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中山纪念堂三问(2)

辛亥革命网 2011-08-22 00:00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陈成智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探究中山纪念堂的来历,以及孙中山先生与海南人的深厚渊源,我们再次发现,试图让中山纪念堂成为电动车卖场的做法,无疑是亵渎历史。

  其次,孙中山娶妻宋庆龄,是名副其实的海南女婿,文昌也因此至今仍称“国母之乡”。

  第三,祖籍海南文昌的泰国华侨林文英,1904年结识孙中山,从此忠心耿耿地追随孙中山革命,直至1914年为革命捐躯。据称孙中山南下泰国期间,还曾寄宿在林文英的家中,并与其同睡在一张双人铁床上,人称“一对兄弟”。

  琼籍南洋华侨黄登科,自1892年起便支持孙中山革命,孙中山多次到新加坡都是他迎接并多方配合。此外,孙中山在海外募集革命经费时,许多琼籍华侨尽管相对粤、闽华侨来说财力并不丰厚,但捐款十分积极。

  第四,少年从新加坡回国读书、而后加入同盟会的海南人陈策,与孙中山相识后,凭借其过人才干,成为国民革命军的广东海防司令。1922年6月,在陈炯明部队围攻总统府的最危急时刻,恰是陈策指挥军舰挫败叛军阴谋,使孙中山幸免于难,孙中山后来还认陈策为义子。

  第五,经孙中山同意建立的“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其两任队长徐成章、周士第都是海南人。

  第六,1912年随孙中山参加广东旅京同乡会座谈,并在发言中提出海南改省构想的陈发檀,时任孙中山秘书,他也是海南琼山人。

  “理财人”、妻子、“兄弟”、“义子”、秘书……显然,在孙中山的亲密战友和心腹幕僚中,找出一批有名有姓有分量的海南人,不算什么难事。

  符和积认为,也正因为有这么多千丝万缕的渊源,孙中山逝世的消息传到海南后,海南各界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活动相当隆重,各界集会、进步报刊刊发纪念文章、街道公园等以“中山”命名,海南各市县几乎都有以“中山”命名的学校……

  “在这样浓烈的纪念氛围和政治环境下,发动捐资修建中山纪念堂、中山纪念亭,无论是出于政治信仰还是海南人对孙中山的个人感情,都是顺理成章的。”符和积说。

  海口中山纪念堂将何去何从?

  1926年,与海口中山纪念堂建成同一年,是海口历史上极富意义的一年。1926年,海口从琼山划出设市,自此,这座新兴城市一步一步崛起,逐渐取代琼山府城成为海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964年,位于海口市文明西路的海口中山纪念堂重建,占地面积1045平方米,共二层,正门横楣刻“中山纪念堂”五字。整个厅堂、楼座可同时容纳1200人开会。

  翻阅《海口市志》可发现,从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初,海口市许多重要会议包括人大、政协召开的各种会议,绝大多数都在海口中山纪念堂举行,许多重要决策出自这里。所以,在附近老居民的回忆中,这座建筑曾经风光无限。

  然而,当更理想的会议场所取代中山纪念堂时,它逐步走向没落。尽管它一度以“爱国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电影放映基地”的面目试图重生,但很快难以为继。

  民革海口市委委员、海口市政协委员罗家善曾多次建议,由省政府等牵头,联络宋氏家族、在琼台商及海外华人华侨以及热心企业和个人共同筹资新建一座中山纪念堂,地址可选择海口郊外海边一僻静处,供市民游客追思革命先驱的丰功伟绩。

  罗家善为什么这么执着于海口中山纪念堂?因为这里承载了民革海口市委的起步史:1956年12月,民革海口市委员会筹备委员会成立,其机关办公地址,就设在海口中山纪念堂。

  广西梧州的中山纪念堂,如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当地不可多得的文物旅游景点;广州中山纪念堂除接待游客外,还是各类演出承接地。今年8月20日,“卢巧音2011广州演唱会”在此举行;8月26日,“李翊君———琼瑶经典影视金曲之夜”将在此上演。

  为什么,同样是中山纪念堂,广西、广东等地能够做足文章、游客盈门、影响广泛,而海口中山纪念堂建成时间如此之早、海南与孙中山渊源如此之深,这一建筑竟沦落至可能成为电动车卖场的境地?

  在媒体的呼吁下,海口中山纪念堂也许暂无改换门庭之虞,但,对于有关部门来说,怎么保住这座建筑,怎么让这座承载厚重历史的建筑更好地活着?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命题。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