、方法,让我们去研究复杂的人类社会。我们研究的内容,也应该是对人民、对国家有利的。”

  贯彻“双百”方针

  张磊认为,要推动学术界发展,应该继续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应该鼓励开展科学的、善意的、积极的学术批评。”张磊坦言,如今学术界批评太少,难以形成通过批评互相促进的氛围。张磊认为,“批评的风气,在文艺界已经逐步形成,但在理论界却没有。”

  培养研究队伍

  张磊认为,当前广东社会科学研究,也处在“转型期”:一方面,原有的优势要保持,另一方面,也要开拓新的优势,使研究能跟得上经济社会的发展。

  谈到人文科学,张磊特别希望能培养出新的研究队伍,接过上一辈的旗帜,进行开拓性研究。“孙中山研究,广东一直是重镇,但这种优势越来越不明显。我们这一批人,最年轻的也有80岁左右了,研究无以为继,让我和一些中大、华师的老同志感到很忧虑。”他说。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