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政协委员建议“串联”辛亥革命35处史迹(2)
辛亥革命网 2011-02-24 00:00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何雪华 查看:
建议:为史迹“揭开面纱”做好标识指引
广州城市建设发展迅速,高楼大厦越来越多,辛亥革命史迹尽管保存和管理不错,但周边环境变化渐渐将很多史迹“淹没”。黄淼章说,最典型的就是先烈路,烈士墓群本来都是筑于原野,直面大路,很容易找到,但现在兴中会坟场、华侨五烈士墓、朱执信墓等十多座史迹都不再面街,仿佛被戴上厚厚的面纱,再加上先烈路上几乎没有标识,久而久之,竟然连住在先烈路的居民都不知道身边的史迹了。
黄淼章建议,首先要对史迹周边进行环境整治,清理遮挡史迹的违章建筑,“揭纱”才可露真容;其次,对确实不能使史迹出入口设在大街的,要做好文化旅游景点标识指引;第三,组织对辛亥革命史迹、史料、人物进行整理,使各处史迹既有精彩的说明,也有主题线路延伸介绍。
广州市政府参事室曾提出,要重视辛亥革命史迹保护,统一修缮和管理,开发相应的旅游线路;通过拍摄纪录片、举办论坛展览、排演舞台剧等多种形式来宣传历史文化;要加大同台湾等地区的文化交流,叫响广州的这一文化品牌。
“统筹”:统一组织历史文化名城建设
现状:“多个婆婆”管难形成合力
黄花岗起义虽告失败,但加快了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是辛亥革命中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起义的小东营指挥部遗址现在还在,但有多少人知道?有多少东西可以供人们去参观、凭吊?”民革广州市委会专职副主委张永良以此为例说明,广州并不缺乏历史文化遗迹,但保护、管理、开发、利用方面还是存在问题。最显著的问题就是:广州历史文化资源的管理与经营仍是各自为政,资源开发利用条块分割。省、市、区、街各级文物保护机构联动的工作机制有待完善。
“比方说,中山纪念堂本身建筑是文物,归文化局管;但它又是一个公园,园林、环境等归市政园林局管。”张永良说,管理与开发单位相对分散,很多历史文化资源是由旅游、文化、园林、建设、宗教等各管一部分,缺乏整体开发和管理的思路,开发利用的主体不明确,缺少统一规划和建设,难以形成合力。
建议:设立高层次的统一领导机构
张永良表示,民革广州市委员会为此专门进行了调研并提出建议。“建议成立市一级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建设领导小组,将文物、旅游、文化、园林、规划、建设、宗教等相关职能机构组织起来,对全市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普查,推出《广州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策划书》,指导各界参与。”
张永良认为,广州革命史迹宣传可以考虑多种载体,“比如撰文、写诗。从黄鹤楼到岳阳楼,多少历史遗迹是因为名诗名文而蜚声海内外啊!”在统筹管理下可以全局性提升历史遗迹,开发完整的旅游线路。“比如大元帅府,周边整治得不错,能不能在对出江面复制一艘“中山舰”呢?这样整体氛围就出来了。”
广东咨议局旧址见证近代历史风云
黄花岗72烈士在此壮烈牺牲 孙中山在此就任非常大总统
文史专家黄淼章和众多知名人士自1996年起不断呼吁恢复咨议局旧址大门的原貌,“因为广东咨议局旧址不仅是辛亥革命的重要遗址,还是广州乃至中国近代民主政治地位显赫的史迹。”
现址位于烈士陵园内的广东咨议局,始建于1908年,原为清政府学习西方议会民主政治的场所。内忧外患交迫的清政府模仿西方立宪制国家国会筹设咨议局,根据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广东咨议局整个建筑结构仿照当时西方古罗马式的议会建筑形式,为一组中西合璧的建筑群,由主楼、草坪、荷花池、石拱桥、通道、南端祠堂式大门形成完整的中轴线布局,还有砖木结构附属建筑,气势恢宏。
继见证纷纷扰扰而又昙花一现的“议会制”后,广东咨议局还见证了1911年黄花岗起义中72位英烈陈尸于前的惨烈瞬间;见证了1911年武昌起义胜利后广东庄严宣布脱离清政府统治;见证了1921年5月孙中山在此宣誓就任非常大总统的非常一刻;见证了1925年至1927年设于此处的国民党中央党部成为大革命时期国民党的决策中心;见证了1925年秋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部长的毛泽东创办《政治周报》;见证了1926年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等重要会议在此举行;见证国共合作在此合作举办各种政治运动讲习班;见证了省港大罢工期间的工农群众集会……
百年沧桑后,浓缩了广州近现历史风云的广东咨议局旧址虽然附楼被毁,祠堂式大门消失无存,但主楼依然屹立。黄淼章认为,“广东咨议局旧址是广州作为中国近现代民主革命策源地最具有代表性的见证实物,其历史意义和文物价值可与南京中山陵等纪念地媲美。”
孤零零的主楼显然不利于史迹的陈列、收藏和宣传,不少知名人士十多年来一直呼吁恢复咨议局旧址大门的原貌。2010年底,使得旧址与街面隔绝为“园中园”的中山三路围墙终于拆除了,但大门修建依未提上日程,黄淼章说,复原如此有价值的史迹,“将是广州对辛亥革命100周年最好的纪念”。
港澳委员拟组织辛亥革命话剧海内外巡演
如何借鉴去年穗港联手宣传亚运的经验,借助自身优势给力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这一议题成为政协会议上港澳委员昨日讨论的最大热点,最终形成了推动穗港辛亥革命文物联展的想法,委员们还当场拍板决定组织辛亥革命话剧海内外巡演。
港澳委员们在讨论中提出:组织辛亥革命话剧,先在香港演,再到广州、北京、上海演,然后海内外巡演。曾志伟委员当场承诺出演,并揽下寻找演艺明星合作的担子。委员们甚至现场“派活儿”,冬夏服装、场地等赞助一一敲定。随后,香港话剧团主席胡伟民委员带来好消息——话剧团有一个辛亥革命话剧《遍地芬芳》的剧目,只要稍做改编就可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