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笔下的青岛中山路(2)

辛亥革命网 2015-09-11 11:2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青岛的中山路是一条有着百年历史、闻名全国的商业街,曾经是青岛的“名片”,也可以说是青岛商业的“母脉”。

  3、关于中山路的描述都是美好的,会有负面评论。当然,并非所有关于中山路的描述都是美好的。在民国时期社会名流叶恭绰的笔下,青岛并非是“一切都好”,他在1931年写的《青岛游记》中提到的一些有关青岛现象和他个人的看法,值得人深思:“首先,青岛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垃圾随处可见,而且不能及时清运,导致臭气熏天。其次,教育落后,一般平民缺乏知识。直到30年代,青岛大多数女子仍缠足。市政府积极鼓励女职员放弃缠足,没想到竟然有人因此自杀。第三,青岛中等生活必需品特别缺乏,如酱油,并非奢侈品,而青岛当地没有酱园,要买的话,只能买日货。在青岛购买中国自己生产的纸张笔墨也很难……”

  1936年夏,诗人蒲风来青岛后,曾在其诗作《青岛》中这样写道:“青岛是位被逼卖淫的娼妇:头戴着鲜红的帽子,身穿着绿色的衣裳,大小马路是花格子,中山街直通栈桥的柔水,恰似长垂的彩带在海风中飘扬。大港、小港像作她的四肢,跑马场、影戏院、炮台、公园、游泳场,像作她的腹脏……”。

  描述虽然很难让人接受,但它至少告诉我们当时的人们,除了对青岛一味地说好以外,还有另外一种认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诗中唯一的路名便是中山路。可见,无论夸青岛还是批青岛,中山路都会难逃被说事的命运。

  4、中山路的惊恐之状。1937年7月到达青岛的端木蕻良为我们描述的中山路,则完全是一副惊恐之状.端木是这样为我们描述他的经历的,“第二天晚上,我们收复丰台廊坊的捷报传来了,‘号外’到处传递着。有的将《青岛时报》的号外,贴在日人办的《大青岛日报》的对面。中山路上的人都出来,互相投以会心的笑,这也是上海大放爆竹的时候。街上的人拥挤着,无线电广播着捷报。我和一个朋友通过中山路向栈桥走去。突然电灯完全灭了,许多人跑着。三秒钟工夫,电灯又复原,街上又照常了。我们向南走着,忽然人像潮水般退下来,我仔细一听,没有枪声,也没有什么响动,只是人向北跑。我的朋友在制止他们不要慌。我凭着半瓶醋的军事常识,知道子弹的速率比人跑得快,所以没有动。广播止了,铺子都忙着关门,熄电灯,一霎时街都空了。向前走,走,问问前边的人为什么跑,有的人说是前海放大炮了,有的人说是一部洋车胶皮胎炸了。又有人说德县路堆沙包了。不出五分钟,言人人殊。阅看次天报纸,也是这样报道的。”

  中山路就是这样一个地方,一个最能体现城市表情的地方。或许,没有端木,当年的记者也同样会把注意力集中到中山路。只是,端木的描述无疑让我们更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或许我们应该感谢端木,因为正是他的出现,使我们在70多年后,仍能感受到当年青岛那个不平静的夜晚。

  5、除了热闹还是热闹:1983年,田仲济曾在《我爱青岛》中这样写道:“青岛的确是令人喜爱的。你喜欢幽静么?那你可到湛山、太平角一带,你可以在空气清新、花木夹道的马路上散步,也可以在苍松翠柏、嶙峋怪石林立的海滨坐上几个钟头,你可以沉思,你可以静读,是很少有人来打扰你的。你喜欢热闹的话,那就可以到中山路和栈桥一带走走,真是熙熙攘攘,摩肩接踵,若在晚上,人就更多了。因为不仅外地游览和避暑的人,当地的人也喜欢于晚饭后到海边到栈桥乘凉。”

  这多像一个青岛导游词,估计看过的人对青岛都会有些微的了解和喜欢。文中,对中山路的描述可谓贴切,因为当年的中山路就是这个样子,除了热闹还是热闹。

  与田仲济不同,刘心武对中山路的认识中,又多了一份“干净”。写于1984年的《晶莹的珍珠——青岛印象》一文中说:“我还看见携药瓶的清洁工,在中山路向雨后的积水中喷洒消灭孑孓的药物。这想得多么周到。别小看这一措施,这说明他们正以怎样的观念和行动,来时时拂拭着青岛这颗美丽的珍珠。”清洁工当然不会只在中山路做这件事,或许,刘心武也觉得拿中山路说事会更方便吧。

  如果说,没有中山路的青岛就不叫青岛。那么,缺少了文化名人的描述,无疑会是中山路的憾事。还好,中山路毕竟是一个很便于被拿来说事的地方。于是,我们也就有了看中山路的另一种途径。

  作者简介:王桂云,男,1932年4月生,原籍文登市,现居青岛市,原任青岛市博物馆副馆长,1992年离休,高级经济师,社区公益之星,青岛市十大藏书家,山东省十大书香人家,齐鲁书香之家,首届全国书香之家。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