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渊故居:人文蔚起——光裕庐

辛亥革命网 2010-10-21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何潇鸿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辛亥革命元老“何子渊故居”——光裕庐位于广东兴宁市石马镇,是一座建于1927年的三堂二横客家古民居,是客家民居“四角围龙”建筑的典型
 

  辛亥革命元老“何子渊故居”——光裕庐位于广东兴宁市石马镇,是一座建于1927年的三堂二横客家古民居,是客家民居“四角围龙”建筑的典型代表,是客家民系“崇尚自然” 、“天圆地方”、“天地人一体同春”高超设计理念的完美展现,现已被兴宁市人民政府评为“兴宁市特色古民居”文物明确予以保护。由兴宁古建筑大师佛康师傅设计建造,占地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50平方米,内设23个单间、6个套间(厢房)、9个天井、5个澡堂……

  光裕庐落成后,上堂一直悬挂三朝元老——中华民国监察院院长于佑任为何子渊题作的春联:

  添岁又添丁,几度酒杯传酒令;

  有灯兼有月,十分春色闹春宵!

  中堂悬挂中华民国陆军总司令张发奎上将题赠的“五代同堂”花梨原木大匾。

  何子渊故居:“光裕庐”三个字是著名教育家、书画家——梅州梁伯聪先生的真迹,后人为缅怀、表彰梁伯聪对梅州文化教育事业所作出的贡献,特建有一间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中学——“伯聪中学”。

  前堂屏风嵌孙中山先生“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铭文。

  大门两侧对联:“光照前列;裕启后人” 为光裕庐主人何子渊先生自拟。

  1930年代初,石马“光裕庐”落成后,何子渊为新屋撰写了“光昭前哲  裕启后贤”和“光照前列  裕启后人”两幅门联。

  前一副对联帖到大门口,没有人提出异议,后一副门联帖上去,却招来诸多非议和责难,非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照”字的使用不符合传统对联押韵的规范,但子渊公一律笑而不答。直至1941年夏,76岁逝世前,迷底才终于揭开:

  弥留之际,何子渊将长房长孙何桂芳叫到床前,交代说:“大门联不得修改,押韵事小,开火事大!凡我炎黄子孙,必要时,均可开火!……”

  原来,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白热化阶段,“照”字下面四点正好象征熊熊燃烧的火焰,隐喻着四万万六千万中华儿女杀敌报国的雄心……

  中堂两旁石柱上的题联:“泰运转中华遍处欢天喜地,山居添岁月一堂暖日和风。”亦为老先生自拟,表现了民国元老何子渊祝福祖国国泰民安,祈望中华泰运长行的良好心愿和欣喜之情。

  大门前面两旁石柱上的题联:

  石马当前,高龙榕狮同拱护;

  雷山枕后,蛟潭岐水共回环!

  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上校军需处长——何子渊三儿子尚文的力作。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