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辛亥革命,提升两岸邮政诚信 [投稿]

辛亥革命网 2011-03-26 00:00 来源:原创文章 作者:吴毅峰(2011年3月26日)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纪念辛亥革命,提升两岸邮政诚信作者:吴毅峰(2011年3月26日)  ,纪念辛亥革命,提升两岸邮政诚信 [投稿],

纪念辛亥革命,提升两岸邮政诚信

作者:吴毅峰(2011年3月26日)

 

        俗话说,走千里路胜读万卷书。笔者走过40多个国家;在中国走过几百个城镇,学到很多。

        在行走的日子里,笔者接触最多的就是各地大大小小的邮电局,因为笔者在游走的过程中会把读书的心得和旅途的醒悟记在明信片里,寄给自己,作为写作的素材和记录风土的载体。

        记得2008年12月15日,两岸直接通邮。那一天,笔者早早地就到了中国大陆的一家邮局,用挂号信给马英九寄去了一张“熊猫明信片”(台湾的称谓是准确的,即“猫熊”);更记得,2009年2月26日,两岸直接通汇。那一天,笔者再次早早地就到了另外一家中国邮政储蓄所,给马英九象征性地电邮了一美元,作为对于这个历史性事件的宝贵纪念。笔者的心里头其实特别感谢中国大陆的绝大部分邮政工作人员,因为他(她)们给了我很多的善意帮助。

        不过,北京建国门外邮电局的个别邮政员工的失职成了笔者一生中的痛。2006年6月4日,笔者到北京出差,顺便寄出230张精美的明信片给自己收。为了安全起见,笔者特地跑到邮局,把所有明信片交给了一名郭姓的员工。不幸的是,这批贴着精美邮票,记录着我的创作笔记的明信片从此石沉大海。笔者多次向中国的邮政总局申诉,结果就是得到一些官僚答复。

        都说,一次被蛇咬,十年怕草绳。北京的这次教训告诉我,中国的邮政质量是有待提高的,甚至是不合格的。没有错,这批明信片没有挂号,营业员后来告诉我说,分两批发出。可是,为什么这么多的明信片会齐刷刷地就从邮政业务员的手中丢了呢?笔者无论如何不敢相信。

        相比之下,台湾的邮政服务就好得多。笔者在台湾寄出的明信片,不论是从台北,还是从恒春;不论是从太鲁阁,还是从日月潭,全部都可以安全收到。有的时候,台湾的邮局和新加坡的邮局一样,都会在挂号信或者比较好看的纪念封上免费套上一个塑料套,以免损伤邮件。

        这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软实力和诚信。在世界任何国家,邮政的诚信都应得到保证,即便是在战争期间也是不例外。笔者在南美洲寄出的明信片可以安全地收到;在埃及寄出的明信片也可以安全收到;可是,唯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的市中心邮局寄出的一生中最大批量的,也是最精美的明信片却硬生生地在中国北京建国门外邮局那名郭姓职员手中给丢失了!

        丢了明信片,也丢了我对中国邮政的应有评价。后来,听说该员工走了,不知去向了。可是,笔者不放弃,坚决要继续追查直到找回这批明信片。笔者在台湾,在欧洲的万国邮联谈起这事,他们都感到不可思议。台湾有一个邮政博物馆,一楼就是邮局。这里的邮政服务十分的好,和台北的任何一家邮局一样的好。2008年8月8日,笔者经过大陆,进香港,经澳门,到达台湾,在台湾台北的邮局就深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优质的邮政服务。笔者特此再次感谢。

        台湾的离岛,比如金门和妈祖的邮政也没得说,相当好。今年的年初,笔者到一家邮局寄信。当邮局的职员知道笔者是外地来的,想买一套“辛亥百年”的纪念邮票时,特地将自己的收藏礼让给笔者,让人十分感动。在台北的邮政博物馆的邮局也是如此,他(她)们认真做事,对人十分友善和礼貌。在两岸“辛亥百年”的时刻,笔者真诚地对两岸帮过我的人表示感谢!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但愿北京邮局今后不会再丢失邮件;但愿两岸不要再会有烽火。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