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九:从小东营到黄花岗

辛亥革命网 2011-09-30 00:00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李兴国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911年4月27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广州爆发了著名的“三·二九”起义。如今,百年过去,沧海已变桑田,起义的指挥部小东营与起义遇难者
 

  1911年4月27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广州爆发了著名的“三·二九”起义。如今,百年过去,沧海已变桑田,起义的指挥部小东营与起义遇难者最终的安息之所黄花岗,成为我们进入这段历史的最好入口。

  一、小东营

  小东营的历史,要追溯到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7)。据记载,当时所谓“平叛”的军队被安置于广州驻扎。所驻之地分为大东营、小东营、西营、竹筒营四营。清朝后期,其他三营逐渐废弃,只保留小东营遗址,由兵营逐渐变为民居。

  当历史定格于1911年,小东营这个昔日用来镇压民众反叛的军事营垒,已悄然成为革命党秘密活动的重要机关。

  就地理而言,小东营在当时是一条南北走向的短巷,北接锦荣街,再通由正南街转出天平街,正是清朝水师行台的所在地;南接越华路(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开辟马路以前,越华路因位于布政使司背后而被称作“司后街”,当时的司后街,街道狭窄,制作挽联、祭奠用品的小店铺很多),从小东营的巷口沿着司后街西行,仅五百步左右就是清朝两广总督署。

  在“三·二九”起义前,小东营既是起义的核心领导人黄兴和革命党成员林文的寓所,更是起义的指挥机关所在地,同时也是黄兴率部出发、进攻广东总督督署的地方。可以说,以小东营五号作为起义的指挥部,等于在广东最高政府机构的心脏附近安插了一把尖刀。

  虽然经过半年的筹备,但事发之时,却未能完全执行十路进攻的联合行动计划,导致“三·二九起义”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之后,清政府将小东营等革命党的机关查封。进入民国之后,小东营五号辗转为李章达(1890~1953,广东东莞人)购得。李章达参加过武昌起义、讨袁运动,曾任大本营警卫团团长、中国国民党中央农民部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广东省政府副主席、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等职。1956年,他的夫人尹翠薇女士遵照他的遗愿,将小东营五号房屋献给国家。广州市文化局将其加以复原,于1959年辟为黄花岗起义指挥部旧址纪念馆。

  二、黄花岗的构建

  “三·二九”起义烈士墓园从一块不大的坟茔,到重修墓园、树碑立传,发展为一座庞大的烈士陵园,成为民主革命精神的重要象征,前后经历了二十余年的历史。

  “三·二九”起义失败之后,接连四日,遇难者的尸首横曝于路,无人敢于收殓。直到4月3日,有关方面方才致函广州的广仁、爱育、方便、广济等几家善堂,令其收拾遗骸。起初打算将其葬于狗头山,后来又欲葬于大东门外的用于埋葬死囚的“臭冈”。

  这时,中国同盟会会员潘达微(1881~1929)站了出来,在广东候补水师提督、同情革命党人的江孔殷的帮助下,着手烈士营葬之事。广仁堂的董事徐树棠捐出该善堂的一块土地,即位于沙河路旁的红花岗。潘将红花岗改名为黄花岗,“三·二九”起义因此又名为“黄花岗起义”。由于潘达微检得烈士遗体共72具,因而黄花岗烈士墓又名为七十二烈士墓。

  1918年秋,滇军师长方声涛(其弟为“三·二九”起义死难烈士方声洞)募资重修黄花岗烈士墓;后广东省参议院院长林森又向华侨募捐,建立功坊、纪念亭,并立碑石。于是,墓园规模初具。1923年之后,林森陆续捐、拨款项,购地、开路、种树及建筑碑牌。1935年,黄花岗管理委员会又新建正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巍峨庄严的面貌至此终于落成。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高度重视,并筑起围墙,予以保护。1961年,被国务院第一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和1986年政府两次拨款维修,使浩气重现,1986年被评为“羊城新八景”之一,名“黄花浩气”。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作为见证辛亥年这场历史运动最重要的历史遗迹之一,如今已成为人们凭吊先烈和休闲的重要场所;而小东营五号,也已成为向公众开放的纪念馆,向世人述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血史。 

  (作者单位为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