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腾越起义张文光墓及故居

辛亥革命网 2018-06-06 14:05 来源:云南文献第25期 作者:张尊贤 查看:

张文光,字绍三,辛亥腾越起义的领袖。被害后葬于腾冲城东董库村的后山上,历经沧桑,几经修缮,现在已被列为「云南省省级历史文物」,供后人游览、凭吊。

  张文光,字绍三,辛亥腾越起义的领袖。被害后葬于腾冲城东董库村的后山上,历经沧桑,几经修缮,现在已被列为「云南省省级历史文物」,供后人游览、凭吊。

  文光一八八二年五月生于富商之家,因家道中落,青年时即往缅甸经商和开挖玉石,常来往于中缅边境一带。性格豪爽,行侠仗义,一九○六年经同盟会员杨振鸿介绍加入同盟会,后与盈江县刀安仁,本县刘辅国等结为同志,并在清军中广为活动,暗结乡人,继辛亥武昌起义之后,于一九一一年十月二十七日,在同盟会仰光支部的支持下,在滇西重镇腾冲发动起义,一举成功,成立滇西都督府,文光被公推为都督,政权稍固即分兵东进,攻下滇西保山、永平、临沧、凤庆等数十个县,朝野震惊。后因发生腾冲与大理政权之间的冲突,在腾冲之后成立的云南都督府派李根源西上处理,裁撒义军,任文光为云南省都督府协都督兼大理提督,移住大理,君顾全大局欣然到任,在任年余,因看到当时政界中之争权夺利「当道用人纯出运动,全无公理,我辈苦情,竟成梦幻,假共和为名,藉行专制」(文光语)。愤然辞职归里,正欲出国考察之际,大理杨辉武藉文光之名造反,虽与公无涉,但因文光之功绩上为袁世凯所恨,下受省垣诸公所忌,一九一三年十二月十九日被袁世凯、唐继尧派人刺杀于腾冲着名的矿泉疗养地──热海,时年仅三十一岁,真是英年早逝。

  被害后因形势所迫,家人不敢认领,直至三天后才由其兄张文运偷运回遗体,草葬于故居后山上,黄土一堆,用草皮垫子相围;一九二三年李根源、张问德两公重修墓地,立大理石墓碑一块、墓柱一对;一九八四年腾冲县人民政府把墓列为「县级文物」,拨款一一○○多元,整修墓地。一九八五年腾冲县政治协商会议部份委员在墓周围植树,缅怀先烈。一九八七年云南省政府公布墓为「省级历史文物」加以保护,一九九一年省政府文物管理所拨款三万元再次整修墓地及故居。

  循着历史的轨迹,我来到腾冲城东西的球牟山下,球牟山像一幅坚实的屏障屹立在腾冲埧子的末边,球牟山伸出的一只脚是卧牛岗,卧牛岗上就埋葬着张文光的忠骨。从村中道路通墓地的小路已经过整修,小路两旁竖着两块高约一七○公分,宽约二○○公分的石碑,右边一块为腾冲县人民政府一九八四年立的「县级文物」碑及重修墓志铭,左边一块为一九八七年立的「省级历史文物」碑,两块石碑像两个忠贞的卫士守着墓地,亦向游人展示着墓地的价值。

张文光墓

  通往墓地的小道全部用腾冲特有的火山石镶砌,依山势而上,成几个「之」字形转折,道旁青翠的秃杉树正在茁壮成长,尚未形成绿荫,拾级而上约五○米,是一个平台,平台是用石块在陵坡上垂起的高台,一面是高坎,一面是山壁,长约十五米,径约十米,平台正中是张文光的墓,墓不大,既不显眼,也不壮观,更谈不上宏伟,和腾冲大多数的墓冢一样,成长方形,背靠青山,面对平埧,冢高约六○公分,长约二米,宽约一米,呈大头小尾状,墓冢前部是一个半圆形的拱嵌,拱嵌下的中部为墓碑,墓碑旁是一对墓柱,墓柱外为墓志铭,墓的四周由石块砌成,墓碑虽为大理石,但已有些风化,字迹有些模糊。墓碑上刻着「滇西都督大理提督张君之墓」十一个大字,笔力雄浑道劲,为国民党元老,书法家于右任先生手书。两旁的墓柱上是腾冲有名的抗日县长张问德题联「揭竿举义想英风,埋骨此岗真吉壤」。墓柱外左边的碑文为「张文光先生事迹简介「简略的介绍了张文光的生平事迹。右边为一九八四年题写的「张文光先生墓记」介绍重修张文光墓的情况。墓的左后方是张文光母亲的墓,可能是文光生前修的吧,其母亲的墓地比文光的墓更气派一些。

  墓的左前方,顺坡而下十多米即是文光的故居,旧式庭院占地约有一亩,依山而建,围墙已有多处倒塌,庭院西向,大门及门楣已经过整修,进门后几级台阶,向右枴即是院场,尚有正房一间和厢房一间,均为全部木结构,由于年久失修,房屋破旧,人在楼上行走都会发出叽叽卡卡的响声。正房的后面还有一花坛,是依山势,挖去部分泥土后再用石头垂起石块的一条窄窄的平台,长约十多米,宽约三米,虽说不上花木繁盛,也还古朴而宁静。门厅右侧有耳房及柴房一间,保存的还算完好,有几处已重新油漆过,做为客堂的一间屋内墙上悬挂着一帧张文光先生的遗像,英姿勃勃,双目炯炯,似乎在关注着他未竟的事业。近几年有关报刊上选登的张文光的照片,就是由这张像片翻拍而成,文光的后裔历经多少次的「运动」后保留了这一幅珍贵的照片,真是难得可贵。

  从文光宅院大门顺村中道路向东南行约二○米,有一成八字闪开的大门,门柱题联为「民主政权偶经小试,天开世运终见大同」。此即为刘辅国先生故居,刘辅国先生也是辛亥腾越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当年张、刘二人志趣相投,长期患难与共,多方奔走,共同首义腾冲,功成身退,辞官不做,归隐田园,重操旧业,在文光遇害之时,也遭厄运,幸抓捕之时,辅国行动稍快,翻墙脱逃,远避它乡,免遭被害,老年清贫。

  文光先生的宅院面前就是「联珠池」。两潭清泉象两粒硕大的翡翠,碧绿晶莹,微风过吹皱一池春水,拂起阵阵涟漪,送来丝丝凉意,池边一株古老的香樟树,苍劲魁梧,树冠如盖,浓荫覆蔽,在树下纳凉,观粼粼清波,看燕飞鱼翔,别有一番情趣。如今这个地方已成为腾冲一处郊游的胜地,每逢夏秋之季,烈日当空,热风习习,人门常二五成群,或閤家出动,到这个地方劈波斩浪,游泳嬉戏,一展身手,或到先烈的墓前凭吊,缅怀先烈的业绩。

  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的流逝,政治偏见的痕迹被历史的锉刀渐渐磨平,辛亥年的腾冲起义,正越来越为史学家重视,起义领导者的功绩将会公正地受到历史的评价。文光先生啊!历史不会忘记您,人民也不会忘记您。

  (注:文光先生的嫡孙张兆与同志曾提供部分史料,谨此致谢)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