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大通学堂
辛亥革命网 2017-06-23 13:58 来源:绍兴市秋瑾研究会 作者:郭玲伶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大通学堂,全称大通师范学堂。1905年9月,民主革命家徐锡麟、陶成章等为联络同志,隐蔽革命力量,培养军事干部而创立,是当时浙江的革命活
大通学堂,全称大通师范学堂。1905年9月,民主革命家徐锡麟、陶成章等为联络同志,隐蔽革命力量,培养军事干部而创立。学生大都是浙江绍兴、金华、丽水等府的光复会骨干。因而大通学堂成了当时浙江的革命活动中心。
1907年初起,大通学堂由女革命家秋瑾接办。为筹备皖、浙两省起义,她加强校内军事训练,并组织光复军。同年7月,徐锡麟安庆起义失败,徐、秋先后罹难,大通学堂旋遭清政府查封。
大通学堂是一处坐北朝南、青瓦粉墙的平房建筑群,按东、中、西三条轴线布局。中轴线为三进五开间,前后三进两侧各有长廊贯通,形成周长百余米的檐下回廊。当年学生每遇雨天,就在长廊上习操练武。东西两条轴线上,各有四进平房,每进五间,互相对称。西边有一块供学员训练的大操场。
第一进门厅正中悬赵朴初题“大通学堂”匾额。屏门一副板对:“吾越有三仁焉,杀身成名,求仁得仁又何怨;人生同一死耳,泰山独重,虽死不死乃自由。”三仁指徐锡麟、秋瑾、陶成章三烈士。他们死得比泰山还重,人虽死了,但精神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