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忠:秉承先烈遗志 实现民族复兴(2)

辛亥革命网 2011-10-11 00:00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李鸿忠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革命先烈未竟的事业正如日中天。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周围,秉承

  同志们,朋友们!

  辛亥革命及武昌首义的光荣传统和伟大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湖北人民英勇奋斗、顽强拼搏,谱写了一章又一章雄壮的诗篇,描绘了一幅又一幅绚丽的画卷,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光辉业绩,奠定了湖北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湖北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武汉在北伐战争时期一度是国民政府所在地,是大革命的心脏。湖北是全国最早创建共产党早期组织的6个省市之一。湖北是鄂豫皖、湘鄂西、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主体,是人民军队的重要诞生地,从这里走出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军团、红三军团、红二十五军等红军主力部队。在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南湖红船上,留下了5位湖北人的身影;在叱咤风云的开国将帅榜上,镌刻着200多位湖北人的英名;在迎风飘扬的共和国旗帜上,凝聚着70万湖北英烈的殷红鲜血。湖北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共和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湖北是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布局的战略要地。在“一五”期间,国家确定的第一批重点建设项目中有8项建在武汉,以武汉钢铁公司为代表的一批“武字头”大型国营企业,奠定了湖北的工业基础,实现了以“钢铁要过江”为标志的全国重工业转移。在建设社会主义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全省人民意气风发,努力把湖北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农业基地、高教科研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湖北是经济体制改革、创新发展的热土。湖北人民秉承荆楚先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拓精神和“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昂扬气概,伫立历史潮头,引领时代风气,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改革开放30多年的风云激荡,推动湖北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封闭半封闭向全方位开放、从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从粗放发展向科学发展的一系列重大转变,在许多方面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荆楚大地如凤凰涅槃般浴火重生,在共和国版图的中部奋力崛起。

  近年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在历届省委、省政府打下的基础之上,我们团结带领全省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战略机遇,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各种严重自然灾害影响,大力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加快了发展步伐,实现了“弯道超越”。“十一五”期间,全省经济规模快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跨过一万五千亿元台阶;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年固定资产投资突破万亿元大关;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实现翻番;新型工业化加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面貌深刻变化;“两型”社会建设全面启动,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湖北在中部乃至全国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凸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当前,湖北正处于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前不久,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湖北时再次嘱托我们,要把湖北打造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这是党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从国家战略层面对湖北的科学定位,是赋予湖北人民的崇高使命和殷切期望。我们理解,支点就是重点,就是着力点,就是支撑点,就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好于、优于、快于其他地区,在重要性和影响力上大于、特于其他地区,在自主创新示范功能、对外开放服务功能、“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功能上重于、强于其他地区。我们决心以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为总目标、总任务,进一步增强使命意识和担当意识,以发展速度高于中部和全国平均水平的不凡业绩,以名副其实的中心功能、示范作用和“两型”社会建设的前列位置,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真正挺起中部崛起的坚强脊梁。

  同志们,朋友们!

  历史是现实的观照,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在奋勇前行的时候,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总结历史经验,大力发扬辛亥革命先驱忧国忧民、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的爱国精神,解放思想、敢为天下先的首义精神,顽强拼搏、愈挫愈勇的奋斗精神,舍生取义、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动员全省人民奋力推进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