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天瑜:道器结合 穷本溯源

辛亥革命网 2010-07-02 00:00 来源:一元一 作者:代希奎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冯天瑜是著名历史文化学家、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长期从事思想文化史研究。十余年来,他侧重研究中国文化的近代转型,发掘其自身

  听说是学生记者要采访,冯老略一沉吟:“你稍等下,让我看看时间表。”片刻,电话那头响起和蔼的声音:“明天吧,下午3点你过来找我,我就在中心(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等你。”

4月2日下午,在中心会议室里,记者见到了这位年近古稀,却神采奕奕的老人。
 
冯天瑜是著名历史文化学家、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长期从事思想文化史研究。十余年来,他侧重研究中国文化的近代转型,发掘其自身资源和内在动力。
 
文化史研究要道器结合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家发生了空前的社会、文化变革,这给国家的经济、政治以及人们的思想文化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直到这个时期,我国的历史文化研究才回到唯物史的基本观点上来,才回到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上。”冯天瑜说,“而我们的文化史研究讲究的是道器结合,以前的研究基本上是道器割裂或者分离的。”比如说研究“道”,就是只研究思想史,这和一般的研究哲学史或者思想史没有区别;再就是形而下的研究,比如科技史的研究,就是在器物层面做研究。
 
冯天瑜认为,这些都只是文化史研究的一个方面。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在研究之初,国人对西方的学科研究没有吃透,没有正确认识中国的国情,只是进行简单的照搬。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大环境下,中国的史学研究,往往只注重政治史的研究,附带研究经济史,但也只是作为政治史的基础来研究,思想文化史则作为政治斗争的反映来看待。“我们认为文化史的研究在于道器结合,要深入到器物层面,再反映到道上,也就是即器即道,器中求道。我们将语言材料看作是器,透过对它的研究来看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它就是历史文化变化的窗口。”冯天瑜说。
 
考论“封建”需穷本溯源
 
2006年2月,《“封建”考论》一书出版后,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反响,以一本书论一个概念,这在中国学术界并不多见,而以洋洋40万言论析“封建”概念也实属罕见。
 
封建是一个概念。它是怎么形成的?基本含义是什么?汉语旧名“封建”,本为“封爵建藩”、“封土建国”之义。在普通民众语言里,“封建”一词作为政治和学术术语,与“封建”概念相关的词汇,如“封建制度”、“封建主义”、“封建专制”、“封建意识”等,除了表达民众流行语的基本意义外,更多地是被作为一种标签,标示一种社会形态,具体说,是指自秦代以至晚清中国两千余年的传统社会。而为什么会有“封建=前近代=落后与反动”的公式?为什么把与西方封建社会具有不同特征的秦代以至晚清中国列入封建社会行列?要搞清楚这些问题就必须穷本溯源,从源头寻找答案。
 
冯天瑜说,封建这个概念本身是和欧洲中世纪相对应的,中国的封建和欧洲中世纪是有可比性的。而最早因陈独秀要引入西方理念,致使“封建”这个概念在语义上与传统的理解发生偏差。日本幕府体制下的“封建制度”与中世纪西欧的Feudalism“酷似”,日本以“封建制度”或“封建主义”对应Feudalism,较成功地实现了东西方现代学术语汇的对接,但是陈独秀引入“封建”概念时,忽视了中国与欧洲、日本的历史差异,将封建等同于前近代。
 
而随着苏俄和共产国际泛化封建观及“五种社会形态学说”传入中国,将以“君主专制”和“地主经济”等“非封建”的秦汉至明清称之为“封建社会”,又经由30年代初中国社会史论战,使这种泛化封建观逐渐普被中国。令“封建”含义泛化者并非不通古汉语及中国古史,或不谙西语及西洋史,造成概念误植,这其中蕴含了深刻的社会历史因素。
 
“如果这些问题不去追求和比较,只是笼统地肯定和否定,都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他说。
 
 (责任编辑:潇湘夜雨)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