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的回眸是历史的广角镜

辛亥革命网 2011-03-24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吴毅峰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敢于回眸的人很多时候是思维敏捷甚至是超前的人。孙中山如果没有超前的意识,怎么敢在风雨飘摇的年代提出“共和”的思想呢? ,平和的回眸

  历史是陈旧的;但是,历史却又是美丽的。历史,是人类文明的珍藏,也是人类未来的灯塔。

  许多人都有高瞻远瞩的胸怀;许多人也有回眸历史的眼光。政治家可以指点江山;但是,历史学家却可以指点政治家。百年辛亥革命的历史正是摆在两岸人民面前的一部恢弘画卷啊!

  到过西班牙看过奔牛的人都知道,当牛在后面跑的时候,人在前面逃。当身后有威胁的时候,往前奔跑是人的本能;可是,有一些胆子大的人却经常会享受另外一种非本能的乐趣,亦即在奔跑的过程中往后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敢于在滚滚洪流中往后回眸的人也是旷世奇才。

  学过摄影的人都知道,当所有的人面对一幅人间仙境一样的美景时,几乎所有的长枪短炮都会对准它。可是,那些善于偏离众人视线的摄影家却经常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捕捉到常人所无法触及的视角和瞬间,为人类留下更为可贵的片断。很多历史学家就是这样的高手。

  辛亥革命百年就在眼前,很多人都往一个方向欢呼雀跃。其实,在几年前,这样的场景是无法想象的,因为辛亥革命“或多或少和国民党有些关系”;因为辛亥革命被划作大多数人的禁区。可是,那些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却因此“坐不住了”。这些学者成了回眸历史的广角镜。

  3月23日,中国政协辛亥革命网首席顾问,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在辛亥百年百期系列访谈新闻发布会上发表了即兴的讲话,经过整理之后与读者见面,让人感触颇深。章教授和很多中国的专家学者一样是大名鼎鼎的历史学家,虽然已经85岁高龄,但是依然精神饱满,语气平和而谦虚。他在讲话中提及了很多很客观、很实在的想法和意见,比如辛亥革命“在国际上也有正面影响”,“不要过分夸大自己”,“很多偶然,但是也有一个必然”,“前人的努力都是可贵的”,“现在有些学者不是学者”,“我们纪念辛亥革命,既要客观的科学的,也要严肃的认真的”,“纪念的最好方式是反思,是思考”。可以肯定地说,章教授是睿智与平和的。

  辛亥革命之所以值得研究,那是因为人们对它还不熟悉,历史也还没有完全定论。华盛顿是美国的国父,这是定论的,所以美国人不再需要大张旗鼓地去纪念他,反倒是用平和的方式就可以弘扬美国的精神了。当年的“文革”曾经也是万人拥护的,后来才明白是一场动乱。在动乱的年代里,张志新因为批评个人崇拜和极左路线而遭到残酷的迫害。后来,她的冤案被平反;她的事迹被静静地陈列在四川广安“邓小平纪念馆”里。她,是一名伟大的回眸者。

  由于各种原因,很多人习惯“人云亦云”或“人云我不云”。这些人没有恶意,甚至连故意制造零和对立的能力都没有,只是本能地唱些偏调,是一种生活习惯而已,人们没有必要去计较。本来,有一些不和谐的杂音正是多元社会的美丽和包容之特征。很多伟大的发明都是在异议中产生的。美国电影《2012》和日本电影《日本沉没》曾被耻笑,就是因为它超前。

  敢于回眸的人很多时候是思维敏捷甚至是超前的人。孙中山如果没有超前的意识,怎么敢在风雨飘摇的年代提出“共和”的思想呢?以前,人们一直以为,阅兵式一定是严肃的;可是,后来在德国,在荷兰等国看过阅兵式之后才明白,威武的士兵其实可以非常诙谐地操正步。

  新加坡也在纪念孙中山。希望有机会可以拜在章教授或者有关教授的门下,潜心研究孙中山。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