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倡行“天下为公”价值观不谋求自己“执

辛亥革命网 2011-10-11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大森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历史诏示,凡谋求自己“执政”的“革命”,必然是假革命真专制。袁世凯正是为了谋取其“执政”的目的,所以,他宣称的“共和为最良国体
 

  在同盟会中部总会的建议和帮助下,湖北文学社和共进会联合筹划起义,成立了统一的起义领导机构。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10月11日,成立湖北军政府。军政府成立后,立即宣布国号为中华民国。

  1911年12月29日,17省代表在南京,举行临时大总统选举会,孙中山以16票当选。为实现社会之“公共”性质,对以袁世凯为代表的清廷势力,仍约定:如袁世凯拥护共和,孙中山要将大总统让位于袁。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布中华民国成立。1月3日,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并通过了孙中山提出的国务员名单,组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决定以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1月28日,将各省代表会议改为临参议院,由各省代表会议代表充任参议员。

  1912年3月11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共和国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1月16日,孙中山答应,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则“文即可正武宣布解职”,由参议院举袁世凱为大总统。

  袁得到当大总统的保证后,便掉头向清廷进行逼宫活动。

  袁递送《关于清帝逊位后代优待条件》(共八款,主要有:清帝尊号永存不变,中华民国以待各外国君主之礼相待;其岁用由中华民国付给四百万元;清帝辞位后,仍居故宫紫禁城内,划归皇室。),迫使清帝自行退位。

  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太后带着六岁的小皇帝溥仪,在养心殿举行清王朝的最后一次朝见仪礼。面容凄惨的皇太后,眼含泪珠,将事先写好的《清帝退位诏书》交给胡惟德,让他布告全国,清帝正式和平地退位。

  2月13日,袁世凯即致电南京临时政府孙中山:“共和为最良国体,世界所公认。今由帝政一跃而跻及之,实诸公累年之心血所造成,亦民国无穷之光荣与幸福。”,并声称:“永不使君主政体再见于中国”。

  孙中山回电说:“此次清帝逊位,南北统一,袁君之力实多”;“举为总统,必能尽忠民国。”。

  2月14日,南京参议院同意孙中山辞职。15日,召开了临时总统选举会,选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随后,又选黎元洪为副总统。

  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职。4月1日,孙中山宣布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

  随后,孙中山则致力于实业和建设,设想在十年内建筑二十万里鉄路,而不过问同盟会的事务。 

  “(孙中山)带了一幅约六英尺见方的大地图,当他把它摊在地板上时,我看到了一个令人信服的证据:他不仅是个狂人,而且简直是一个疯子他不因地形上的重重阻碍而气馁,只是握着画笔,在地图上尽可能地用铁路线填满各个省区和属地(包括蒙古)”

  1912年8月的一天,来自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27岁的威廉•亨瑞•端纳,看着眼前即将出任全国铁路督办的孙中山首次披露自己的宏伟造路计划。这位8个多月前目击并完整报道了辛亥革命的西方记者,作为孙中山的私人顾问为中华民国起草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此时的端纳,却为这个庞大的计划所震惊。

  事实上,这仅仅才开始。此后的六年里,尽管经历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的失败,孙中山一直没有放弃实业建国的构想。1918年6月26日,护法运动失败后的孙中山寓居上海法租界莫里哀路29号即现在的香山路7号,此后直至1920年11月下旬,在两年半内,他抽出相当精力专门制定规模宏大的建国计划,并最终形成了《建国方略》一书。

  从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结束君主帝制,建立民国。到他辞职让总统之职,而去从事实业建设。这段经历,可以证明:辛亥革命是民主革命;孙中山先生的价值观,完全是为“公”----中国社会之“公共”性质的恢复和确立,这正是“民主”的本质;他并不是为了“你下台我上台”的“改朝换代”而革命,谋求自己的“执政”。孙中山此举乃称中华第一人。

  他倡行“天下为公”的价值观,视社会(国家)政治权力为“公共”权力,不是谋求自己当然“执政”。搞“民主”还是搞“专制”,就可以在这里充分地划分出来了。

  历史诏示,凡谋求自己“执政”的“革命”,必然是假革命真专制。袁世凯正是为了谋取其“执政”的目的,所以,他宣称的“共和为最良国体”,显然只是历史的谎言!

  辛亥百年,史为镜!

  参考资料:陈振江著《简明中国近代史》。瞭望新闻周刊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