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人的“中山”情结 颇具特色的“中山地理”

辛亥革命网 2022-12-08 10:37 来源:人文武汉 作者:王琼辉 查看:

百年来,武汉不少地方、机构、建筑等以“中山”命名,形成颇具特色的“中山地理”。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了《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有人作诗赞曰:高山仰止一中山,精神巍峨谁登攀。振臂倾塌帝专权,民主细流成巨澜。三民纲领旌旗展,摧枯拉朽我遗产。爱国若命孙逸仙,天下为公行世范。

六渡桥铜人像

  孙中山在武汉留下大量足迹,与武汉渊源深厚,在孙中山眼中,武汉是一座很特别的城市。孙中山在大总统宣言书中颇为自豪地说:“武汉首义,十数行省先后独立。”之后,孙中山在所著《建国方略》中盛赞武汉为“沟通大洋计划之顶水点”、“中国本部铁路系统之中心”、“中国最重要之商业中心”等等,并对武汉的发展充满信心“所以为武汉将来立计划,必须定一规模,略如纽约、伦敦之大。”武汉人民也用各种方式铭记这位历史伟人。

  百年来,武汉不少地方、机构、建筑等以“中山”命名,形成颇具特色的“中山地理”。

  先说汉口这边,中山大道是汉口第一条近代马路,其前身为“后城马路”。1907年,张之洞将后城城墙拆除,修建了上起硚口、下至江汉路的后城马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汉口市政府为纪念孙中山先生,于1927年将后城马路改名为中山马路。抗战胜利后,市政府于1946年元旦,将延长了的中山马路命名为中山大道。这可是汉口曾经的一条主干道,此路标志着面向汉江的汉口正式“转身”面向长江,汉口以开放的姿态参与到世界舞台中来。

中山公园孙中山与宋庆龄。关耳摄

  汉口另一个重量级的公园是位于解放大道的中山公园,被称为汉口第一公园,1927年,汉口市国民政府将始建于1910年的私人园林西园收归国有并建园。1928年,改名为中山公园。后经扩建,1929年10月10日,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亚洲第一座综合性大众公园”(说法出自《孙中山与武汉》图册)。

  在1927年中山公园成立之初,汉口市政府拟建总理铜像于公园,并报中央核准。1929年开始,由时任汉口特别市市长刘文岛、继任市长吴国祯主持修建,并请上海雕塑艺术家江小谦设计塑造。

  不料,1931年的一场大洪水使公园几成泽国,又值市政府人事更迭,最终本应该立于公园的中山铜像却于1933年竖立在汉口六渡桥的三民路(注:曾名六渡桥)、民权路、民族路交会处。铜像坐南朝北,占地面积约80平方米,整体高约7米。四围环以花坛与护栏。地基用麻石建5级底座,成圆形围绕基座。基座、像座呈四方形,花岗岩砌成,高4米余,铜像高2米多。孙中山先生身着中山服,右手执仗,左腿向前,目光炯炯地注视着远方。

  历经沧桑巨变,到了2001年,中山公园改建开放后,广大市民学者以及人大、政协代表、委员纷纷提议在公园建立孙中山塑像,以改变中山公园无中山的现状。武汉市委、市政府顺应民意,于2009年11月12日,全国首座孙中山与宋庆龄双人铜像在公园胜利广场落成。

  铜像位于公园中区,以1915年10月25日孙中山、宋庆龄夫妇在日本的结婚照为蓝本。这一天恰好是中山先生诞辰143周年纪念日。铜像整体高4.6米,基座高2.7米,花岗岩材质,基座正面刻有:“孙中山与宋庆龄”七个镏金大字,由武汉市园林雕塑院九易其稿,历时一年多制作完成。在蓝天白云、绿树红花映衬下,中山先生伉俪深情远望,使中山公园这座历史名园因(伟人)铜像的竖立而熠熠生辉!

  此外,武汉解放后,在硚口居仁门附近曾建有几家军用被服厂、针织厂,国家考虑其职工较多,于1951年建立武汉军工总医院。改革开放后,带企业性质的医院经过统一规划,2002年也以“中山”之名,更名为湖北省中山医院。2005年,孙中山孙女孙穗芳向中山医院捐赠过一座孙中山全身铜像。

  再说武昌这边,有中山路,武昌区主干道之一。1927年至1929年间,武昌古城被拆除,1936年,沿着武昌古城墙基和护城河,修建了这条纪念孙中山先生的环城马路。

  总理孙中山纪念碑位于武昌长江大桥头蛇山南侧(原首义公园内)。1928年由首义公园经理夏道南和首义伤兵代表何正方监造。碑坐北向南,占地100平方米。以花岗石砌成,高7米,碑座左右两面饰有花圈挽带浮雕图案,四周立有护柱,且环以铁链。为中国传统建筑样式,又具近代风格,气势恢宏,庄重典雅。碑阳刻“总理孙中山先生纪念碑”十个大字,碑阴刻有以辛亥首义同人名义撰写的碑文。碑文行款有致,书体挺健凝重。碑周松柏掩映,花草点缀,景色可人。

  武昌还有三处孙中山先生铜像。

  一处在阅马场,位于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红楼)大门前,建于1931年8月。通高约6米,像高约2.4米,像座占地约20平方米。

  像底座为铜质,基座系麻石砌成,四周嵌有长方形的汉白玉石。正面原镌“精神不死”四字,其它三面刻有“像赞”铭文。孙中山先生身着中国传统服装长袍马褂,左手持有礼帽,右手手握拐杖,背衬红楼悬挂着的十八星旗,庄严肃立,持重安详,目光炯炯,与黄兴拜将台遥遥相望。

  第二处位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园内的孙中山铜像,建于2011年5月,此尊铜像高6尺7寸,孙中山先生身着传统长袍马褂,双手捧着一本书。

  该铜像基石为三层八角花岗岩,高5尺,基石的其中四个立面分别镌刻着“天下为公,有道德始有国家、有道德始成世界……”等铭文,体现了孙中山先生的思想精粹。

  第三处位于中山舰博物馆三楼文物展厅中展出了一尊出水于舰长室的孙中山先生半身铜像。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于北京。1929年6月1日为纪念孙中山先生举行奉安大典,将孙中山先生从北京迁葬于南京中山陵。日本友人梅屋庄吉委托日本著名雕塑家牧田祥哉制作了四尊全身铜像和一百尊半身像,这尊就是其中之一。此铜像人物面部表情自若,神形兼备,栩栩如生。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3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