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辛亥革命遗迹所剩无几现状堪忧(3)
辛亥革命网 2011-04-01 00:00 来源:西安日报 作者:蒋黛 查看:
与张云山墓命运相似的,还有同样位于长安区韦曲街办的井勿幕墓,这位曾被孙中山先生誉为“西北革命巨柱”的杰出先驱,其墓碑孤零零地立在清凉山上一处不起眼的角落里,既无围挡也无陵园,墓旁荒草凄凄、垃圾遍地。据长安区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这两位革命党人的墓葬,文物部门有意保护,却力不从心:“我们曾将长安区的所有近代名人墓做过汇总和统计,还做了保护思路效果图。但由于这些遗迹大多并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苦于没有资金,因此保护计划就只能一拖再拖。”记者了解到,由于文物保护都是专款专用,未列入保护单位的文物得不到财政拨款,其维护费用将无人买单,这也让文物的修葺和保护之路变得异常艰难起来。
“西北革命巨柱”井勿幕先生之墓位于长安区清凉寺旁,其保护状况令人堪忧
辛亥遗迹大多难寻 期待更多关注
谈起西安辛亥革命遗迹的保护现状,西安市政协文史研究委员会主任肖小宁蹙紧了眉头:“在西安城里,与辛亥革命相关的历史遗迹有许多处。如原来位于竹笆市的公益书局、位于西大街的健本学堂,都是同盟党人秘密集会的重要据点。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这些遗迹都已经难寻其踪。”与此同时,有些遗迹现在仍然保存,却已很少有人知道其在辛亥革命中所发挥的重要意义:“比如西安的著名旅游景点大雁塔,在辛亥革命起义爆发前,同盟会、哥老会和新军中的主要领导人,曾在大慈恩寺中举行结盟仪式。这次结盟标志着同盟会陕西分会和哥老会联合战线的正式形成,为其联合起义奠定了基础。”然而如今的游客们在游览大雁塔时,却很难了解到这一意义重大的历史事件。与之相似的还有西安城墙位于朱雀门西侧的“小南门”,人们虽然熟知其地理位置,但却很少有人知道,这座城门的大名叫做“勿幕门”,是为了纪念辛亥革命先烈井勿幕先生而命名的。然而,这座城门上既无题字也无立碑,记者在小南门附近随机走访了几位市民,竟无一人能说清这一命名的来历。这让肖小宁主任倍感担忧:“西安和辛亥革命有关的旧址本来就所剩无几,如今仅存的几处有些没有得到良好的保护,有些甚至已经为人们所遗忘。这着实令人堪忧。”
面对辛亥革命遗迹保护的现状,肖主任表示,西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城市文明源远流长,而传承这种文明是这个城市里所有人的使命和责任:“这段历史对于西安城来说,是一段辉煌的历史。虽然时代有些久远了,但现在的人并不应当就此遗忘。”对于现在尚存的历史遗迹,肖主任建议继续予以保护,即便是已经破坏的,也应有所纪念:“有些地面建筑虽然不存在了,但至少应当在原址上立碑撰文,告诉后人这里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是重要的历史遗迹。”与此同时,肖主任还希望西安能够建立起一处专门纪念辛亥革命的场所:“比如一座群雕或一处广场,在其中雕刻革命党人形象、记录先烈事迹。这样,每当有人们走过这处纪念场所时,就会想起那段历史,让人们对先烈的追思有地方安放和寄托。”最后,肖主任表示,最重要的是有关部门能从思想上重视、从行动上落实对革命遗迹的保护:“这不仅是对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纪念,更是对革命先驱们最好的缅怀和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