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辛亥革命黄花岗起义的重要意义
辛亥革命网 2011-03-29 00:00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郭尧图、李志洁 查看:
辛亥革命后人齐聚羊城,共同纪念与回忆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三·二九”广州起义,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
一百年前的“三·二九”广州起义 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从而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一百年后的今天,从这段历史中我们应该学到什么?纪念什么?3月28日,在“三·二九”广州起义100周年来临之际,辛亥革命者的17位后人以及研究辛亥革命的专家学者,聚首在广州的广东咨议局旧址参加纪念座谈会,共同纪念与回忆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谈感受
黄花岗起义 是几百人打几万人,那些烈士明知后果,也会去做,就是希望四万万人民通过他们的牺牲能够觉悟。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革命烈士献身革命的伟大精神,却震动了全国,推动全国革命高潮的更快到来。
卞晋平 :广州起义对辛亥革命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
“今天我们在辛亥革命百年之际,隆重纪念‘三·二九’广州起义,是因为它对促进辛亥革命的发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卞晋平说,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黄花岗起义是几百人打几万人,那些烈士明明知道后果,也会去做,就是希望通过他们来唤醒人们,使四万万人民通过他们的牺牲能够觉悟。“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烈士献身革命的伟大精神,却震动了全国,推动全国革命高潮的更快到来。”卞晋平认为,不到半年武昌起义就取得了极大成功,由此可见黄花岗起义对辛亥革命有着直接、巨大的影响,辛亥‘三·二九’广州起义是广州近代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广州是一座伟大的英雄城市,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王兴东 :黄花岗事迹感人
(全国政协委员、电影《辛亥革命》编剧)
“要写辛亥革命,不写‘三·二九’是不行的,72烈士血染黄花岗的故事让人震动。”王兴东谈到了他创作《辛亥革命》剧本时的感受。王兴东说,当他在黄花岗起义的旧址看到当年起义的螺号、遗书等生动的细节,获得直观的启发,“正是孙中山先生在马来西亚策划、在广州发动的‘三·二九’起义,让我感到一百年前这里齐聚了一帮精英。”王兴东说,“三·二九”起义是辛亥革命最悲壮的第一仗,血染黄花岗必然成为电影《辛亥革命》的第一幕。
让先烈们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的心中,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夏燕月 :革命先人事迹不能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革命博物馆原馆长)
夏燕月对黄花岗起义中革命党人参加起义的事迹十分熟悉。“七十二烈士年龄最小的是25岁林觉民,他将给妻子的绝笔《与妻书》写在一块白布上,他的那种真挚的感情、悲壮的言词,真的是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夏燕月说,当年,有不少人已经给亲人、友人写下了绝笔书,表示为挽救祖国危亡不惜诀别亲人,弃小家,以死的决心去参加武装起义,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夏燕月说,革命党人在到广州参加起义的前一天,对友人们表示了愿意为起义誓死的决心。还有人对亲人说,没有今日苦何以有今后天下乐,表明愿意以自己吃苦换来天下乐。夏燕月认为,“应该让先烈们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的心中,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谈建议
辛亥革命是感人、悲壮的历史,怎么传播给大学生?一百年前革命先人发动了起义,献出了生命;一百年后的今天,除了纪念,更多的应该是思考。
曾庆榴:华侨的贡献要记住
(中国共产党广东省委党史办原主任)
曾庆榴在谈到他的观点时说,广州辛亥“三·二九”起义得到了海外华人华侨的大力支持,不应该忘记这一点。“辛亥革命海外出钱,也出力,有很多华侨亲自参加了辛亥革命,也参加了黄花岗起义。”
曾庆榴表示,七十二烈士里就有许多人是华侨,他们这些人叫南洋党人,是亲自回来参加起义,而且牺牲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