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届中共中央委员会和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5)

辛亥革命网 2012-11-15 00:00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张宿堂 秦杰 霍小光 李亚杰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2012年11月14日。北京人民大会堂。2300多名党的十八大代表和特邀代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出由376名中央委员、候补

  群众评价印证组织考察。考察组在31个省区市发放民意调查表2.9万多张。民意调查表包括总体评价、道德品行、为民办事、履行职责、开拓进取、廉洁自律等指标,可比较、好操作,发挥了风向标、指示器的作用,调动了干部群众参与热情。一些偏远地方的基层党代表和干部群众,乘火车前来参加民意调查。

  同时,这次考察对民意调查范围、人员结构及调查方式作了改进完善,取得较好效果。许多基层同志说,这样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意见,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基层的信任和重视,表明了中央对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的决心和信心。

  在“两委”人选遴选对象中,绝大多数在民主推荐中得票位居前列,民主测评称职以上得票率多数超过90%,民意调查满意率多数在80%以上。

  综合考察情况后,按照一定差额比例,最终确定727名“两委”人选考察对象。2012年10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统筹考虑,综合研究,从遴选对象中建议提名532名“两委”候选人预备人选。

  2012年10月22日,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两委”候选人预备人选建议名单,并决定提交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

  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严肃组织人事纪律,促进用人风气好转——

  严肃纪律带来正气清风

  《严肃换届纪律情况调查问卷》《遵守换届纪律情况民主测评表》——一卷一表,在这次考察中引人注目。这是首次开展严肃换届纪律问卷调查,也是首次专项民主测评遵守换届纪律情况。

  基层干部群众认为,这一举措促进了用人风气进一步好转,带来了正气清风。特别是遵守换届纪律情况测评,如同给考察对象戴上了“紧箍咒”。

  选什么样的人、怎样选人,决定干部队伍素质,事关党的事业兴衰。对这次“两委”人选考察,中央特别强调要严肃组织人事纪律,坚决防止跑官要官、拉票说情等不正之风,切实保证考察质量。

  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各考察组牢记中央嘱托,认真执行各项纪律要求。在省区市党委常委会、推荐考察等有关会议上对严肃纪律作重点强调,要求领导干部做好表率。有的考察组和省区市党委共同与考察对象进行集体谈话,要求大家考察期间不要说情、不要拉票、不要打招呼,如发现并查实有违纪行为,一律取消考察对象人选资格。

  为做好考察工作,中央选派近百名省部级干部担任考察组组长,抽调近千名干部参加考察工作。考察组长们有比较丰富的干部工作或党务工作经验,清正廉洁,公道正派,为考察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保证。考察组出发前,接受了专门培训,考察组每一位成员对考察程序、人选标准做到了然于胸。统一印发的《考察工作手册》,规定了考察工作步骤及有关要求、工作守则。

  《考察组成员守则》《考察组保密要求》《考察组纪律要求》……一系列规章制度对参加考察工作的同志提出了严格要求。

  《考察工作基本程序》《考察工作流程图》《材料报送要求》……一系列工作规范为考察组严谨细致、客观公正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考察组每到一个地方、一个单位,首先向所到地方、单位的干部群众,公开作出5项郑重承诺——

  严格遵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坚决杜绝违反职业道德和有损考察组形象的言行;严格执行组织人事工作纪律,带头执行换届工作“5个严禁、17个不准和5个一律”的纪律要求,对考察期间了解掌握的有关信息和情况,以及谈话人所谈内容守口如瓶,决不向外泄露;坚持公道正派,实事求是,如实反映考察情况,决不故意夸大、缩小、隐瞒、歪曲事实,不凭个人好恶评价干部;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决不借考察之机谋取任何私利;诚恳接受监督,欢迎谈话对象、考察对象及广大干部群众对考察工作进行监督。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