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百年纪念拉近两岸关系(2)

辛亥革命网 2011-12-29 00:00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作者:刘宗荣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岁末年终,回望2011,“辛亥百年”无疑是这一年里外媒观察和报道中国的热点事件之一。历经波折的两岸关系,如今呈现和平发展势头;隔海相

  日本《每日新闻》和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外媒还注意到,在当天的讲话中,胡锦涛总书记8次提及“振兴中华”、23次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频繁使用了“共同”“共享”“同心”“命运共同体”等词汇来表述两岸关系。对此,《联合早报》引述学者观点解读说,这不仅充分强调了海峡两岸原本就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而且也显示出大陆方面将会以宽阔的政治胸襟,担当起历史责任,在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充分照顾台湾同胞利益和合理诉求。

  相较于大陆隆重而热烈的纪念活动,路透社认为岛内的活动显得有一些冷清。但美国《华盛顿邮报》和英国广播公司(BBC)等西方媒体仍集中报道了台当局领导人马英九的讲话,并无一例外地在报道中强调称,马英九在庆祝辛亥百年大会上呼吁“中国追求民主并正视中华民国的存在”。

  外媒注意到,尽管两岸在讲话中都肯定了辛亥革命的重大意义,但对其意义的解读,双方却是各取所需。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说,同样是纪念辛亥革命百周年,两岸的诉求主轴却截然不同。报道进一步解释称,北京将重点放在振兴中华和民族复兴上,“政治和民族主义意味浓重”;台北则定调为“中华民国建国一百年庆祝活动”,意在突出所谓“百年政权的合法性”。香港英文报纸《南华早报》也刊文说,虽然两岸都在纪念辛亥革命百周年,但受政治、意识形态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两岸都希望以利于自己的方式来解读。

  “海峡两岸应有更好的局面”

  辛亥革命是两岸人民的共同记忆,也是两岸同胞共同为之奋斗过的历史。进入新世纪以来,两岸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和平发展成为台海两岸的共识。2008年国民党再次上台后,岛内发生了有利于两岸关系发展的积极变化,两岸关系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如果说,百年前辛亥革命的先驱孙中山提出的“复兴中华、统一中国”口号,喊出了那个年代全体中华儿女的时代心声。那么今天,在尚未完成统一的中华民族正处于新时代十字路口的当下,两岸同胞更应该共同记取辛亥革命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并将其发扬光大。

  展望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两岸明天更美好”似乎已成为众多境外媒体基本的共识。美国《旗帜周刊》网站载文认为,中国经济的崛起导致中美关系发生微妙变化,而台湾军力最终无法与大陆抗衡。虽然无法就此下结论说中国大陆能够“吞并”台湾,但“海峡两岸应有更好的局面”。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网站援引专家观点预期,为了实现有效的政治统一,两岸有可能在未来超越目前以经济务实主义为主所采取的各种措施,进一步架设起沟通的桥梁。

  欧洲最大的华文日报法国《欧洲时报》和北美地区发行量最大的华文报纸《世界日报》也相继发表评论说,近年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颇丰,造福两岸同胞。“民族大义”前所未有地凸显于“复兴”的背景之上。回顾中国百年遭遇,对照今天的两岸三通,昭示着中国的命题不再是分裂与内战,而是和解,“逐步迈向统一更是应有之义”。

  【外媒摘录】

  毫无疑问辛亥革命对大陆和台湾都有参考价值。……两岸拥有共同的中华文明和风俗习惯是毋庸置疑的。这个根基永远不会丢失,并且有一天会帮助两岸克服让它们走上不同历史道路的政治和经济上的障碍。——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网站10月1日

  中共把纪念辛亥百年看作和“中共建党90周年”同等重大的活动,目的还是希望海峡两岸有共同的基础,在民族、国家概念上找到共识。——台湾《联合报》10月8日

  中共和国民党一直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对创立中国第一个共和政府的孙中山抱有敬意。——香港《南华早报》10月11日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