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还是遗弃?庚子首义遗址前景堪忧(2)

辛亥革命网 2011-02-11 00:00 来源:深圳商报 作者:潘咏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庚子首义地曾是东江纵队的临时司令部,成为岭南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中心所在。如今,年久失修、缺乏保护,已让这片值得我们纪念的遗址前

  孙中山、郑士良等人,在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后,便策划新的反清武装起义。经联络准备,1900年4月,决定选择三洲田作为起义地点,不久便开始招兵买马,以义合小铺为据点,仅4个月时间,便发展到六、七百人,成为起义的主力军。清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年)农历闰八月十三日(1900年10月6日),义军在今深圳盐田区的三洲田举行祭旗起义,把矛头直指封建腐朽的清王朝。以黄福为元帅,郑士良、何松为参谋,黄耀庭、廖庆发、林海山为先锋,分两路出发。东路从马峦村、金龟洞出禾岗,打新圩,直扑镇隆,在佛子坳伏击清军大捷;西路从横岗出沙湾攻打兰花庙,大获全胜,进一步攻打深圳、南头却受阻。东路义军在永湖、崩冈圩连战皆捷,势如破竹,22日乘胜进入三多祝,在白沙扎营,队伍迅速发展到两万人,其中不少是富有革命传统的当地客家人,声势浩大。后因形势急剧变化,原拟突击至厦门时获得接济的计划无法实现,孙中山电令郑士良“可自决进止”,义军不得不解散,剩下千余洋枪手分水陆两路返回三洲田,于11月7日宣布最后解散。

  史料认为,庚子首义的旧址有两处。一处位于盐田街道办事处西北山坳的三洲田村,它是义军的训练基地。另一处位于坪山马峦村的罗氏大屋,是后期司令部所在地和东路起义军出发地。至今仍坚守罗氏大屋的罗清今年已86岁,是马峦山一带最年长者。他的说法是,庚子首义指挥部曾从廖氏宗祠改为罗氏大屋。起初,郑士良等人将廖氏宗祠定为起义指挥部,后因廖氏耆老反对,改为相距几公里的马栏头兴中会会员罗生家的罗氏大屋。2000余起义军驻扎在马峦山,三洲田村仅留80余人。这一地点改变的细节历来为史学界所忽视,因此一直将三洲田与马栏头混为一谈,“三洲田起义”实际上是“马峦山起义”。

位于马峦山的庚子首义旧址,孙中山在这里打响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第一枪

  抗日战争时期,罗氏大屋还成为曾生所率的东江纵队的临时司令部,直至上世纪80年代,罗氏大屋还驻扎过解放军。

  两难:保护还是遗弃

  整个庚子首义的遗址,唯一看得出来被修缮的,只是祠堂大门的墙壁上被重新粉刷过,“这是过节村里人回来拜祭的时候,大家集资粉刷的。”

大年初二游人来到庚子首义旧址观光游览

  当地干部告诉记者,“这里2001年就已经被原三九集团征地建高尔夫球场,当时草皮已铺好,水泥路也通向山顶,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荒废了。如今10年了,建的球场长满了草,而对于这些有纪念意义的房屋,本地人也没有办法进行修缮。”据当地人介绍,马峦山上包括这片具有纪念意义的房屋在内的2500亩土地,早在2001年就已经被原三九集团征用开发高尔夫球场,而后原三九集团被华润集团收购,但是这片罗氏大屋何去何从却迟迟没有下文。

  对于这片罗氏大屋,当地人是有话说。“既然是具有历史价值的,就应该保护起来”,马峦社区的干部表示,由于马峦山相对原始的生态环境,反而成了“驴友”们周末探险旅游的胜地。当地人对这片大屋历史价值的认识还是很清楚的,都希望有关部门或是企业能够采取措施予以保护。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