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辛亥革命,“黄帝”也是皇帝? [投稿]
辛亥革命网 2011-04-05 00:00 来源:原创文章 作者:吴毅峰(2011年4月5日) 中华文化喜 查看:
纪念辛亥革命,“黄帝”也是皇帝?
作者:吴毅峰(2011年4月5日)
中华文化喜欢神话传说,并且喜欢基于神话传说来进行争论,最终一定是没有任何结果的。
很多人都在说,中国人是“炎黄子孙”;可是,你如果真的去问一个路边的人,您知道为什么自称为“炎黄子孙”吗?相信他的茫然会让提问者更加的茫然。争而不休,就是中华文化。
今天是传统的清明节。来自台湾的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一行二十多人应邀出席在陕西西安黄陵县举行的“清明公祭轩辕黄帝”的典礼,据称有一万多人出席;以此同此,同样来自台湾的亲民党副主席张昭雄却率队参加了河南新郑市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参加者也近万人。两边的场面都十分的铺张和奢华,让人感到十分的困惑。轩辕黄帝到底是哪里人呢?
山东的曲阜肯定说是山东人。中国的历史学家是世界上最为伟大的历史学家,因为他们永远在争论,永远在追求“真相”。可是,问题是,真的有“黄帝”这个人吗?如果要回答这个问题,请先回答“轩辕”到底指的是什么?是个地名,还是神龟,或是马车呢?没人说得清!
除了黄帝的身份没人说得清以外,炎帝的身份也值得质疑。关于所谓“炎帝故里”,在中国有三个,包括陕西宝鸡,山西高平,湖南株洲。每个地方的官员们在不同的历史学家们的“论证”之下信誓旦旦地说,自己的地盘才是炎帝的故里,也就是所谓的“中华发祥地”。可是,人们同样会问,历史上真的有炎帝这个人吗?他是所谓的“神农氏”吗?肯定同样没有答案!
有人说,黄帝和炎帝打过一仗,后来黄帝打赢了,统一了中原大地,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做出了贡献。这种把历史当成小说来写的做法很有市场,因为很多人本来就不信历史,也不管历史上到底是不是有这两个人;即使有,也可能是相差五百年的不同时代的人,怎能打起来呢?
黄帝和炎帝的争论肯定不会有结果,犹如孙中山的祖籍到底是河南,还是广东一样的道理。过一段时间,如果有人论证毛泽东是河南人,那请千万不要感到意外,因为很有可能蒋介石是欧洲人也说不定。只要看看争论的后果是什么就明白了-您感到困惑不要紧,最关键是我们这个“故里”的知名度提高了,我们的经济得到了输血,管他到底是不是我们这嘎达的人。
争论,永无止境的争论,这对于一个正在经济上崛起的国家来讲,其实弊大于利。有人听说英国人争论他们的祖宗是谁吗?没有!有人听说美国人争论他们的祖宗是谁吗?没有!可是,中华民族有“慎终追远”的情结。这没有错;可是,如果“源头”有争论,那就得慎追啊!
历史就是历史,不能戏说,也不能通过花纳税人的血汗钱去举办一个盛大的祭奠仪式就“把这个事情给这么内定了”。今天,你吴伯雄去西安;张昭雄去河南;明天,也许马英九去湖南;宋楚瑜去山东。请问,他们祭拜的到底是“人文始祖”,还是一个身份有争议的皇帝呢?
今年黄陵县的特色是把“孙中山和毛泽东颂扬黄帝的词句谱曲成歌”。当一边在刹有其事地鞠躬献唱的时候,另外的“故里”却在冷嘲热讽,这样的祭奠除了政治上的意义还有什么呢?
别忘了,孙中山和毛泽东都是反帝反封建的标志性人物。如果人们把他们拉进去一场或者数场有争论的“多头祭拜典礼”之中,那么最终他们一定会大声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